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篇教学方法
【导语】“百合公主”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英语语篇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英语语篇教学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 目录
篇1:英语语篇教学方法
一、阅读前――了解背景知识,让生活走进课本
很多研究表明,如果语篇是读者所熟知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进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相反,如果是不熟悉语篇主题,就会出现认知障碍。可见,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阅读前帮学生了解相应的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之一。
由于牛津小学英语高年级教材中的语篇相对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文化信息较丰富,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切入,很多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难以适应。会大大增加学习难度,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加强预习指导,布置学生自主进行语篇分析,使学生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地进行语篇学习。例如:谁?什么关系?什么话题?在哪里?什么场合?教师上课时要从检查预习作业开始。
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指导。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对于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较强的语篇,教师可先让学生先了解相关文化。如6A‘Unit 7 At Christmas’是关于圣诞节的语篇,我就让学生对于圣诞节的文化、圣诞节的相关知识、圣诞节如何度过等进行相关的预习,学习时学生兴趣盎然。
二、阅读中――梳理教材,步步为营
阅读过程中的活动是语篇教学的核心环节。阅读过程中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顺利阅读和理解所提供的材料,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率。语篇教学是一个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但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把课文教死了,应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略读、寻读、精读、填写表格、回答问题、排序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语篇,了解文本大意,获取具体信息,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实效。
语篇教学中,阅读与训练是无法分割的。优化组合各种方式的训练,往往能有效地指导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从而读活课文,逐步培养其阅读策略。
1、质疑――略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去和藏在文中的答案“捉迷藏”,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又有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既培养其快速捕捉关键信息能力,同时产生的正确答案使其增强阅读的自信心,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如在教学5BUnit8 At the weekends一课中,通过让学生来回答What does/do …do at the weekends?让学生掌握小朋友们是如何度过他们的周末的,也就是小朋友们的周末活动,这样学生便能提纲契领地俯瞰全篇,抓住文章的精髓,有助于学生对语篇的深层理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完成了周末活动中的相关新的词汇的教学,这些词汇正是本课的关键词汇,借助这些关键词汇学生便能基本掌握语篇的主要内容了。
2、提炼――寻读
如6B‘Unit 3 Asking the way’E部分,短文用过去式叙述了一个“抓贼”的故事,故事的起因、发展和结果脉络清晰。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任务循读,查找并提炼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过去式的单词:wanted, saw, stole, ran, followed, came, turned, started, stopped, got.学生先学习,再使用这些单词造句,最后根据这些单词,结合故事情节,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不仅解决了单词教学的问题,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完成了该语篇的教学任务。
3、任务――精读
强烈的目标意识是阅读成功的关键。为此,阅读任务的设计必不可缺。Smith 和Elley 曾指出:“儿童只有在被给予难度与其能力和水平相当的任务时,才会学得最好。”这说明设计的任务必须要适度。精读课文是一节课最关键环节,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不仅要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还要对语言、句式、篇章结构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以任务促读,正好符合了精读的要求,能使学生的阅读思维更加活跃,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教完6B‘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前言后,让学生精读对话,带着任务,完成笔友Peter 的信息采集,并顺利完成书上‘Penfriend wanted’的填空练习。“精读”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篇章的能力。
4、表演――活读
在精读课文后,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篇章的理解,采用分小组表演、关键词提示或板书复述课文的方式再次深入课文,把课文读活,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完5B Unit 3 Hobbies A Read and say后,我用PPT显示几种选读方式让学生选读,有自己轻声或大声读;有与好朋友一起读;小组内读;或读给老师听等方式让学生读,学生兴趣大增,把课文读活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阅读后――拓展延伸,提升内涵
读后活动是对语篇阅读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估,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和运用。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或者活动来内化语言,完成从知识汲取到能力发展的过渡。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提炼课文的情感目标,体现英语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发展技能,还要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的理念。
如:5B‘Unit3 Hobbies’,由于这篇课文的内容就是谈论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没有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在熟练掌握本课重点句型及助动词do/does引导的一般疑问句以及肯定回答、否定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一篇短文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也可让学生叙述自己和家人的兴趣爱好,并组合成一篇小短文‘My family’s hobbies’。 对学生而言,不仅让他们尝试了英语写作的乐趣,提升了他们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同时也为培养他们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引领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走向生活中语言的综合运用。
语篇教学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1、有效性原则
英语课堂教学追求朴实,真实,扎实。有效英语课堂在于教学设计的“可言可语”,教学方法的“能言能语”,教学过程的“又言又语”。如何才能将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打造成有效课堂,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设计的有效性,而设计的有效性离不开“信息差”(information gap)的合理运用。所谓信息差就是人们对事物或人了解、知晓的程度存在着差距。人们通过交际,缩小或填补信息差距,从而达到一定的“信息平衡”(balance of information),实现交际目的。这种信息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英语教学亦然,要想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会话交流,就必须在会话双方之间制造信息差,使他们产生想从对方了解到有关信息的迫切愿望和需求,他们才会产生开口讲英语的动机。有了信息差,会话才是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的有意义的交流,这样,学生才愿意开口讲英语,才能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2、整体性原则
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当重视语篇整体教学的理念。语篇首先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出现的,不管是对话还是故事,它都有相对完整的语意和语境,也有相对完整的语用目的和语意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应把语篇的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对话教学中,正确使用好每篇对话的“引言”,处理好与正文之间的关系是上好对话教学的关键;故事教学中,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把词组、句型、语法知识渗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3、整合性原则
语篇的内容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但作为单元教学的一部分,它又与单词教学(B部分),句型教学(C部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材间的联系,语篇可结合字词或句型,合理整合后再进行教学。除教学内容的整合外,根据每个语篇自身的特点,避免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可选取几种教学方法,适当调整,进行有效整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发展性原则
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语篇中包含一定的词汇量和句型,也穿插着相应的语法知识,篇幅也相对较长,是与中学英语教学接轨的一个重要“链接”。因此,教师要有发展的教学理念,确立为学生发展的目标,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对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延伸,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二级目标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作了如下描述: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短文,并养成意群阅读的习惯。小学英语阅读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读懂简单的故事和文章,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交际阅读能力以及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简单分析、推理、归纳、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当然,语篇教学不仅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学生进入中学后,进一步学好英语的一个关键“阶梯”。因此,教师处理语篇时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会使语篇的教学接近它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2:英语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1. 什么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教育学专家们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只是给出了一个这样的概括:情境是教师“人为” 创设的“典型场景”,是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创设的“有情之境”,是一种人为优化的典型环境。通俗点说,就是让所学语言在一个人为创设的环境中展现出来。
2. 情境教学法的功能及意义1)无须翻译,孩子自行理解2)实际应用,避免会说不会用3)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孩子学习兴趣4)情境教学,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
二、TPR教学法
1.TPR的理论基础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发明者:James Asher (詹姆斯.阿士尔)
定义:指全身反映教学法。它是外语教学法流派中很重要的一支,是建立言语和行为协调基础上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主要通过body language让孩子们领悟语言,从而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要求:老师要有爱心,善于鼓励学生的思维创新。
2.TPR教学的优点
1 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 适合儿童心理,因为孩子的好动性。
3 增强记忆,学生根据动作记忆会更牢固。
3. TPR教学法的顺序。
Teacher says and models, students watch and listen
Teacher says and models, students act and say
Teacher says, students act and say
Teacher acts, students say
4.TPR的局限性。
1 该方法只适应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其动作及言语大多是简单的活动,不能单靠它学习较深的内容,必须同别的方法结合在一起。
