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复习题

2025-05-05 03:38:17 分类:综合材料 下载本文

【导语】“工商银行名品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复习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复习题,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丫杈(chà) 长吁(xū)短叹 应和(hè) 猝(cuì)然长逝

B. 羁绊(pàn ) 中流砥(dǐ)柱 蛮横(hén) 戛(jiá)然而止

C.媲(pì)美 引颈受戮(lù) 拗(ào)口 根深蒂(dì)固

D.绮(qǐ)丽 莫衷(chōn)一是 炮制(páo) 怏怏(yān)不乐

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责 更胜一筹 禁锢 恪尽职守

B.亵渎 龙吟凤秽 清洌 通宵达旦

C.阑语 相得益彰 混淆 翻来覆去

D.惬意 神秘莫测 沉缅 断壁残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 着一种热情。

②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 对 所干的事情。

③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 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 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A.澎湃 文明/野蛮 既然/就B.泛滥 野蛮/文明 既然/就

C.澎湃 野蛮/文明 虽然/但D.泛滥 文明/野蛮 虽然/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B.在苏东坡975岁寿诞那天,三苏祠内古乐声声,祭祀人员在两名礼生的带领下,为民请命,完成了祭祀仪式。

C.近日,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广为人知的川菜,受到观众的喜爱,这正好印证了物以稀为贵的说法。

D.《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没有深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眉山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B.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成绩能否提高。

C.从叙利亚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D.发展并构想好特色产业,让眉山以最快速度融入天府新区。

(1)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2)窈窕淑女, 。(《诗经》)

(3)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4)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5)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三、阅读《桃花源记》完成7~9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悉如外人(熟悉)便要还家(邀请)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本文记叙了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弟弟是个怎样的人。(分析其中两点即可)(分)文章的语言朴实真挚,有表现力,请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处品味。(分)文章的结尾写到:月台上,个女孩,蹲下身双手抱头,泣不成声请你发挥想象,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写她此时的心理活动。(4分)

(1)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2)窈窕淑女, 。(《诗经》)

(3)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4)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5)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11、综观全文,作者认为汉语危机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3分)

12、选文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13、结合选文内容和中学生的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3分)

14、本文记叙了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15、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弟弟是个怎样的人。(分析其中两点即可)(4分)

16、文章的语言朴实真挚,有表现力,请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处品味。(3分)

17、文章的结尾写到:月台上,个女孩,蹲下身双手抱头,泣不成声请你发挥想象,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写她此时的心理活动。(4分)

家长签名:

新高一语文假期作业四答案

一.选择

1.C(A:猝应为cù;B:绊应为:bàn,横应为:hènɡ;D:衷应为zhōnɡ,怏应为yànɡ)

2.A(B:秽应为哕;C:阑应为谰;D:缅应为湎,园应为垣)

3.D(①:泛滥贬义褒用,比澎湃更能表现激愤狂放的心情;②:文明、野蛮反语,与前者相呼应;③:既然/就表因果,虽然/但表转折,这里表转折)

4.D(A: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一般指人),语境不当,并且与直上云天语意重复;B:为民请命指为老百姓的事 向当局提出请求或申诉,对象不当;C:物以稀为贵与广为人知相矛盾。)

5.C(A:主宾搭配不当;B:前后不一致(一面和两面不能同时呼应)D:语序不当)

二.默写

6(1)江山如此多娇(2)君子好逑(3)受任于败军之际 (4)恨别鸟惊心 (5)何当共剪西窗烛

三、7、A 8、B 9、B

四、10、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11、①英语、拉丁文等外语的冲击;②许多作家对汉语不尊重;

③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④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答出三点、意近即可)

12、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把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与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进行对比,突出了拯救汉语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意近即可)

13、①每个炎黄子孙都要树立和强化保护母语的责任意识。②学生作文应该慎用或不用网络语言,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③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使用普通话,减少汉语交流的障碍。④学好文言文,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丰富我们的汉语语言。(答出三点,意近即可)

五、14、示例:一位家境贫穷的女孩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供弟弟读书决定放弃,就在此时弟弟也决定放弃学业和舅舅一起打工支持姐姐读书。

15、①聪明勤学懂事知道体谅父母,小小年纪就知道关爱家人,处理问题。②勤劳善良,常常帮家里干活,甚至耽误学习也无怨言,爱护父母、姐姐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打工挣钱供姐姐读书更显示其责任感。

