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感想精选

2023-12-16 03:36:34 分类:先进人物心得 下载本文

【导语】“星光亮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感想精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感想精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感想

5月12日,在“护士节”的当天,机关一总支二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组织学习《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对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学习后,全体党员深有感触,并一一发表感想。

习总书记说,“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在此次疫情中,全国共有4.2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90后约有1.2万多名,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更有千千万万青年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各个岗位。作为一名非医学专业的青年党员,虽然我们不能奔赴救死扶伤的抗疫一线,但我们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新冠肺炎预检分诊工作。努力总结反思,提升预检分诊工作的时效性、安全性,确保预检分诊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完成。

90后,00后,他们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战乱,没有忍受过饥饿,然而他们却都在这次疫情中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用奉献与责任绘就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

在防疫抗疫战的大后方根据地,让我们团结起来,勇挑重担,继续奋战,撸起袖子加油干,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让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蓬勃力量彰显迸发!细微入手,精益求精!不辱使命,不负韶华!

在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疫”中,广大青年用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中国的青年是有远大理想的一代,是有“家国情怀”的一代,也是能担当大任的一代!作为一名青年,我坚信,只要有理想、敢拼搏、就一定能不惧风雨、挑起重担,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在这场民战“疫”中,不仅仅是医疗行业的90后们奋战在一线,还有风雨无阻保卫人民安全的警察、勇毅前行服务群众的志愿者和为“热干面”加油鼓劲的漫画爱好者……各行各业的90后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同胞们,传递着乐观、向上、从容与自信。

我们用实际行动充分证明,我们是有理想有信念的一代,我们是懂得感恩的一代,我们是能肩负重任的一代!

篇2:“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感想精选

“我是一名医生,面对疫情,救治病人是我的职责;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面对困难,挺身而出是我的责任。”清河县人民医院内一科主任张春营坚定地说。连日来,清河县人民医院198人响应号召,主动请战。在他们的“请战”申请中,总少不了“我是党员”这一坚定理由。有着近党龄的张春营更是身先士卒,舍弃春节期间与家人的团聚,投入到发热门诊的忙碌工作中。

的春节,似乎注定就是那样的不平凡。不走亲,不聚会,不来往……这别样的节日气氛中,我们经历的其实太多。在这太多的故事、人物中,总有太多的感动,让人情不自禁地忆起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感慨:“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防控工作越来越艰巨,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是党员,我先上”依然是最响亮的口号,最豪迈的誓言。

为什么该是“我先上”,因为“我是党员”,这个因果关系显现出的是党员的本色。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能否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群众的困难就是试金石。面对无情的“疫情”,从个人而言,谁都希望避而远之,但是,为了群众的平安,为了祖国的明天,党员干部们就应当冲锋在前,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给群众作出表率。就像新闻中讲的,全村30名党员喊出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口号,村内126名群众被党员的奉献精神所感染,主动加入队伍,分别投入到志愿服务岗位。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我们前行的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特别是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党员干部,更随时都会面临千难万险。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正是有了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才能取得前行路上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不管是个人的人生之路,还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之路,都需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每一个困难面前,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我是党员,我先上”就是人生的高境界。

高尔基说:“感到自己是人们所需要的和亲近的人——这是生活最大的享受,最高的喜悦。这是真理,不要忘记这个真理,它会给你们无限的幸福。”是呀,这些主动“请战”的党员干部,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也许会付出许多意料之外的代价,甚至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但他们的内心是幸福的。“每天和数字赛跑、和时间赛跑、和生命赛跑……”这是另一场“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把安全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这其中的无限幸福,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只有心中有他人的勇士,才能体会得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尽管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还困难重重,但是,有广大党员干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请战承诺,有一线的科技、医务“勇士”们的不懈奋斗,有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必将迎来“柳暗花明”。“我是党员,我先上”,是情怀,更是担当,唯有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交给党和人民的人,在困难、危险面前才会说得出并做得到。同志们,行动吧!让“我是党员,我先上”蓄起“冲锋陷阵”的强大动力,伴随这飘扬的党旗奏响胜利的凯歌!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感想3

疫情当下,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此时此刻,重灾区的人民光是为了活着,便已经要拼尽全力。可即便困难、即便危险,仍旧有一大批人为了抗击疫情而奉献、为祖国平安而努力。是他们让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依然有花开的期盼。何谓之光?一心为国是光,助力同胞是光,保持善良是光。在人性的微光下,一灯燃百灯,明终不灭。

