《一天中的动植物》教案课件

2025-04-04 03:37:46 分类:教案 下载本文

【导语】“〆曳&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一天中的动植物》教案课件,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一天中的动植物》教案课件,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一天中的动植物》教案课件

《一天中的动植物》教案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物的行为习性和植物的花开、花闭产生重要影响,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初步认识。

2.学会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的关系,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3.培养尊重证据的科学品质和进一步关注动物的行为习性和植物的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大量关于夜行动物的图片或影片片段,有关植物一天活动的图片资料,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牵牛花或其它一种植物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多媒体(一天中不同时刻的牵牛花图片、各种动植物昼夜不同变化的图片或录像、林奈和花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凌晨1点到6点你在干什么?

2.谈话: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个生物钟,在生物钟的作用下,这个时间段我们已进入熟睡状态。而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人们才能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每个有生命的物体都有这样一个生物钟,那么他们的生物钟是不是和人类一样白天工作晚上睡觉呢?

3.学生畅谈,教师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了解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出示牵牛花早上和晚上的图片)提问:这7张都是牵牛花的图片,有什么不同?

2.学生观察汇报:第一张是白天的牵牛花,它是盛开的。而到了中午牵牛花就会收拢花瓣,像人一样休息。而到了第二天凌晨四点左右,它又悄然张开了它的睡眼。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像牵牛花一样会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变化?

4.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学生谈到晚间盛开的花,要表扬,明确植物有自己的生物钟)

5.教师出示课件。介绍其他植物的昼夜变化情况。

(1) 学生观察向日葵、蒲公英、郁金香、昙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 讨论: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你可以发现昼夜变化对植物行为有哪些影响?

(3) 学生分组讨论

(4) 教师小结: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比如,牵牛花需要蜜蜂传播花粉,清晨三四点钟是蜜蜂开始采蜜的时候,那时温度、湿度也适宜,牵牛花便在清晨四点左右开花了。所以,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开了,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5)教师出示课件,介绍“林奈和花钟”。

三、了解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提问: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2.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图片或资料。

3.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你认识他们吗?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夜间活动:蛾,猫,猫头鹰,蝙蝠。

白天活动:狗,公鸡,刺猬,蜜蜂。

4.讨论交流:为什么它们会这样?

5.小结:原来动物也和植物一样,它们的活动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它们也各自有着自己的生物钟。

四、课后延展

1.知道改变光照会影响动植物的生活规律。

(1)讨论: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认为的将白天变成黑夜,黑夜变成白天,生物的习惯会发生什么变化?

(2)各小组设计验证方法。(也可以收集有关资料)

篇2:《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教案课件PPT

教学目标:

1、学会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的关系。

2、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2、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初步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

2、培养尊重证据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

篇3:《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教案课件PPT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大量关于夜行动物的图片或影片片段,有关植物一天活动的图片资料;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一种植物早晨 7 点、中午 12 点和下午 6 点的变化情况并记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回答,可适当板书。

3、过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学习新课

1、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 观察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

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 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交流每个人的植物日记,给予表扬与鼓励。

(3) 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 24 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4) 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

(5) 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些常见开花植物也编制一个花钟呢?

(6)学生分组根据课前调查的植物开花时间设计花钟。

(只要能表示大概时间就可以了。)

2 、昼夜对人的影响:

(1)植物有生物钟,人类有吗?那么你们的生物钟是怎样的呢?

(2)学生说说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要排除特殊日子或事件。)

(3)小结:我们发现大家的作息时间有着类似的规律,都是按 24 小时变化的,这就是我们的生物钟。

3、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 1 )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 2 )观看收集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学生讨论各自解释。

( 3 )看书上13页的图:你认识它们吗?这些动物哪些在白昼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夜间活动:蛾、猫、猫头鹰、蝙蝠。

白天活动:狗、公鸡、刺猬、蜜蜂。

(4)为什么它们会这样?——昼夜影响和环境的变化。

(5)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它们在夜间都干些什么? ----- 调查。

(6)该怎样调查,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方法。 (可以举例启发学生思考,明确调查须知,课后进行。)

4、生物都有生物钟,你能不能改变它们的生物钟?