2 不是所有的词或教学内容都能用TPR表达。
5. 课堂指令
1 Look at me.
2 This is team one, and this is team two.
3 Let’s play a game, OK?
4 Are you ready?
5 Come here.
6 Go back to your seat.
7 Open your book and turn to page 1.
8 Who can try?
9 I can’t hear you. Speak loudly, please.
10 Good job.
11 Goodbye.
12 Hello, hello, stand up. Yes, yes, sit down.
三、重叠螺旋式三循环教学法
每堂课都可以复习,要让学生通过已知走向未知,再从未知走向已知。也就是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认知新知识。
四、歌曲童谣教学法
它不仅是语言的最好载体,而且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所以用歌曲的形式表现教学内容,不但让孩子们通过唱歌把所学的内容唱出来,使孩子易学易会,在娱乐中自然吸收,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如果再配上舞蹈动作,那更是锻炼了孩子的行为感知能力和协调能力。
A歌曲童谣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童谣是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有韵脚,有意境,有节奏,充满童趣,琅琅上口的一种说唱形式。歌曲则比童谣要更具有音乐性。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念英文童谣,唱英文歌曲是儿童学习英语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2 歌曲童谣简单易学,可以激发孩子的语言学习的兴趣及提升自信。
3 增进孩子捕捉英语语感的能力,在学习歌曲童谣的同时,无形中词汇量,艺术性语言就能有所增加。
4 活跃课堂气氛,寓教娱乐。
5帮助学生学习、记忆相关词汇、句型及语法
B教学中歌曲歌谣的教授:
1. 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呈现歌曲与歌谣
2. 运用体态演示歌曲与歌谣
3. 运用准确的语音材料让学生模仿歌曲与歌谣
4. 让学生改编歌曲和歌谣
五、简笔画教学法
画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它可以作为游戏或者是在学生操练中运用到。比如说在warm-up环节中,教师可以一边画一遍边让学生猜是什么;在讲五官的时候,仍可以一边画一边讲,趣味性更强一些。
一、简笔画在教学中的意义:
1.直观教学手段,教师必备之基本功
2.增强直观性,减少母语的干扰
3.增强趣味性,启发学生的思维
4.调动各种感官,促进各种智能全面发展
二、简笔画应用的特点:
1.简练:
2.猜测引导:
3.画的速度要快:
4.画龙点睛:
5.练习:
六、课堂游戏教学法
此教学法的应用避免了机械训练的枯燥无味,通过教师设置的游戏可以真正做到玩中有学,学中有玩。
A游戏教学的概念界定
游戏教学时指围绕教学目标将游戏形式融于教学之中的教学活动类型。游戏中,孩子通过教师的指导,轻松愉快地达到预测的教学目标。游戏教学的范畴不但包括游戏本身,更多的还包括一些课堂操练中的即时活动。
B 游戏教学的现实意义
1 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
3 游戏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游戏教学这种“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减轻孩子的负担。
5 游戏教学在少儿英语课堂的应用
游戏及课堂活动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的暖场和(单词句型)操练阶段。
6游戏教学的大致分类
1 暖场热身的小游戏
2 词汇教学的游戏活动
3 句型教学的游戏活动
4 字母及自然拼音小游戏
5 分组竞赛游戏和记分方式
篇3:英语教学方法
(一)三维重现式教学法:
这种学习理论的原则是将学习和复习自然融进一个三维立体的学习过程中去。
(1)第一维:在每课的内部会出现句子的反复重现。每课都有一个很鲜明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同句根的句子会在课文中反复重现,这是第一维;
(2)第二维:每6-8课又组成了一个课程循环(lesson cycle),在每个课程循环中,课与课之间又形成了第二维,在课与课之间同句根的句子也会反复重现,这是第二维;
(3)第三维:在不同课程循环之间也经常会出现同句根句子的反复重现,这又构成了第三维重现。这样,整个学习形成了一个三维立体的过程,知识反复重现,以达到印象深刻的目的。
(二)难度分解法:
原则是将有难度的句子进行分解学习,然后组合应用,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如:there be句型的讲解。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本句难点有2个,一个是there be表示“有……”,另一个就是on the table介词短语)放在一起学,有些学生掌握起来会有些困难。但在教学法中,这两个难点就是分开学习的,即进行难度分解。如:在提前几课就把on the table、in the bag、under the chair等介词短语先学习和复习巩固扎实;当其不再成为一个难点时再引入there be结构,这样一组合就简单了许多,只要记住there be句型就可以了。
(三)直观形象教学法: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直观形象的手段:光盘、图片、实物、玩具等,给孩子以充分的形象、声音的刺激,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学习、理解、记忆。
(四)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幼儿期的主要活动,也是最符合幼儿天性的学习方式。应该将教学内容穿插在一个一个游戏之中,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练习听英语、说英语。
(五)交际、表演法:
教师应该有意识的为幼儿尽可能多量的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并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孩子置身于这些情境中,主动的进行表演和交流,达到真正的使用英语的目的。
(六)tpr教学法:
即全身的肢体动作反应法,针对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教师把书本上生硬的知识变换成生动的,孩子易理解,易接受的肢体语言,孩子边做动作边说英语,借助动作帮助记忆。这样做不仅看似复杂深奥的英语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而且师生间的互动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孩子在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我们提倡在唱唱跳跳、玩玩画画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习英语,这是符合幼儿天性的学习方式。
(七)自然拼音法:
这种方法不学音标,会认读字母之后掌握每个字母的固定发音,锻炼孩子对单词的拼读能力,使孩子从小就能说纯正地道的英语。
篇4:英语教学方法
一、以“活动”激发兴趣小学英语“活动教学”提倡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教学过程。英国语言学埃克斯利认为,英语教学中“趣味性”问题头等重要的问题。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是学习变的容易的前提。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其首要任务是使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活动”应充满趣味,使学生乐于其中、学于其中。1、在游戏中学习词汇词汇学习对学生来说,一直是被认为枯燥乏味的。现在,我们把词汇学习融于游戏活动中。像Find the Card, Go Fishing,Think Ahead等都是学习词汇的游戏活动。如:Hide It它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先找一位volunteer到教室外或面向黑板,再请另一位学生藏起这位volunteer的物品后问:“Where is your …?”找物品的学生问“Where is my ….?”,其他学生根据找物品学生的性别边说:Where is his/her …?边用掌声的高低、快慢来提示所找物品的位置。找到后,学生应根据离所找物品的远近说:Here/There it is. 在这个游戏中,根据角色的不同非常清晰地说明了my ,your ,his ,her 的区别和here ,there的用法。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来选择、确定游戏。在做以上游戏时,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且使词汇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融于情景中,是学而致用的过程。有时在游戏的同时,加上小组竞赛,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活动收到理想的效果。2、在唱、做中学习语句“唱”即唱歌或者是chant ;“做”即做动作。“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形式,而不是通过语法规则、条条框框来学习。