16、A:她的这一举动充分显示了女孩的善良懂事知道体谅父母,为家人着想宁愿舍弃自己的前途来无私支持弟弟。

B:弟弟知道直接告诉姐姐自己的打算姐姐必定会坚决反对,就有意回避这个问题,假装对省城好奇,以便顺利和舅舅出去打工来支持姐姐读书,可见弟弟的细心对姐姐和父母的关心爱护。

17、我是多么傻啊!弟弟明明早就打算放弃学业和舅舅打工来让我读书。我是多么幸福啊!有 这么好的弟弟、父母,他们都在关爱着我,我要好好读书将来汇报他们。

篇2:高一语文的暑假基础作业和作文训练

高一语文的暑假基础作业和作文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禅师收了一个年幼的徒弟,徒弟特别喜欢别人表扬,做了什么好事都去告诉别人,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赞扬,徒弟有些飘飘然。一天,师傅送他一盆含苞待放的荷花,让他晚上观察荷花是怎样开放的。第二天一早,徒弟就急不可待地告诉师傅荷花绽放的各种细节。师傅听完,问他:花开的`时候,它告诉你了吗?徒弟听了,若有所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阅读下面一篇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山坡上有一具大树的残干,据说树龄有400多年。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经历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摧残,曾14次被闪电击中,然而却顽强地成了一棵巨树。可是后来飞来一群小虫,用微小而不停止的攻击结束了大树的生命。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2)字数不少于700字。

三、阅读下面一篇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篇3:八年级语文暑期作业复习题

关于八年级语文暑期作业复习题汇总大全

暑假到了,如何合理地安排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假日之中得到一个成绩的'跨越?接下来为大家推荐的八年级语文暑期作业复习题。好好阅读哦!

文言文阅读。(共4题,总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3分)

A.朝而往,暮而归微斯人,吾谁与归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予观夫巴陵胜状

C.山间之朝暮也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D.而乐亦无穷也穷冬烈风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4分)

4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

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4分)

篇4:八年级语文暑期作业复习题参考

八年级语文暑期作业复习题参考

文言文阅读。(共4题,总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3分)

A.朝而往,暮而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予观夫巴陵胜状

C.山间之朝暮也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D.而乐亦无穷也 穷冬烈风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4分)

4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

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4分)

篇5:三年级语文暑假复习题

三年级语文暑假复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sàipǎopáichúyōushāngchíxùyuángùfènnùjìrán

()()()()()()

ānwèiqīpiànjiǎnyuèlóngzhòngxiànmùchénmòchéngrèn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赛()痛()优()席()即()

小学生三年级语文经典暑假作业:寒()疼()忧()度()既()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日月如()人()人()情不自()

()()无声受()无()()心诚()

四、填空。

光彩夺目的'()清澈见底的()弯弯曲曲地()

和颜悦色地()鲜花开得()时间过得()

篇6:暑假语文作业答案

关于暑假语文作业答案

一、选填成语 。

1、解释:(1)、无动于衷:形容表情冷漠,一点也不动心。

(2)、贪得无厌:贪婪而不满足。

(3)、乐不可支:快乐地不能支撑。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4)、屈指可数:弯着指头计算数目。形容数量很少。

(5)、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用完了。

(6)、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也无法承受。

(7)、喜出望外:出乎意料的`高兴。比喻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好事而十分高兴。

(8)、呕心沥血:形容为了做某事而耗尽心血。

(9)、扶摇直上:乘着盘旋急剧的暴风之势一直上升。后形容积聚上升,也比喻仕途得意。

(10)、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11)、锐不可当:来势威猛,不可抵挡。

(12)、循序渐进: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前进。

(13)、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今多指自悔自恨。

(14)、亭亭玉立:高高直立的美丽姿态。形容女子身材修长或树木挺拔秀丽。

(15)、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16)、一尘不染:形容人品高尚纯洁,没有沾染坏的习气和作风,也指环境或物体十分干净,没有灰尘。

(17)、含辛茹苦:忍受辛苦,吃尽苦头。比喻经历千辛万苦。

(18)、扑朔迷离:比喻情况错综复杂,让人难辨***。

2、填空。(1)扶摇直上(2)举世瞩目(3)锐不可当(4)循序渐进

(5)亭亭玉立(6)心旷神怡(7)一尘不染(8)含辛茹苦

(9)扑朔迷离 (10)无动于衷(11)贪得无厌(12)乐不可支

(13)屈指可数(13)黔驴技穷(14)喜不自胜(14)喜出望外(15)呕心沥血

二、标点符号。[答案:1B 2B 3A 4C 5B 6A 7D 8C 9B 10C]