(1) 出示图片:夏天能看到菊花吗?冬天能吃到西瓜吗?为什么?

(2) 学生发表意见,预测。

(3) 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交流,找结论。

(4) 小结:原来,当我们改变光照条件时,就能改变动植物原来的生活节律和生长状况。它们和人类一样都能自己调节生物钟。

第二课时

三、拓展作业

从收集的资料中选择常见的进行改变光照状况的实验,并做好记录。

篇4:中班美术春天的动植物教案

小班美术《春天的树》教案 推荐度:春天来了幼儿美术教案 推荐度:中班主题春天教案 推荐度:中班儿歌春天来了教案 推荐度:中班谈话春天来了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中班美术春天的动植物教案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的春天

二、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把感受到的春天特征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脑动手能力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培养幼儿活泼愉快的心境,让春天永驻孩子的心田,幼儿园永远是春天。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三、活动准备:

种植材料、绘画和手工材料、采集的植物

四、活动过程:

1.开场白:春天向我们走来,它走进草地,小草变绿了;它走进花丛,鲜花开放了;它走进农场,麦田发芽了;它走进树林,小树长出了嫩芽;春天像我们走来,带来了春雨滴嗒滴嗒鱼儿乐了,带来了阳光温暖了大地,带来了春风使柳树舞动,感谢春天,春天真好!把春天请进我们的教室,幼儿园里永远是春天!

2.弹奏主题歌:“幼儿园的春天”,请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3.美化教室

绘画组:布置春天的画栏

手工组:将采集的树叶、树枝、野花等,折折、剪剪、粘粘、贴贴,布置春天的植物

种植组:种植大蒜、萝卜、白菜等,美化自然角

标本制作组:将日常生活中收集的昆虫制成标本

(重点:手工组,标本制作组)

4.评议:请各组幼儿展示成果,并根据自己的创作进行讲述(可以是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是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小事)

5.播放主题歌,在主题歌声中整个活动愉快的结束。

五、课后评议:

分组活动一直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这样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小组,由于是自己选择的,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主动参与性也会比较强,活动结束后大部分幼儿做出了满意的作品。

此次活动也有一些不足,由于在活动中分了四个组,教师就不可能全都照顾到,所以在有的小组出现了幼儿没事做的情况。

下次再组织此类活动时,应该减少分组,控制在2—3个。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我播放了各种形态美丽和色彩鲜艳的花的课件,当孩子们看到后非常兴奋,通过观察他们发现了不同花朵的特征,接着我又出示了许多教师自制的纸杯花,再一次吸引了幼儿,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在示范制作纸杯花的过程中我自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让幼儿清楚的记住了制作的过程。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非常认真、仔细,特别是一些平时比较懒散的孩子也十分乐意的再进行着自己的创作,孩子们的作品都非常美丽,我还将他们的纸杯花作品展示到了花园背景图上,让花园变得更加美丽,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既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篇5:中班美术春天的动植物教案

中班美术春天的动植物教案

一、活动名称:

幼儿园的春天

二、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把感受到的春天特征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脑动手能力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培养幼儿活泼愉快的心境,让春天永驻孩子的心田,幼儿园永远是春天。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三、活动准备:

种植材料、绘画和手工材料、采集的植物

四、活动过程:

1.开场白:春天向我们走来,它走进草地,小草变绿了;它走进花丛,鲜花开放了;它走进农场,麦田发芽了;它走进树林,小树长出了嫩芽;春天像我们走来,带来了春雨滴嗒滴嗒鱼儿乐了,带来了阳光温暖了大地,带来了春风使柳树舞动,感谢春天,春天真好!把春天请进我们的教室,幼儿园里永远是春天!