“做”是通过学生的动作、表情来加深其对语言的理解。如:以下内容既可作为chant ,又可作为歌曲。Stand up , sit down and show us one .Look up , look down and show us two .Reach up , reach down and show us three .Jump up , jump down and show us four .Point up , point down and show us five .在教学过程中,说说、唱唱、做做、画画、玩玩是小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形式。根据对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学生学习时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学习的收效会更高。3、在扮演中运用语言语言学习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趋于熟练、完善。在练习时教师为学生提供meaningful learning situation ,设计较为真实的情景活动。如:商店中的cashier(A)和 customer (B):A :Can I help you ?B :Yes , please .I want to buy an eraser . How much is it ?A :It’s three yuan .B :That’s too expensive . Are these erasers on sale ?… …学习故事Why the rabbit has long ears ?,通过 rabbit与 farmer , cow ,horse , pig ,duck 和mouse 间不同角色的对话表演,使学生很容易 熟练的掌握所学内容:Rabbit :Help ! Help !Farmer :What happened ?Rabbit :I’m stuck .Farmer :Can I help you ?Rabbit :Yes , please .The farmer pulled the rabbit’s ears 学生在角色中运用的语言更为生动、形象,使课堂成为语言运用的多功能场所。同时,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角色中,大胆实践,敢于开口。为使小组表演成功,取得满意的效果,同学间互相帮助,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实物图片导入法:有些课本中讲到动物我们,就可用玩具猴子和玩具熊等实物导入,如拿着玩具猴子问Is it a monkey? 并回答Yes, it is. 也可用鸟、蜜蜂、鱼和青蛙等的图片导入,如拿着蜜蜂的图片问Is this a bird? 并回答No, it is'nt. 模仿练习法:学习英语模仿练习是很重要的方法,小学生要说得准确,首先必须看得准,听得准。因此,教师在范读字母、单词或句子之前,要让学生听老师的读音,看老师的口形,并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讲英语,说错了及时纠正,并注意将正确的音与错误的音进行比较,反复训练,以免在语音上给学生留下后患。另外,应鼓励学生课下尽量用所学过的.常用表达方式进行相互对话。因为我们不是单纯为学语言而教语言,而是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讲授法:英语并不像我们的母语──汉语那样从小就开始学说、理解和运用。而英语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就显得特别难学。所以,教师进行一定的讲解,讲述和讲读是十分有效的。但是,讲授法并不是照本宣科,单板、生硬地向学生灌输,而是讲授要有一定的启发性,更要穿插一些其他的教法与之结合起来。)
篇5:英语教学方法
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教学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儿童英语教学方法 1、童话剧教学法 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制约着语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用。学生用书主体部分为经典的英美英语童话故事。英语课堂上,当学生们遨游在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中,他们学习的英语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当他们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交上好朋友的时候,他们的英语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2、情景教学法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们为学生们模拟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呈现学生们感兴趣的单元主体,组织学生们在情景中不断地反复地操练新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3、音乐,律动教学法 英语教学蕴含在 “说,唱”英语中。以韵律式的“说,唱”形式,配合科学编排的韵律动作。全方位地调动视觉、听觉、言语能力和肢体动作,让孩子真正“懂得”英语,真正“脱口而出”纯正的英语,真正“学”会英语。 4、直拼教学法 它用最简单、最实用、最直接的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基本发音,让学生们能很快地掌握陌生单词的认读技巧,并能迅速记忆单词和朗读文章。我们还给每一个音素配上了形象生动,简单易记的小手势,帮助学生们正确发音。 5、联想教学法 但是它根据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引申、扩展、推理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用正确高效的方式来完成大脑中知识网络的建立,达到迅速把新知从短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 6、语言经验教学法 如果我们把英语学习的基础建筑在学生自己的经历和兴趣之上,学习效果就会更好。调动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然后编成故事说出来,写下来。语言经验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中由口头语言进步到书面语言。 7、三维重现教学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所以老师应当利用不同的失误将课堂的内容加以重复。 8、直接母语式教学法 全英文教学:给学生一个全英文的环境,让其习惯于英文的听说及直接用英文进行思考,改掉在头脑里进行二次翻译的过程,能很快的掌握英语的发音习惯及语感,像母语一样的直接反应,形英语思维,说出标准的英文。 9、自然教学法 在学习英语中,用习得的方式比学习的效果好得多。因此,英语课堂环境创设得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利用学生过去学过的知识,设计和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文化相近、便于他们理解的教学活动。在介绍新词汇、引进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尽可能结合周围实际环境,在一个富有实际意义的环境之中,像掌握母语(中文)一样,掌握英语。 10、全身反应法 为学生学习的几乎每一句英语,都配上了生动的动作,让学生们边说英语,边用动作将其含义表达出来。全身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它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犹如身临其境般的体验英语。 二、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1、交际法:是根据意念项目和交际功能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系统教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言语进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考虑到进行相互交流的人们的作用和地位,考虑到所涉及的题目和情景,从而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 2、游戏教学法:用游戏形式复习单词、句型,练习新语言点,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活泼、轻忪、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英语知识与技能。游戏要求简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3、情景教学法: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这种练习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际功能,而且能变单调、机械的句型操练为活泼、生动的交际性练习。 4、动作教学法: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用具体形象的手势、动作来辅助英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5、活动教学法:就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操作、观察思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得出答案,发掘学生潜能。 6、三位一体教学法:是根据字母、音素、音标三者的内在联系业务和交叉关系将三者融为一体进行教学的方法。 7、自然法:这种方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对已学知识的熟练程度来参加活动。 8、全身反应法: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通过全身各个部位的不同动作达到记忆的目的。 9、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参加Pair work和group work活动,给学生练习语言并互相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10、功能意念法:这种方法是教师集中提供给学生在某次会话时或某种情境中可能运用的有关语言,让他们感知其功能,在交际中运用。 以上材料仅供参考,不过我还是建议你感觉一下英语ing的英语教学方式,看一看他的教学模式,对你应该很有帮助的。