三、诗词背诵。(一). 1.潮平两岸阔。2. 天街小雨润如酥。3. 泣涕零如雨; 4. 门前流水尚能西5. 何事长向别时圆。6. 稻花香里说丰年,7. 南市买辔头。8. 关山度若飞;9. 安能辨我是雄雌。10.. 足蒸暑土气。11. 萧关逢候骑。12. 芳草萋萋鹦鹉洲。13. 赢得生前身后名。14. 感时花溅泪。15. 隔江犹唱《后庭花》。16. 留取丹心照汗青。17. 无为在歧路。18. 化作春泥更护花。19. 谁家新燕啄春泥。20. 甲光向日金鳞开。21.千嶂里。 22. 到乡翻似烂柯人。23. 君子好逑。24. 宛在水中央。25. 忽如一夜春风来。26.润物细无声。27. 悠然见南山。28. 欲渡黄河冰塞川。29. 山重水复疑无路。30.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3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3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3. 择其善者而从之。34. 万水千山只等闲。35.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36. 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37.他已经死了。38.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39.花枝招展的。40.无限趣味。41.42. 东风无力百花残

篇7: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参考

关于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参考

一、看拼音写词语

dǎtīnɡchànɡɡēliánmánɡyuǎnfānɡyídìnɡfānɡxiànɡ

()()()()()

二、书面或口头填空。

鸟蛋()()的鸟蛋

小路()()的小路

杨树()()的杨树

蓝天()()的蓝天

三、从课文中找出近义词。

拿下——()着急——()

急忙——()好像——()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小的鸟蛋()的,两只鸟蛋就是两只()。

五、连一连

花儿软软的

小草蓝蓝的`

柳枝红红的

大海绿绿的

六、读句子,填上“?”或“!”。

(1)鸟蛋拿在手上好玩吗()

(2)鸟儿的欢唱你听见过吗()

(3)鸟妈妈看不到鸟蛋一定会焦急不安()

篇8: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时习之开心暑假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 hu rngqiɡuīlǜmǐnji

二、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线。

1. 枝(拆 折)花落(心 欣)喜若狂屏息(凝 疑)神

2.血(xuxuě)脉给(ɡěijǐ)予空旷(kunɡɡuǎnɡ)

三、根据句子的意思用爱字组成不同的词填到括号里。

1.周总理生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了全国人民的()。

2.人人都要()花草树木。

3.我们应该()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

4.祖母()地抚摸着孙子的小脸蛋。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并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无论 也 如果 就

因为 所以 不但 而且

1.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那么他( )会停止前进,( )还会形单影只,十分寂寞。

2.( )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你的生活 ()会非常愉快。

篇9: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练习一】

一. [读书人自勉联]

在实践中将书本的知识消化、吸收、提高,从生活中学习

示例:读重要之书,立鸿鹄之志(参考: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对联集锦》)

二.【奇妙的共感觉】

1.写了人的共感觉现象及原理,人类对共感觉的研究及运用

2..原因之一一部分人的共感觉能力逐渐遭到部分以至甚至是全部破坏,混合感觉都被过滤掉了,只剩下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原因之二,也有可能是他们的共感觉能力实际上是存在的,但由于这种能力不是很强烈,因而没有感觉到这种共感觉能力。

3.为了说明共感觉也会失去

4.略

三.[马说]

1 喂养 驱赶 明白 走到

2 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3 D

4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怀才不遇的慨叹心情

5 有些人只是坐等机遇,而不去争取

我们应该学会自我推荐

6 老马识途 白驹过隙 老骥伏枥 马到成功

四.[趣味语文]

表里如一_一如既往_往返徒劳_劳民伤财

千军万马_马尘不及_及宾有鱼_鱼沉雁落

“悟”由心和自我组成,表明领悟需要自己内心去理解。

五.[巧填标点定冠军]

这次乒乓球比赛初二联队打败了初三联队,获得冠军

这次乒乓球比赛初二联队打败了,初三联队获得冠军

第4-9页

【练习二】

一.唐诗印象

1.千古唐诗或不朽的唐诗

2.示例: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启明、北斗,以璀璨的光芒照耀中华文化的星空

3.无从着手 无能为力

4.CAB

5.陈子昂 杜甫 白居易 震撼人心 奇崛险怪

二.