2.弹奏主题歌:“幼儿园的春天”,请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3.美化教室

绘画组:布置春天的画栏

手工组:将采集的树叶、树枝、野花等,折折、剪剪、粘粘、贴贴,布置春天的植物

种植组:种植大蒜、萝卜、白菜等,美化自然角

标本制作组:将日常生活中收集的昆虫制成标本

(重点:手工组,标本制作组)

4.评议:请各组幼儿展示成果,并根据自己的创作进行讲述(可以是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是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小事)

5.播放主题歌,在主题歌声中整个活动愉快的结束。

五、课后评议:

分组活动一直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这样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小组,由于是自己选择的,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主动参与性也会比较强,活动结束后大部分幼儿做出了满意的作品。

此次活动也有一些不足,由于在活动中分了四个组,教师就不可能全都照顾到,所以在有的小组出现了幼儿没事做的情况。

下次再组织此类活动时,应该减少分组,控制在2—3个。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我播放了各种形态美丽和色彩鲜艳的`花的课件,当孩子们看到后非常兴奋,通过观察他们发现了不同花朵的特征,接着我又出示了许多教师自制的纸杯花,再一次吸引了幼儿,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在示范制作纸杯花的过程中我自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让幼儿清楚的记住了制作的过程。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非常认真、仔细,特别是一些平时比较懒散的孩子也十分乐意的再进行着自己的创作,孩子们的作品都非常美丽,我还将他们的纸杯花作品展示到了花园背景图上,让花园变得更加美丽,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既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篇6: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关于人教版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集》

一、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

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二、方法与过程:

①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②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四、讲授新课:

一、单元序言分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更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那么四千多年前我国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呢?本单元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学生形成时间概念。)

2、本专题的关键词是“政治制度”。考查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容。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向我们描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导入新课:从“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起,可以由学生讲述导入夏朝的建立。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设问: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大禹治水”:传说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鳏的儿子禹就自告奋勇地要求继续治水。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从而制服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正是因为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根据断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70—公元前16)。

设问:请观察一下教材中的插图《戴冠冕的夏禹》,这时的夏禹有何变化?

这时的夏禹因为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举例:在禹统治的时期,禹已有特权。相传因为有个部落酋长参加会议迟到,被禹处死,可见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权力。)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

1.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内部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选贤与能”。

设问:成为夏国王的大禹还会继续推行禅让制,选出他的继任者吗?

材料分析:禹继位后,社会进一步发展,阶级已经形成,组成国家的各政治、军事要素已经具备,国名“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位国王。??他的儿子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禅让时代”结束,“夏传子,家天下”的时代开始。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他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杀掉益而继承王位。这说明我国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已被王位世袭制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

提供两段材料给学生,可比较分析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与阶级社会的“家天下”: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袭制不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终弟及这种形式。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商朝为例说明。在中央,最高统治者为王,设相、卿士参与商王决策;卜、祝、史负责占卜、祭祀和记录王朝大事;武官师执掌军权,各类官职的主要职能划分非常清楚。在地方,商时期方国林立,方国首领被商王封赐为“侯”“伯”等,他们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同时对商王效忠,定期纳贡、朝见,并奉命征伐。(这里可结合《商朝疆域图》和学生所熟悉的《封神榜》,以周方国的文王被赐封为西伯侯为例讲述,学生更易理解。)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前1046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西周强盛时控制的地区,已经远远超过商朝。

材料说明:“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西周控制区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辽宁,南达长江,是三代中疆域最大的王朝。

情境设置:对于如此庞大的王朝,作为周王,怎样才能有效地统治?(西周疆域图)

1.西周的分封制 (“分土封侯制”) (武王开始,周公继续)

(1)分封的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最根本的即巩固统治)

情境设置: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结合《周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表》说明分封的对象,能认识到分封的主体是同姓分封,同时可结合地图说说一些功臣的封地)