光照亮了每个患者的心,给予他们勇敢活下去的信念。疫情无情,人却有情。90多岁的老母亲守在67岁儿子病床前悉心照料,连续五天没有合眼。在她给儿子写的信上面,“好好活下去”五个字显得愈发清晰与坚定。花甲之年的夫妻皆染上肺炎,老爷爷自己举着吊瓶去陪另一个病房的老伴,给彼此最深沉的爱与支持。捡垃圾的阿婆拿着9000元请村委会帮忙捐给武汉,村支书觉得阿婆挣钱不易婉拒了她,阿婆急得掩面大哭,在她眼中,这便是救人的钱。无论是亲情、爱情抑或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这束光都让每一个患者明白,在他们身后,永远有关心,爱着他们的人。

光照亮了每名国人的路,指引人们奋勇抗击国难。疫情爆发下,大量物资消耗殆尽,人手也严重不足,危难时刻他们站了出来。灾难面前,最容易看清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们一心支援,不求回报。河南一村民听说消毒酒精匮乏,用了2吨黄酒和1吨白酒,提炼出600公斤酒精,无偿捐赠给抗疫前线。杭州口罩厂人手短缺,200多名志愿者无偿参与。90后情侣五天辗转印度、马来西亚,背回2万只口罩和200个护目镜,无偿捐给武汉第九医院。国难下,他们便是背起钢枪的勇士,撑起了中国的一片天。

面对困难,仍有万丈光芒。84岁钟南山披挂上阵,国士无双;

日本紧急援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俄罗斯捐赠183立方米物资,倾国之力,尽其所能。在国人的不懈努力下,在震撼的国际大援助下,我坚信抗疫就将成功。我更坚信活着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喜剧之王》中有一段这样的对话,“看,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也不是,天亮后会很美的。”春天到了,这道光已愈发耀眼,大概是天快亮了。在这散发着人性温暖的光亮下,坚冰可被融化,疫情终将散去。

篇3: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精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单位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视疫情为命令、以防控为己任,冲锋在前、连续奋战,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用最美“逆行”,彰显“担当”,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为激励先进、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坚定信心,增强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卫生健康局研究决定,对5名援鄂医护人员和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42名基层干部、共产党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分子予以表扬。5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服从大局,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彰显了景泰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和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42名基层干部、共产党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分子冲锋在前、坚守一线、恪尽职守、拼搏奋战,是全县疫情防控一线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

全县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单位要以此次通报表扬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以先进个人为榜样,主动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2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没有过不去的坎,在疫情面前,依旧有许许多多的勇士,不怕自身被感染,无怨无悔地坚守在一线。

许多的医务人员今年临时接到通知:“支援武汉”的消息,他们立刻放下了回家的包,再次穿上了那一身雪白的外衣来到工作岗位上。武汉一位出租车司机接到一位特殊的乘客,这名护士是主动请缨到金银潭医院救护前线的。他们原本可以团团圆圆和亲人在一起过一个幸福年。可现在,国难当头,他们放下了心中的思念,放下了身上的疲惫,放下了回家的行李,奔赴抗击病毒的大前线。几天几夜不合眼,只为多救治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是最美的天使,最帅的英雄!

一位快递员闯进忙碌的急诊科,在分诊台放了三盒东西,说了一声“这是送给你们的”,便匆匆离去。护士打开盒子,里面是热心群众送给医务人员的干果,里面黄色的小纸条上写着:“平安,加油”。我们没有那么专业的医护知识,我们是平凡人,所以只能尽我的平凡之力,保护我们的医护天使!

有一次,我在手机上看到了一个视频。上面讲的是一位老人来到警察局门口,放下了一个小纸袋后就匆匆离去。可这个画面让拍了下来,就这样找到了老人!那个小纸袋里放着一万多元钱,还有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为武汉抗疫情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最终我们知道了老人是村里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他和他的老伴都是环卫工人,而捐的一万多块钱是他们攒了好几年的钱。尽管现在我们无法帮助祖国,可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的就是长大后学业有成,成为祖国的建设者,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不要畏惧寒冬,因为暖春总会来临,依旧有一群人在温暖着我们。我们在过年,他们却在帮我们过关。隔离病毒,绝不是隔离爱。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让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要挺过这个病毒肆虐的寒冬!