篇6: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教学都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任何一门成功的教学都是高度的科学性与精湛的艺术性相结合的成果,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在英语教学这个大系统中,英语阅读这个子系统的教学模式也同样要具有相关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一、英语阅读教模式的回顾
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经历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图式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和现阶段的“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以语法为主,翻译法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这种阅读教学法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讲解语法要点或逐句翻译,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这种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只停留在字词上,与文章的内容、结构、背景等脱节,造成思维断层,只见树,不见林。其结果,阅读速度上不去,单位时间获取的信息量少,对课文理解片叉或片面,阻碍了与外界信息的传递。
“图式整体阅读教学模式”一改“见木不见林”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图式整体阅读教学认为:“意义来自文章的内容与读者头脑中的某个图式匹配”,强调读者的先前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它主张“阅读时,文开头的关键词语可以激活人脑的知识网络系统,从而产生对文章内容的预期,根据这种预期进行阅读,最后证实最初的预期。”图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以感觉类思维上升到想象类、科学思维,它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对课文进行积极的预期、核实、扩展。但由于它主张“不管词意”,对阅读理解的处理只是一种为获得信息而进行的阅读,因而不适合我国国情和中学英语教学。从近几年的高等院校入学考试来看,“猜测词意”已成为英语阅读理解的题型之一。
二、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
新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阅读理解是语言知识和人脑中的各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效率的阅读要依靠两个知识处理过程:一个是以语言输入为基础的感知输入;另一个是以读者原有的知识处理为基础的非感知输入。只有两种输入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理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阅读外语的过程有四个发展阶段,一、字面心译,即用本族语逐字译出,二、分析性心译,在初步理解英语特点的基础上,作语法分析,然后译成本族语。三、综合性心译,在阅读中减少了分析活动,能直接完整地译成本族语。四、不经心译而直接理解英语的阶段。这时学生才具备了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首先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再次帮助读者正确理解阅读的文章。
阅读教学的任务,一是提高阅读速度,二是提高阅读理解率。其中提高阅读理解率尤为重要。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中,教师首先应以长句为例,教会学生在较大的意义单位里获取信息,做包括长短句的阅读练习。由于对言语的理解是对它所表达的意义的理解,而言语除了表达意义之外,还包含一定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义情景进行转换句型的思维操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加工策略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语言学的观点认为,概念能力是阅读理解中是最重要的因素。概念能力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把零散的信息升华为概念的能力。这指的是把阅读材料的感知输入转化为阅读材料的最佳理解过程。为促成在这种过程的尽快实现,实行语篇阅读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做对一些客观理解题 (例查对实事、分清是非题),而对主观量解题 (例概括课文中心,作者意图等推理题、判断题、结论等理解题)束手无策,成功率极低。实行语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篇的理解程度,提高逻辑推量、演绎、归纳的能力。
三、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
鉴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媒体构成的运动过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成为必要。阅读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阅读教学模式设计应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阅读理论、教学内容 (文体,单词量、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反馈(前期反馈、形成性反馈、后期反馈)。教学的设计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英语交际的需要。二是教学条件。包括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的不同、课时等。因此对处理不同体裁的、不同难易程度的文章的阅读教学,应设计出不同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
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设计一
1. 阅读教学准备阶段。目的在于排除词汇文化背景知识上的障碍,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1)示图。利用图片把即将阅读的部分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从标题或题目中猜阅读的内容扩展学生的思维。
3)教师简介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把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有知识、阅历、兴趣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主观能动性。
4)教师提出一些与文章中心内容有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5)对某些单词进行解译。排除学生阅读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2. 阅读教学活动。按照先理解、后语言点的教学模式。
1)学生全篇通读教材。采用全读法作有关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题。对记叙性体裁的文章,要求掌握课文的五W (即what、who、when、where and how)
2)重读 (Reread)。可按下列图式进行逐段阅读、渐进阅读、反复阅读。
逐段阅读 渐进阅读
图1
逐段阅读可加深学生课文的印象。渐进阅读有助于学生分析,消化教材。
3)让学生找出每自然段的主题句、对全文进行结构分段、找出其中的联系。
4)教师向学生提出精心设计的,由浅入深的、形式多样的 (包括多项选择,正误判断等)理解性问题。
5)词汇练习。包括猜生词、找信号词练习和词汇替换练习。
6)分析长句练习。对长句、难句进行结构分析、句意分析。作句型转换练习,达到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或作者的含义。对较难的科普及说明文章,这些阅读活动尤为重要。
3. 阅读后期活动。