(2)分封制的内容 (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尽到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举实例说明,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会盟诸侯,周昭王时期的巡游南方。)③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3)分封制的影响

设问:当周天子把同姓王室贵族、立功的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后,他们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是否真如周天子所想,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用此设问主要是让学生充分体会分封制带来的影响,学生可结合教材以及自己的认识进行思考。)

教师总结:认识分封制的影响,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强大,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成反比。当周王室力量强大时,就能保持对诸侯国的震慑力,并能通过诸侯国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当周王室力量衰弱时,诸侯国独立性就会增强,并威胁到周王的统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对周王朝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明显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掩盖前者。

2.西周的宗法制

设问: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室贵族?

同姓王室贵族和周王的关系最亲。他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而血缘关系的亲疏对周朝同姓贵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际上,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亲疏不同的家族结构,构成了当时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它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1)宗法制的含义

简单说即宗族的法规。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庶嫡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庞大的宗族网;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其中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大的特点)。

(3)影响:确立一整套分配与继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早期国家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用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用世卿世禄制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总结:在夏商周时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规定了西周金字塔式的社会统治秩序,分封制则保证了周王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它们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共同维持西周社会秩序正常运转。

四、知识与能力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商朝时,负责占卜祭祀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官员是

A相、卿、师 B卜、祝、史 C相、师、卜 D师、卜、史

2.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句话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夏商的制度区别很大 B夏商的制度有继承关系

C商周的制度区别很大 D商周的制度有继承关系

3.史书中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所反映的是

A封建制度的建立 B实行分封制 C行省制度的实行 D推行郡县制

4.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5.周初实行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A排除异性贵族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巩固统治 D掠夺地方百姓

6.《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这说明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

A血缘 B地域 C信仰 D出身

7.西周宗法制下,在诸侯领地内,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各子称为

A侯 B伯 C卿大夫 D士

8.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小宗必须服从大宗C嫡长子继承制D宗族内分大宗和小宗

(二)问答题

欣赏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1)两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两种政治制度?简述这两种制度的主要内容。

(2)依据上述内容,简要指出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一)BDBBCACC

(二)(1)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的内容: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尽到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③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庞大的宗族网;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其中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大的特点)。

(2)特点:严格的等级制度;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五、教后记:

①就“夏朝是如何建立的?”这一问题,学生一般都能说出“大禹治水”的故事。当看《戴冠冕的夏禹》这幅插图时,学生还试图从服饰和神态两方面来说明成为夏国王的大禹。这展示了学生看问题的多角度。

②王位世袭制的产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题设问是上课临时让学生回答的,教师预先备课并没有考虑到,或者考虑到了,但认为学生思考有些困难,故未列入教学内容。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令教师喜出望外。应该说,学生思考得也较有深度。如:王位世袭制的产生,使中国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王位世袭制取代了民主选举的禅让制,这是进步的。(教师点评:阶级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③提出问题“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讨论较热烈,发言覆盖面也较广。

④在讲到“分封制被破坏”这一内容时,教师临时设问“分封制是否有隐患?”,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迅速反应、讨论,从而正确理解分封制为什么导致王权衰微、诸侯争霸?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设问“分封制的隐患以后是谁解决的?怎样解决?”从而为第2课“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埋下伏笔。

⑤学生的疑问:什么是九族?

资料说明:族,表示亲属关系。“九族”之说最早见于《书·尧典》:“以亲九族。”九族所指,历来说法不一,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1) 从自己算起,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称之谓九族,具体的来说这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父、子、孙、曾孙、玄孙共九代。史载燕王朱棣(明成祖)率兵入京师,夺得大权后命方孝孺替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不听,被杀害。当时受株连而遇害的达847人,就是灭九族的。灭九族时,对已死去的要劈棺鞭尸。

(2)指异姓亲族,即父族四(自己本族四代),母族三(母亲同族三代),妻族二(妻子同族二代),这样合起来共九族。

[教学反思]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课程标准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掌握皇帝称号和皇帝制度的内涵,理解秦朝至高无上的皇权的权威性。