1.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 2.表现,露出

3.表现,露出 4.有名声有权势地位

5.宣告,宣布 6.散布,分布

7.布置 8.(时间、地区)相连接

9.结交、交往 10.互相

11.友谊、交情 12.一齐,同时

13.完成,成功 14.成全

15.成为 16.成果、成就

三.

1.禁 2.毕 3.邪 4.会 5.釜 6.漠 7.砥 8.厉

9.麟 10.曲 11.合 12.滥 13.筹 14.戴 15.致 16.忍

17.骛 18.束 19.丧 20.烽

四.秋

五.

6.说它是一幅画,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描绘,把握紫藤萝的大致轮廓、整体印象,可以领略花的色泽、神采和香气;说它是一首歌,因为我们可以随着作者的思绪回首过去,并把它与美好的眼前联系在一起,会感到一种生命长河的涌动,并珍视眼前的生命。

六. 不知有花

1. 是花的主人,与花相亲相融 (2分,主要概括文章第⑧段的内容,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2. 反衬,用我们“为之绝绝倒发痴”(或“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反衬山村农妇“视而不见”(或:不为所动)(2分,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3. 表情(答“神态”也可)(2分)

4. 没有游离主题,叙述少年看落霞落日,是为了引出老尼面对晚霞落日的态度,用以衬托农妇对桐花的态度。说明这些融入自然造化的人,心理是一样的,这种写法正是散文“形散”的特点体现(2分,答出前一层意思即可,其他与此相近的表达亦可,后一层意思可以不说出来)

5. 第一处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的议论,第二处的作用是收束全文,同时呼应第一处 (与此相近的表达亦可) (2分,每对一处给1分)

6. 句子:

使我们为之绝倒发痴的花,她竟可以担着水夷然走过千遍,并且说:

“花?哪有花?”

品析:

“花?哪有花?”这是山村妇人面对作者的回答所发出的疑问。那些使我们惊呆沉迷的花,在她眼里居然是不存在的。面对满山满林扑面迎鼻的桐花,我们这些“局外人”可能会为之陶醉其中。而在桐树下走过千百回的山村妇人已习惯了这一自然现象,每天都与它们生活在一起,每天都看见,难怪不足为奇。近在眼前的明明是花,却不知眼前有花。真可谓“相亲相融而不相知”啊!

篇10: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一个学期的学习就结束了,又迎来一个暑假。暑假期间,考生可以适当放松,同时也要静下心来做好下学期的规划。下文为您准备了初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1.凿 罕 睬 渺 嗫 堪 逞 拌

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光滑的石井栏;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3.不设统一答案,参考: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就是力量.跟读书或学习,修养有关的.都可以.

4.不设统一答案,参考:(1)机遇,风险(2)求索,磨难(3)长河,跋涉

5.在进行劝告,尤其是对身份,地位等在自己之上的人进行劝告时可以采用旁敲侧击,借例说理的办法进行,这样可能更容易为对方接受.意思对即可.

6.(1)学习

(2)毅改为意.两横线都填对方可得满分

(3)将来与都希望自己互换.两横线都填对方可得满分

(4)而且所以.两横线都填对方可得满分

7.相互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关键要素,沟通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误会;遇到问题和矛盾时,要保持理智,不可冲动,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决定;凡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家人,遇到问题多进行换位思考,这样,你会更好地理解他人.(一个方面1分,只要答到沟通慎重换位这三个方面都可以得满分.)

8.不设统一答案,参考要点:①同样的物品,对处于不同需求状态的人,其幸福的感受是不一样的.②人在困境中想得到起码的生活保障,人在富裕中又想得到更高层次的享受.③身在福中不知福等.(答到①,②点中的任一点可得3分.答到第③点可得2分,有其它答案,只要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9.不设统一答案,如每当看到,总忍不住,嚼着,慢慢品尝这些词语能表达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情感.词语至少两个,1分,理由2分

10.D

11.写出了当时饥荒的严重,更可以看出柳叶儿确实是起到了救命的作用.(3分)

12.特点:十分的安静.作用:突出了时间的早,说明当时生活的艰难.特点2分,作用2分.

13.结论: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看法并不一样,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3分

14.参考:善良/视一切事物都有生命;自信/敢指挥国歌,无所畏惧;直率/在他眼里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虚假的恭维;勇敢/劝阻别人打架 ,安危度外.括号1分,横线2分

15.这里的我是泛指所有的成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所有的成人都应该以孙涵泊为师,学习他善良,自信,勇敢,率真的品性.