1)写出阅读文章的要点 (Note making),概括或人物简历、事情的简介。
2)缩写或改写课文。除可反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训练了学生概括、综合知识的能力。
3)口述大意或复述课文。除测试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做书后约有关的相应练习,阅读有关相应的文章,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这种语篇阅读教学模式,适用于初二──高一年级。对于逻辑思维发展较强的高二、高三的学生来说,另一种语篇阅读教学模式才能满足他们对阅读的需求,保持对阅读的兴趣。
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二
在无阅读准备的条件下,无字典帮助的阅读环境中,学生靠已培养出的好的阅读卫生习惯和阅读技巧 (象猜词的技巧、读长句的技巧,以及迅速抓住主题句的技巧),快速阅读、准确获得信息。
1. 快速阅读陌生教材 (或快速浏览阅读理解题)。这种读速是以己测出的,阅读生词量在3%阅读正确理解率为70%的文章时的读速为标准。先阅读教材,利于全面了解。掌握全文大意、主题。先阅读理解题,即为“带着问题读”,能较准确地掌握文章细节。各有利弊,应视其考查的目的来定。
2. 快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将各主题联串在一起,即得到文章的主题。这种阅读适合于科普及说明文章。
3. 抓住信号词,实施各种猜词的方法,如利用上下文猜词、利用构词法、同位语、定语从句等猜词,准确理解句子含义,抓住关键。
4. 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抓住句子的主要结构,准确理解句意。
5. 选择做题方法。对客观理解题,可采用直接做题法、搜寻法等。对主观理解题则可选用逆向思维法、分析综合法等。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应视理解题的设计而定。
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二是在学生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阅读速度和阅读的准确性已达到较高程度时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快速为主,阅读主要是由学生独立进行。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阅读的过程、分析、推论、归纳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在课堂的支配地位大大缩小,教师只是对语言难点、语篇难点做必要的解释或启示。向学生提供难易适度的阅读教材、阅读环境。教师必须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教材,切忌采用“始终如一”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向学生提出更高的阅读要求,掌握各种阅读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顺应人的认识过程,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刘安琪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育科研98-2))
篇7: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教学都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任何一门成功的教学都是高度的科学性与精湛的艺术性相结合的成果,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在英语教学这个大系统中,英语阅读这个子系统的教学模式也同样要具有相关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一、英语阅读教模式的回顾
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经历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图式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和现阶段的“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以语法为主,翻译法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这种阅读教学法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讲解语法要点或逐句翻译,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这种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只停留在字词上,与文章的内容、结构、背景等脱节,造成思维断层,只见树,不见林。其结果,阅读速度上不去,单位时间获取的信息量少,对课文理解片叉或片面,阻碍了与外界信息的传递。
“图式整体阅读教学模式”一改“见木不见林”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图式整体阅读教学认为:“意义来自文章的内容与读者头脑中的某个图式匹配”,强调读者的先前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它主张“阅读时,文开头的关键词语可以激活人脑的知识网络系统,从而产生对文章内容的预期,根据这种预期进行阅读,最后证实最初的预期。”图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以感觉类思维上升到想象类、科学思维,它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对课文进行积极的预期、核实、扩展。但由于它主张“不管词意”,对阅读理解的处理只是一种为获得信息而进行的阅读,因而不适合我国国情和中学英语教学。从近几年的高等院校入学考试来看,“猜测词意”已成为英语阅读理解的题型之一。
二、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
新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阅读理解是语言知识和人脑中的各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效率的阅读要依靠两个知识处理过程:一个是以语言输入为基础的感知输入;另一个是以读者原有的知识处理为基础的非感知输入。只有两种输入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理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阅读外语的过程有四个发展阶段,一、字面心译,即用本族语逐字译出,二、分析性心译,在初步理解英语特点的基础上,作语法分析,然后译成本族语。三、综合性心译,在阅读中减少了分析活动,能直接完整地译成本族语。四、不经心译而直接理解英语的阶段。这时学生才具备了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首先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再次帮助读者正确理解阅读的文章。
阅读教学的任务,一是提高阅读速度,二是提高阅读理解率。其中提高阅读理解率尤为重要。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中,教师首先应以长句为例,教会学生在较大的意义单位里获取信息,做包括长短句的阅读练习。由于对言语的理解是对它所表达的意义的理解,而言语除了表达意义之外,还包含一定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义情景进行转换句型的思维操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加工策略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语言学的.观点认为,概念能力是阅读理解中是最重要的因素。概念能力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把零散的信息升华为概念的能力。这指的是把阅读材料的感知输入转化为阅读材料的最佳理解过程。为促成在这种过程的尽快实现,实行语篇阅读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做对一些客观理解题 (例查对实事、分清是非题),而对主观量解题 (例概括课文中心,作者意图等推理题、判断题、结论等理解题)束手无策,成功率极低。实行语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篇的理解程度,提高逻辑推量、演绎、归纳的能力。
三、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
鉴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媒体构成的运动过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成为必要。阅读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阅读教学模式设计应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阅读理论、教学内容 (文体,单词量、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反馈(前期反馈、形成性反馈、后期反馈)。教学的设计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英语交际的需要。二是教学条件。包括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的不同、课时等。因此对处理不同体裁的、不同难易程度的文章的阅读教学,应设计出不同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