2、剖析秦朝重要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内容和特点,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巩固封建专制皇权的作用。

3、了解和掌握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探究封建专制皇权对秦王朝的强盛和灭亡的双重作用;正确地评价秦始皇。过程与方法

篇7:初中语文教案课件

初中语文实用教案课件集锦

ppt 初中语文课件:杜甫诗两首 ppt 初中语文课件:《诗经》两首 ppt 初中语文课件:大雁归来 ppt 初中语文课件:诗两首 ppt 初中语文课件:满井游记课件 ppt 初中语文课件:那树 ppt 初中语文课件:孙权劝学 ppt 初中语文课件:水调歌头-明.. ppt 初中语文课件:《丑小鸭》 ppt 初中语文课件:《孤独之旅.. ppt 初中语文课件:《岳阳楼记》 ppt 初中语文课件:爸爸的花儿.. ppt 初中语文课件:陈涉世家 ppt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课件:变.. ppt 初中语文课件:春酒 ppt 初中语文课件:词五首 ppt 初中语文课件:地下森林断想 ppt 初中语文课件:端午的鸭蛋 ppt 初中语文课件:傅雷家书两则 ppt 初中语文课件:公输 ppt 初中语文课件:假如生活欺.. ppt 初中语文课件:新闻两则 ppt 初中语文课件:从百草园到.. ppt 初中语文课件:背影 ppt 初中语文课件:夏感 ppt 初中语文课件:孔乙己 ppt 初中语文课件:夸父逐日 ppt 初中语文课件:奇妙的克隆 ppt 初中语文课件:《罗卜泊,.. ppt 初中语文课件:人生 ppt 初中语文课件:三峡 ppt 初中语文课件:事物的准确.. ppt 初中语文课件:苏州园林 ppt 初中语文课件:谈生命 ppt 初中语文课件:桃花源记 ppt 初中语文课件:望江南 ppt 初中语文课件:威尼斯商人 ppt 初中语文课件:我爱这土地 ppt 初中语文课件:小石潭记 ppt 初中语文课件:雪 ppt 初中语文课件:吆喝 ppt 初中语文课件:雨的诉说 ppt 初中语文课件:雨说 ppt 初中语文课件:岳阳楼记 ppt 初中语文课件:邹忌讽齐王.. ppt 初中语文课件:最后一课 ppt 九年级语文课件:中国人失.. doc 初中语文教案 (2) doc 大道之行也 doc 公输 doc 变色龙 doc 看不见的`光 doc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doc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doc 心声 doc 我的叔叔于勒 doc 谈生命 doc 人生 doc 蒲柳人家 doc 蒹葭 doc 语文讲学练:口技 doc 七年级语文教案:《在沙漠.. doc 行道树 doc 短文两篇 doc 岳阳楼记 doc 语文教案:藤野先生 doc 语文教案:孙权劝学 doc 23马说 doc 7雷电颂 doc 竹影讲学练 doc 再塑生命 doc 理想 doc 看云识天气 doc 26猫讲学练 doc 14 秋天 教学设计 doc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doc 我的叔叔于勒 doc 湖心亭看雪 doc 背影 doc 综合性学习doc 语文教学案例反思举例 doc 雨说教学案例 doc 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 doc 《故乡》教学案例 doc 《老王》教学案例及反思 doc 孙权劝学教学案例 doc 范进中举 doc 济南的冬天 doc 看云识天气 doc 作文教案之 doc 作文备课之生动地叙述 doc 名著阅读备课 doc 保卫黄河综合性学习doc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doc 《劝说》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doc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

谈英语中动植物的象征意义

课件教案

教案课件

动植物的寓言故事

关于动植物观察说明文

保护动植物作文

幼儿教案课件

幼儿园的一天教案

中教案

动植物的说明文作文

《《一天中的动植物》教案课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一天中的动植物》教案课件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