篇4: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精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对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青年给予充分肯定和勉励鼓舞。在全国4万名援鄂医务人员中,“90后”占了三分之一,不少年轻党员更是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奉献与价值。

关键时刻“站得出”。疫情发生后,各地纷纷响应号召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其中涌现出了不少不畏艰险、主动请缨奔赴一线的年轻党员。“我是党员嘛,而且我年轻,抵抗力好”——宜昌市一名女护士生怕家人担心,没和家人商量,悄悄报名上前线。“先斩后奏”“逆行”似乎很符合“90后”敢想敢做的行事风格,但这背后蕴含着的更是年轻一辈有理想、有担当,不怕苦、不怕累,以及作为一名党员勇于为人民群众挺身而出的奉献精神。出生的汶川姑娘佘沙心怀感恩2次请战出征湖北,因救命情种下白衣梦的医生王冰与前的恩人成了一线“战友”,“这一次换我们90后来保护大家”……行源于心,力源于志。知恩图报,尽己所能回馈社会,是每一名年轻人应厚植的美德,更是年轻党员应经常淬炼的初心使命。

艰难困苦“受得住”。相比于上一辈,大多数“90后”成长的环境确实有很大改善,一些人难免担心年轻人没吃过什么苦,经不起风浪敲打。但是,此次战“疫”证明了“90后”也是吃得了苦的。多少一线人员防护服一穿就是十几个小时,期间不吃不喝还承担着紧张忙碌的救治、护理工作,一天下来,脸上早已被护目镜和口罩勒出深深的血印子,贴身衣物早已湿透……尽管如此,曾几何时被贴上“娇生惯养”标签的“90后”没有一句怨言,不仅用自信和笑脸感染身边人,在走廊和防护服上作画鼓劲加油,带领患者在医院跳起了广场舞,耐心安抚情绪不佳的患者,却默默将对家人的思念和委屈深埋于内心深处。这一“战”让更多年轻人学会独立,学会担当,学会理解与包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难催人成长,更能激发青年积极向上的力量,适时让年轻党员到服务群众最前沿、改革发展第一线、重大斗争主战场经受磨练,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

危急关头“扛得起”。多少身材娇小的女护士变身“大力士”“钢铁侠”,抑或左右手各抓起几大袋半人高的垃圾穿过好几个区域投放到指定点,或是踉跄着背起40斤消毒水给89间房仔细消毒;和病毒“面对面”近距离接触,高峰期一天采集数百份咽拭子样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连续多天转运430多吨医疗废水……一个个令人起敬动容的生动例子印证了年轻的身躯里也饱含着大大的能量,略显青春稚嫩的脸上也有闯关克难的坚毅目光,柔嫩的肩膀也能扛得起“天降大任”。之所以能担负起重任,不仅离不开坚定理想信念的支撑,更源于过硬的素质和本领。因此,作为年轻党员,必须坚持系统学习和实践锻炼,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锤炼,打牢参与急难险重任务的基础,既要着力增强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也要熟练掌握自己从事领域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越扎实,对本职工作的政策业务越熟悉,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篇5: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感悟

北大援鄂医疗队是时代的逆行者,但我由衷地羡慕他们,尤其羡慕其中的年轻人,他们接受了专业的训练,在国家和人民遇到危难之时,他们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去发光发热,他们克服条件的不足,冒着生命危险去支援武汉值得我们的敬佩,但他们的专业性、他们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的创新思维更值得我们学习。要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必须先拥有力量,知识和技能就是我们的力量,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应当以此勉励自己,在专业学习上毫不懈怠,只有这样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成为对周围的人有帮助,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篇6: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感悟

援鄂医疗队中,既有经验丰富的专家,也有新锐的医生;既有经历SARS考验的资深护士长,也有年富力强的年轻护士,有的医疗护理专家还执行过抗震救灾、援藏等重大医疗支援任务,组成了“党员带头、新老搭配、专业互补”的援鄂医疗队。年轻的脸庞朝气蓬勃,青春的力量一往无前。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通过这次抗击疫情,“90后”证明了他们不是“娇滴滴”的一代,可以担起更多责任,为国家分忧解难。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赴汉口,跨长江,医亦凡人,匹夫尽责灭疫狼。”

篇7: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感悟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面对疫情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让青春力量在火线中激扬。在风雨中前行,在磨砺中成长,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生动写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省各市和军队广大青年医务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踊跃“请战”,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让青春力量在火线中激扬。在抗击疫情一线的4.2万多名驰援湖北医护人员中,其中“90后”有1.2万多名,且相当一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同样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奋斗者中,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各类志愿者亦是“90后”,他们成为战疫中披坚执锐、英勇奋战的生力军。关键时刻、危难关头,无数“90后”青年胸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不畏艰险繁难,坚守各自岗位、认真履职尽责,为疫情防控斗争作出重要贡献,他们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不愧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这些“90后”青年表现出的勇敢与坚强、责任与担当,令人动容,也令人振奋。他们年轻的脸庞朝气蓬勃,青春的力量一往无前,他们在这次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用实际行动写出了青春 篇章。“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植根于中华大地的“90后”甚至“00后”,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侵害时,受命于危难之间,救人于危难之际,不惧风险,不畏艰险,英勇奋战,为国家尽匹夫之责,他们向世界展示了当代青年蓬勃向上的群像,展现了当代青年捍卫青春中国之姿态。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让我们珍惜当下,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复兴中华。