篇8: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1. 阅读教学准备阶段。目的在于排除词汇文化背景知识上的障碍,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1)示图。利用图片把即将阅读的部分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从标题或题目中猜阅读的内容扩展学生的思维。
3)教师简介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把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有知识、阅历、兴趣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主观能动性。
4)教师提出一些与文章中心内容有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5)对某些单词进行解译。排除学生阅读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2. 阅读教学活动。按照先理解、后语言点的教学模式。
1)学生全篇通读教材。采用全读法作有关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题。对记叙性体裁的文章,要求掌握课文的五W (即what、who、when、where and how)
2)重读 (Reread)。可按下列图式进行逐段阅读、渐进阅读、反复阅读。
逐段阅读 渐进阅读
图1
逐段阅读可加深学生课文的印象。渐进阅读有助于学生分析,消化教材。
3)让学生找出每自然段的主题句、对全文进行结构分段、找出其中的联系。
4)教师向学生提出精心设计的,由浅入深的、形式多样的 (包括多项选择,正误判断等)理解性问题。
5)词汇练习。包括猜生词、找信号词练习和词汇替换练习。
6)分析长句练习。对长句、难句进行结构分析、句意分析。作句型转换练习,达到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或作者的含义。对较难的科普及说明文章,这些阅读活动尤为重要。
3. 阅读后期活动。
1)写出阅读文章的要点 (Note making),概括或人物简历、事情的简介。
2)缩写或改写课文。除可反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训练了学生概括、综合知识的能力。
3)口述大意或复述课文。除测试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做书后约有关的相应练习,阅读有关相应的文章,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这种语篇阅读教学模式,适用于初二──高一年级。对于逻辑思维发展较强的高二、高三的学生来说,另一种语篇阅读教学模式才能满足他们对阅读的需求,保持对阅读的兴趣。
篇9: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在无阅读准备的条件下,无字典帮助的阅读环境中,学生靠已培养出的好的阅读卫生习惯和阅读技巧 (象猜词的技巧、读长句的技巧,以及迅速抓住主题句的技巧),快速阅读、准确获得信息。
1. 快速阅读陌生教材 (或快速浏览阅读理解题)。这种读速是以己测出的,阅读生词量在3%阅读正确理解率为70%的文章时的读速为标准。先阅读教材,利于全面了解。掌握全文大意、主题。先阅读理解题,即为“带着问题读”,能较准确地掌握文章细节。各有利弊,应视其考查的目的来定。
2. 快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将各主题联串在一起,即得到文章的主题。这种阅读适合于科普及说明文章。
3. 抓住信号词,实施各种猜词的方法,如利用上下文猜词、利用构词法、同位语、定语从句等猜词,准确理解句子含义,抓住关键。
4. 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抓住句子的主要结构,准确理解句意。
5. 选择做题方法。对客观理解题,可采用直接做题法、搜寻法等。对主观理解题则可选用逆向思维法、分析综合法等。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应视理解题的设计而定。
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二是在学生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阅读速度和阅读的准确性已达到较高程度时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快速为主,阅读主要是由学生独立进行。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阅读的过程、分析、推论、归纳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在课堂的支配地位大大缩小,教师只是对语言难点、语篇难点做必要的解释或启示。向学生提供难易适度的阅读教材、阅读环境。教师必须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教材,切忌采用“始终如一”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向学生提出更高的阅读要求,掌握各种阅读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顺应人的认识过程,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刘安琪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育科研98-2))篇10: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教学都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任何一门成功的教学都是高度的科学性与精湛的艺术性相结合的成果,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在英语教学这个大系统中,英语阅读这个子系统的教学模式也同样要具有相关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一、英语阅读教模式的回顾
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经历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图式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和现阶段的“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以语法为主,翻译法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这种阅读教学法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讲解语法要点或逐句翻译,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这种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只停留在字词上,与文章的内容、结构、背景等脱节,造成思维断层,只见树,不见林。其结果,阅读速度上不去,单位时间获取的信息量少,对课文理解片叉或片面,阻碍了与外界信息的传递。
“图式整体阅读教学模式”一改“见木不见林”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图式整体阅读教学认为:“意义来自文章的内容与读者头脑中的某个图式匹配”,强调读者的先前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它主张“阅读时,文开头的关键词语可以激活人脑的知识网络系统,从而产生对文章内容的预期,根据这种预期进行阅读,最后证实最初的预期。”图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以感觉类思维上升到想象类、科学思维,它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对课文进行积极的预期、核实、扩展。但由于它主张“不管词意”,对阅读理解的处理只是一种为获得信息而进行的阅读,因而不适合我国国情和中学英语教学。从近几年的高等院校入学考试来看,“猜测词意”已成为英语阅读理解的题型之一。
二、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
新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阅读理解是语言知识和人脑中的各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效率的阅读要依靠两个知识处理过程:一个是以语言输入为基础的感知输入;另一个是以读者原有的知识处理为基础的非感知输入。只有两种输入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理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心理学认为学生阅读外语的过程有四个发展阶段,一、字面心译,即用本族语逐字译出,二、分析性心译,在初步理解英语特点的基础上,作语法分析,然后译成本族语。三、综合性心译,在阅读中减少了分析活动,能直接完整地译成本族语。四、不经心译而直接理解英语的阶段。这时学生才具备了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首
[1] [2] [3] [4]
篇11:英语写作教学方法
英语写作教学方法