16.泛指在某些方面值得学习的人.3分

17.不设统一答案,参考:是,因为选段中表现了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镇静.而这种品质是我们好多大人都不具备的.如果答否,只要理由充分也可以.判断1分,理由3分

18.原因,认为,热水,判断

19.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不设统一答案,意思对即可,参考:①两个小孩,看待太阳远近的立场不一样,所得结论也不一样.②就当时的科学水平人们还不能解释这个原因,因此,孔子并没有不知以为知.③即使大学问家也有不知道的学问.

22.(1)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2)谦虚,不要骄傲.

篇11: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练习一

1、希望早点进入中学,早点成为大人。

2、环境 为下文写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

3、因为“我”的车撞人了,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4、只有懂得了承担责任才算是长大成人。

5、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儿子对军人动作和语言的模仿,表现儿子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对军人的崇拜与向往。

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看阅兵之后活泼调皮的睡姿,喻体生动、形象、贴切。

7、表面上写“担心”,实际上是为儿子的健康成长而高兴,为祖国的繁荣强大而自豪。

练习二

1、

(1)交代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在花园里摘花的小女孩的故事,表现了他对小女孩的信任,写出了“我”对其做法的认可。

(2)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我”受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而有了信任小男孩的举动。

2、不能改。原句用疑问语气仅写出了“我”对小男孩所说的话可信度的揣测,并不影响下文“我”做出信任小男孩的举动;改句用肯定的语气表达了对小男孩的不信任,与下文“我”的做法相违背。

练习三

1、童话

2、把动物人格化了 拟人

3、兔子:弱小、温和、机灵、聪敏;狐狸:狡猾多疑;狼:残忍贪婪;老虎:凶猛高大;大象:体大力大、性情温和。4、B

5、略

6、他是用真挚的童心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

7、具有妈妈那样有慈祥、细心、耐心、富有爱心等特点。

8、议论兼抒情;点明短文的主旨。

9、用爱心编织。

练习四

1、

(1)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

(2)瀑布发出的不绝不灭的震吼撼天动地,包容万千。

(3)统一和团结使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

(4)黄河水流们的前个后继的献身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

(1)“疯狂”是形容词,本来是贬义词,这里贬义褒用,生动的描述洪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黄河水流气势的赞美之情。

(2)“砸”是动词,是用力撞击的意思,这里写出水浪的力量很大。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水流们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对黄河水浪的崇敬之情。

3、象征或托物言志;文章借“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水流形象,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4、

(A)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联想丰富,气势磅礴。该句揭示出瀑布撼天动地的声音所展现的勇猛刚烈的气势和悲壮豪雄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B)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言雄壮有力,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喷薄而出,连用三个“为什么”引人思考,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内核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练习五

1、与其科学泰斗的身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钱老平凡中的伟大;表达了人们对钱老的崇敬以及对他去世的深切哀痛与无限哀思;表现了钱老不求闻达、淡泊处世的高贵品质。

2、科学成就秘爱国情怀;科学成就方面:在多个科学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与“两弹一星功勋奖”。爱国情怀方面:钱老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献身给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他谈泊名利,毅然将自己的所得无私捐献给祖国或需要帮助的人。他谦虚谨慎,从不考虑自己的过去,只考虑祖国的未来。

3、通过他人的回忆从侧面介绍钱老,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增强真实性;在第三部分中用到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增强真实性的同时,让读者对钱老的可贵品质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练习六

1、葱叶笛、竹哨子、枫叶、牛角、盆。葱叶:声音圆润不尖利,带点降C调的磁性。竹哨子:响亮而脆硬。枫叶:流畅。牛角:声调凌厉高亢,带着荒凉的沧桑意味。盆:蛮有味,还有点神奇。

2、引出“童年的乐器”。

3、首先,作者写了一幅平安天真的生活画面: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儿童与作者相熟已久,彼此关系融洽。其次,作者自我排遣胸中郁闷: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作者虽然贬远海南,但劝慰自己不必耿耿耿于怀,因为山溪过自然有鲁国舞雩台的乐趣。

4、与其他艺术相比,音乐或许是最有民间性的一种吧。有关。因为本文表达的主旨是: 在童年,那些简单的乐器曾给“我”带来无比的快乐。这两种音乐,给了“我”最初初爱的教育和处世教育。