篇8: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感悟

随着沈宁医生和董锦沛医生的事迹报告会,又将我的思绪迁回几个月前新冠肺炎最严重的时候。那时候大家都人心惶惶,每家每户几乎整日待在家中,疯狂抢购高价物资,这场疾病将原本美好的春节假日完完全全打破,日常交谈讨论最多的也是湖北疫情如何、武汉疫情如何、自己所在省份的新增人数。再看现在,基本的生产生活在逐步有序恢复,在家中还能时不时听到楼下小朋友开心玩乐的笑声。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无数个像沈宁医生和董锦沛医生一样的人物。他们逆风而行,从北京到武汉,从后方到前线,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给我们燃起了一丝又一丝的希望。我们虽然不能像他们一样奋斗在一线,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这场持久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9: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感悟

5月15日,我观看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聆听了这些在国家和人民处于危险之中挺身而出的英雄的故事,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宝贵的精神洗礼和一次深入灵魂的对话。一个民族只有遭遇困难才能看到自身的短板,一个民族只有克服困难才能从每个人发自内心更加的团结。在此次疫情中北京大学先后派出多批次共计545人的援鄂国家医疗队,最早一批大年初二到达武汉。72天的坚守,100名患者的出院让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所有人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们用青春的坚守证明着青年群体不怕苦、不怕难,担得起主力军的重担。在最危险的岗位上,青年一代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写道: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疫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以援鄂医疗队为榜样,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篇10:“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

20__年新年伊始,仿佛和以往有很多的不一样。有一群带着愤怒,带着邪恶气息的魔鬼来到了我们身边,那就是新型冠状病毒,他们带走了人们脸上的笑容,赶跑了迎接新年的欢愉……

本来这群魔鬼没想招惹我们,他们在动物身上过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那时的他们就像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子,他们可以乘着小动物坐骑,免费周游世界;可以乘坐蝙蝠航班,飞翔在茫茫蓝天……就算有病毒小朋友来跟他抢位置,他也不怕,要知道他可是病毒里的新宠儿,小霸王啊。

后来因为某些人的无知和好奇,硬是跟他们抢玩具,他们乘坐的小动物坐骑没有了,他们的蝙蝠飞行器不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破坏,他们的王国被受到了威胁。

新型冠状病毒王国里的国王肚子都要气炸了,他怒气冲冲地跟随着小动物想来看个究竟。一来到人类世界,他就发现人类世界比病毒王国好玩多了,于是想尽办法想把自己的子民留下。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各种传播途径都想了个遍。只要有人没戴口罩,有人没勤洗手,他们就在那些人身上寻找生存的空间。除此之外,只要他们到达过的地方,只要条件适宜,他们可以存活好久好久。不巧刚好碰上他们,就有可能染上病毒。

幸亏我们的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第一时间发现了他们,我们社会各界人士众志成城,一起抗疫,用最科学的方法坚守阵地,想方设法劝退他们回到自己的王国。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想我们听老师家长的话,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减少遇到他们的可能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相信,只要我们和他们和平共处,互不干涉,他们一定会很快回到自己的国家去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努力劝跑病毒,努力创造奇迹!

回家吧!病毒!病毒!回家吧!

篇11:“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

三月伊始,气温回暖,多地陆续复工,街上的人流逐渐密集起来,新型冠状病毒好像离人群越来越远。

但是,我们能够掉以轻心吗?

西方有一首民谣道: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一颗钉子尚能引起祸患,我们做事更不能掉以轻心。

就目前而言,我国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到位、成效显著,然而长时间的居家隔离让群众在初期所保持的谨慎心理逐渐淡化,这种表现在春季到来时更甚——多名群众因着气温回升,在阳光下聚集聊天,口罩未遮住口鼻。

口罩是眼下出门的必备物品之一,但是很多人把戴口罩当成小事,认为只要戴了,病毒就拿自己没辙。然而他们戴口罩要么露出鼻子,要么正反不分,口罩成了毫无用处装饰品。除开戴口罩外,疫情期间的小事大多都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例如量体温、酒精消毒、出入登记等,这些小事貌似无用,实际上肺炎疫情的防线正是由这些小事筑牢的,小事勿小视,小事要重视,把这些小事做好,才能安心等待春天的花开。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感想4