高考英语作文占25分,有着不可忽视的比重,它足可以说明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高考现状却不乐观,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缺乏足够的训练,所以对英语写作要么感到无从下手,充满畏难情绪,胡乱写些英语单词或不着边际的句子充当字数,权作心理慰藉;要么用词不当,构句无章,错误频出,行文不流畅,表达不地道,无写作质量可言。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促进写作教学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一、注重写作教学的基本训练阶段
语言教学最高层次是应用。英语属于结构语言,它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固定搭配、固定短语等,这些都是不可变的,要想在写作中用上它们,用好它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基本训练。首先,加强五种基本句型结构教学。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型都是五种句型的扩大、延伸或变化,因此训练学生“写”就要抓住五种基本句型的训练,让他们把这五种基本句型记牢,不断运用。五种基本句型是:
(1)S+V;
(2)S+V+O;
(3)S+V+O+O;
(4)S+V+P;
(5)S+V+O+C。
五种基本句型虽然能表达一定的意思,但无法比较自由地表达思想,因此还必须对学生进一步进行扩句训练,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进行扩句练习。其次,加强句型教学,要对一些句子进行分析,增强他们利用各种句子进行一意多种表达的训练。再次,充分利用新教材中“巩固语言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基本语感的训练。
二、注重写作训练的多样化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依赖的,说的能力有赖于听的能力,进而有助于写作。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段。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写作训练的多样化。
首先,在Dialogue的教学中,除了听录音、对话、表演和编写相似的对话外,还要求学生把对话改写成一段短文,这样就要求学生在变成短文的过程中,注意时态、语态、人称和前后的逻辑关系,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
其次,在Reading教学中,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且人称、时态要做相应的变化,这样既能搞懂本意,又能用同义句表达,提高了表达能力。还要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组进行复述,学生复述课文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把握课文中的重点,逻辑关系,又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主要内容表达出来。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组织篇章结构、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又提高了语言的精炼度,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快地提高。
再次,在“Listening”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听懂做完听力练习之外,还让他们把练习作为guide进行复述听力材料,有时还让他们写在作文本上。
三、注重写作训练的规范化
高中起始阶段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按教师用书上说明的写作步骤,即:①构思(讨论题目);②写提纲(理顺思想的逻辑关系);③起草(打草稿);④校订(检查错误,重新安排内容);⑤修改(定稿)。对学生进行写作模式的训练。这样看起来比较麻烦,但避免了反复,养成了好的写作习惯。再就是书写和文体格式要规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对各种文体特点、格式要讲清楚,使学生熟悉规范的书面表达形式,用正确的标准评析和规范自己的书面表达。
四、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批改是写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批改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在于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错误,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但在批改过程中,如果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有错必纠,改到最后,就变成了教师自己的作品;如果对错误视而不见,写得再多也收效甚微。我根据教学实践,对于新教材中的“有指导的写”的写作训练,规定学生限时写完,同桌、前后桌互相批改,重新行文,再上交。这样批改起来就非常轻松,而且典型错误,很容易找出,有利于讲评。对于新教材中的“自由写作”训练,我指导学生弄清主题,抓住要点,组词造句,安排好顺序,过渡到段落形成短文,多用熟悉的单词和句型,多用五种基本句型表达。然后让学生共同研究,互相评论写好的草稿,以便最后写出修改的稿子来,这就有助于减轻教师修改作业的负担,也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英文写作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书面体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在平时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有检查、有反馈地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只有这样,到高考时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篇12:关于英语的教学方法
中国少儿的英语交流能力明显不足,“填鸭式”的灌输英语教学法除了让孩子熟读单词语法外,不能让少儿真正地培养语言能力。孩子的家长和老师都在考虑,什么样的英语教学才能提高英语沟通能力?下面让我们来谈谈英语的教学方法吧:
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三维重现教学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针对“遗忘规律”,把重要的知识点在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书与书之间重复且不单调的多次出现,使学生能学多少,就能记多少;能记多少,就能用多少。
2.直接母语式教学法
全英文教学:给学生一个全英文的环境,让其习惯于英文的听说及直接用英文进行思考,改掉在头脑里进行二次翻译的过程,能很快的掌握英语的发音习惯及语感,像母语一样的直接反应,形成英语思维。
3.自然教学法
在学习英语中,练习的方式比学习的效果好得多。因此,英语课堂环境创设得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利用学生过去学过的知识,设计和演练与学生文化相近、便于他们理解的教学活动。
4.童话剧教学法
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制约着语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用。学生用书主体部分为经典的英美英语童话故事。在英语课堂上,当孩子们遨游在童话故事中,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当他们和一个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交上好朋友的时候,他们的英语也会取得长足进步。
5.情景教学法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们为学生模拟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呈现学生们感兴趣的单元主体,组织学生们在情景中不断反复地操练新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6.音乐、律动教学法
Sing and Chant英语教学蕴含在“说、唱”部分。以韵律式的“说,唱”形式,配合科学编排的韵律动作,全方位地调动视觉、听觉、言语能力和肢体动作,让孩子真正“懂得”英语,真正“脱口而出”纯正的英语,真正“学”会英语。
7.联想教学法
Read and Write是重点句型扩充练习,但是它根据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引伸、扩展、推理、想象等法,引导学生用正确高效的方式来完成大脑中知识网络的建立。
8.语言经验教学法
如果我们把英语学习的基础建筑在学生自己的经历和兴趣之上,学习效果就会更好。调动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然后编成故事说出来、写下来。语言经验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中由口头语言进步到书面语言。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
01
词汇教学与高中英语阅读课