5、(1)第一处指作者自己;第二处指客人;第三处指“我们”二十几个伢子。(2)指人的童年时期。

6、(1)江流天地外。(2)两个黄鹂鸣翠柳。(3)春在溪头荠菜花。

7、“美化”既是对往昔岁月的留恋,又是对生命短暂的感叹;既是在回望因距离产生的美感,又是对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

练习七

1、lǜ bǒ cuǐ piē

2、莫扎特的音乐能使人不知不觉沉浸其中,与这产生共鸣。

3、“我”被优美的音乐所吸引,但当我自己也想弹奏一曲时,才发现“我”不能弹奏出像他那样吸引人的乐曲来。4、妩媚、温存、飘逸、细腻、安详、恬静。

5、因为莫扎特的音乐安详、恬静,使人似乎感到了家的温暖。

6、合理想象即可。

练习八

1、(奶奶)上地里干活没回来;母亲

2、年轻的时候,她要照顾身子单薄的丈夫,年老多病的公公;后来,四个孩子来到世上,她为他们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解决全家人的温饱,操心孩子们的学费,还有,要在乡亲里挣个面子。

3、

(1)三个四字短语都含有否定词,更能表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2)“远远”则形象表现出了母爱的默默奉献。

4、

(1)“殊荣”是对母爱的由衷赞美;

(2)“无奈”是对母亲无私奉献的深深理解,也是希望天下做儿女的能够理解母亲。

5、能恰当运用修辞写一段完整的话即可。

6、《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时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篇12: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归有光

安定孟与时与余为同年进士,而以余年差长,常兄事之。余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与时独心推让之,出于其意诚然也。与时以选为成都推官,余亦为令越中,将别,无以为与时赠者。惟推府为郡司理,儒者能道,前世论刑之说详矣。

余读《尚书》古文:“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此今世所用孔氏书语也。而伏生今文以“恤”为“谧”,汉儒传之。而太史公《本纪》云:“惟刑之静哉!”“静”即“谧”也。自古论刑取其要,未有“静”之一言为至。此真圣人之语,余以是为与时告焉。

余生吴中,独以应试经行齐、鲁、燕、赵之郊,尝慕游西北,即无繇而至。与时自安定往来长安中,又从太行山以来京师。今又官蜀中,行邛崃九折坂,览剑阁石门之胜,岂不亦壮哉!昔王介甫初仕大名为司理,而韩魏公为守,尝告以“君年少,当读书不当专以吏事”。而介甫实未尝不读书也,以此恨韩公为不知己,而韩公之意则美矣。故余于与时,尤望于吏治之暇,无忘学古之功。

孔子曰:“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往时张文隐公尝为余言:“今时人材,惟赵孟静在史馆难得。”嘉靖二十九年,虏骑薄都城。公卿会内廷,先生独申大议,至廷骂阿党,风节凛然,有汲长孺所不及者,京师人至今能道之。赵先生,成都人也。余故为文隐公所知,而赵先生以是亦知余,顾无繇一见之。士之相知,岂在见不见哉!然余怀之久矣。而羡与时之获见先生也,而又以喜与时之得师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钦:钦佩。

B.自古论刑取其要 要:要旨。

C.览剑阁石门之胜 胜:胜景。

D.虏骑薄都城 薄:迫近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独以应试经行齐、鲁、燕、赵之郊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而韩魏公为守 而母立与兹

C.故余于与时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D.而羡与时之获见先生也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有光好古文却不愿与当时写古文的人交往,却因孟与时的真诚而同他交好。归有光为了表示感激,不想用有关推官的言论作给孟与时的离别赠言。

B.孔子的古文《尚书》、伏生的今文《尚书》以及太史公《本纪》三本书对刑罚态度的用词不一样,其实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要求推官的态度要严肃,要以实现“静”为其终极目的。这其实也体现了归有光的一种“爱民”思想。

C.归有光讲述王介甫和韩魏公的故事,是要规劝孟与时不能只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还要在闲暇时间像古人一样勤奋读书。

D.归有光最后一段提到赵孟静,通过具体的事例赞扬他高风亮节的品格,并提醒孟与时:要敬重赵孟静先生一类的贤士。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3分)

(2)余故为文隐公所知,而赵先生以是亦知余,顾无繇一见之。(3分)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呼?(4分)

作业与暑假

一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

语文小升初专项字句复习题

小升初重点中学招生语文复习题

高一暑假计划书范文

高二暑假政治作业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复习题

暑假《高老头》高一读后感

高一学生暑假计划表

高一暑假议论文作文

《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复习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复习题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