春节前后,湖北武汉等地近期陆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做好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医疗工作者冲锋在前、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正在形成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面前,首先做到不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不懈怠、不敷衍,不跟国家添负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防控疫情。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指示。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人民的呼声就是我们工作的指向。当前正处于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处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斗争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在疫情最严峻时刻,居住小区物业能够做到群防群控,每天给楼道消毒杀菌,为小区住户提供购买蔬菜和米面油绿色通道,安排专人管理。在小区门口设防控检查站,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小区回来人员自觉隔离,小区设立党员服务站,确保“四个不断”(水、电、气、热)。使小区有一个安全放心的环境。

今天,面对这场严峻的疫情防控阻击站,中国共产党人一定会带领我们赢得最后的胜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篇12: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我观看了“守正大讲堂第一讲——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后,备受鼓舞和感动。今天这一事迹报告会旨在弘扬援鄂抗疫精神,学习优秀榜样,凝聚青年力量。

看了援鄂医疗队员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同样身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我,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重担重了一些,却又好像轻了一些。“重”在我们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那么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轻”在于我们都明白,这份重担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新生青年一起担任的!

听完报告会,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提到“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我认为这是给予青年一代的最高评价,也终将化作千千万万青年肩头沉重的使命和责任。在这场战“疫”大考中,数以万计的90后、00后青年冲锋陷阵,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抗疫一线的青年志愿者是我们的榜样,他们冲锋在前,不畏艰险,舍生忘死,用自己的努力去亲历去参与时代的变迁,为国民的安全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我们作为青年人的一员,应该刻苦学习,做好本专业的知识储备,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在未来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广大青年犹如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希望,更应当不遗余力获取知识,最终能够为祖国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篇13: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精选

5月15日,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联合北京大学举办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此次报告会力求见人见事见思想、有滋有味有温度,让广大学子切实感受广大英勇奋战的医护工作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将总书记回信精神作为自己的思想指引、行动自觉、实践坚守。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坚守阵地,冲锋在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用行动守护着万灯火。当情报响起,他们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放奔了体假,放奔了安逸,放弃了团圆,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与病魔对抗。因为,他们是不怕困难,不惧扰战、不畏艰险的,最可爱的战士。

在他们身上,体现着医者的初心、党员的责任、使命的传承。在疫情蔓延,很多人避而不及时,队员们深知疫情严重,前方危险,但他们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冲在战“疫”最前线。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到达病区后,来不及适应,便开始了高强度的工作。他们几乎整日整夜奔波,夜以继日地救治感染病患。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限度节约防护服,他们可以持10小时水米不进。为了胝御寒冷,他们依在一起,为了对抗病毒,他们团结在一起,“我们现在多拼一分,对情的控制就多一分保障。”他们身上,展示了医护人员的坚强与伟大。

篇14: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精选

看了援鄂医疗队员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同样身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我,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重担重了一些,却又好像轻了一些。“重”在我们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那么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轻”在于我们都明白,这份重担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新生青年一起担任的!在这场战役中,那些90后,00后的医护人员以及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青年不再是大众眼中的孩子,他们承担着责任,在一夜间长大,为中国顶天立地,完成了青春的蜕变。他们展现出了青春的责任与担当,爱国的责任与担当。在这场浩大的疫情面前,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从不存在一个人的桃花源,我们团结一致,众志城成,发扬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必然能赢来温暖的春天,相聚笑颜,把酒言欢。同时,在这次挑战中,我看见了中国力量,我们与国家唇齿相依,生死与共,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生死,共患难。

篇15: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精选

春节,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一场疫情,像一个巨石砸入我们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一时间,全国上下巨浪翻涌。

在观看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从中了解到北医三院医疗队137中有75人是90后,是一支最年轻的队伍,我深深的钦佩这群自愿报名的青年。在大年初二作为第一批的援鄂医疗人员就离开家人出发,并且不畏前路艰险,不畏生死,战斗在疫情的前线。在与疫情的战斗中,这群青年医者仁心、加踏实地的工作,担负起医者的责任与坚持。

医院就是他们的战场,医疗工作平凡又伟大,他们舍小家保大家,日日夜夜的辛苦工作,带着无私伟大的医者精神,在隔离病房中对病人寒嘘问暖,呵护病人的健康,挽救每一条珍贵的生病!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感想

给援鄂医疗队的回信观后感

弘扬抗疫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学习援鄂医疗队事迹心得

学习援鄂医疗队员最美男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闭幕词

援鄂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心得体会

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心得感想精选

观看抗击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作文

援鄂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心得体会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感想精选.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感想精选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