如果没有词汇。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因此要学好英语,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关键。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基础。无论学生的语法多么熟练,发音多么纯正,没有词汇都无法进行有效地交流。这点也不可避免的体现在学生在英语阅读的学习过程中。阅读课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阅读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特定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文章综合信息的能力等。
除需要提高阅读能力外,在中学的阅读教学中,也必须重视词汇教学。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新课程的教材中生词量大,大部分生词都被涵盖在了每单元的阅读文章中,这足以说明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过程中词汇的重要性。要大量阅读必须拥有大量的词汇,要拥有大量的词汇必须大量阅读。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在教学实践中词汇量的大小从侧面上决定了阅读理解的程度。对于阅读理解题,一句话或一篇短文中。只要有几个生词很可能就会影响一句话或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词汇量小不仅限制着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最重要的是影响学生们阅读的信心。相应地,词汇量越大,阅读面越广,视野就越开阔,阅读理解的准确度也随之提高。阅读兴趣也就越大。在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所占分值正稳步提高,在高考中已经占到40%。
当前高中阅读课中词汇教学的问题
02
词汇教学是贯穿于整个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词汇处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词汇教学相对较少,很少受到重视或没有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对高中英语30多节阅读课的数据分析,发现其中只有两节课直接涉及到了词汇教学,连总数的10%都不到。
进行观察后发现.课堂教学过程基本都是由以下环节构成:lead-in-+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是直接进入reading环节,整个reading的过程基本不涉及到词汇教学。这些课堂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而从课本后面的《各单元生词和习惯用语》中,可以看出几乎每篇阅读材料都有超过20个生词。在所有阅读课堂所没有涉及到词汇教学的阅读课型案例中,生词在上阅读课之前都经过“处理”。其中有25节也就是近90%的是通过“早读学生预习”的:有2节,即7%的案例是在“第一课时wanning-up”中解决的。还有l节没有做任何的处理,即3%的案例“是学生自己预习解决的”。
从观察的结果看。大部分的老师都是通过早读解决生词的。“早读解决生词”的方式有如下几种:一是老师或录音材料领读正音。然后学生自读,记忆,占71%;二是学生自己先试读,然后老师或录音材料领读正音,然后学生自读,记忆,占ll%。三是老师领读并讲解部分单词,占4%;四是完全有学生自己预习。占14%。
那么,占71%的第一种方法——学生自读掌握生词的效果如何呢?我们在某校高一年级的两个班级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4,reading:A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课后词汇表中涉及到本阅读文章的生词共有35个,包括打三角符号的词三个(三角符号表示该词不在大纲要求内)。这三个有三角符号的词分别是:crack,survivor,miner,其实这三个词都是高频词。该校早读为20分钟。在早读开始时,先由老师领读一遍,然后学生自主预习记忆。整个早读20分钟,教师都在教室观察,以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2个小时之后,在英语课上,对这35个生词进行了听写。听写的方式是由教师读英语单词,请学生写出英语单词并注出汉语词义。两个班级共96人。
03
有效提高高中阅读课词汇教学质量的对策
阅读课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技巧。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和掌握语篇所承载的语言知识。但是,为了更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的理解文章,在课堂预习、学习词汇的基础上,在不分散阅读中心的前提下,课堂中适当的词汇教学是必要的。对于那些就学生的认知水平讲比较难的,学生通过上下文很难猜测其词义的词汇,或是阅读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在课前可以采取合适的方法先行处理。根据词汇的特点以及他们在阅读材料中的必要性.可以灵活应用适当的方法。
1.如果需要处理的词汇较多,可以对需要强调的词汇集中强化。因为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将需要强调的词汇和其英语解释(explanation/definition)同时出现,让学生做配对练习。这样不仅复习了词汇,也训练了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如: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2,reading:弧eRoad To Modem English的教学中,由于本单元生词较多,可以在课前用配对的方法进行集中强化。
2.图片帮助法。对于一些用文字解释比较麻烦,或用文字解释很难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词汇.可以借用图片帮助。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2,reading:neRoadTo Modem English为例。像identity和lorry这一类的词用英语释义比较麻烦,可能释义比原词更加难懂,而用汉语解释则失去英语词汇学习的特点,如果用图片帮助释义则有很好的效果,学习记忆的效果也会很好。学习identity完全可以用一张身份证,而lorry则可以用一张卡车的图片,这样学习者就会很容易的记住这类词汇。
3.句子语境暗示法。将比较难的单词放在比较简单或能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句子中,让学生推断词义。这样学生对词汇的使用将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2,reading:TheRoad To Modem English的生词actually为例。Actually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词汇,用英语释义法比较困难,而如此抽象的词汇使用图片帮助法等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可以用句子语境法在读前解决。
4.猜词游戏。猜词游戏可以用在阅读之前,也可以设计专门的环节进行。课堂中常用的有词语接龙,背猜单词,词义竞猜等方法,对学生加深理解词义有较明显的效果。如词语接龙,可以让一组学生报中文,另一组学生讲出英文,然后互换的形式来进行,以巩固词义。背猜单词,词义竞猜则可将学生分为两大小组,然后报出单词中文意思,让小组成员抢答出正确英文单词,以正确率高那组获胜。通过游戏的过程记忆词汇,能使得学习过程更为轻松愉快,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生词填空。老师将课文改写,其中设计一些空格,让学生在这些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本单元生词。这项活动主要在读后活动中使用,有时用来检测学生预习生词的效果也很有效。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Reading:A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如需复习cracks,smelly两词时,可设计如下填空让学生在读后进行巩固:Fromthe——of wens a gas come out.
6.分散突破。将比较难的词汇分散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可使难点分散突破。如将对文章理解有困难的词汇,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此方法在课堂具体实施时可与以上五种方法相结合,根据阅读文章的重难点灵活运用。
结语
04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核心内容之一。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是新课标的一项具体要求。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通过精心设计词汇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牢固掌握阅读内容。
篇13:关于英语语音教学方法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是三者中最基本的要素,语音不准,会对英语学习造成极大的影响。讲一口标准的英语,就像写一手漂亮的字,人人向往。那么在练习语音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要了解我们讲英语时的发音错误根源在哪里。英国伦敦大学的语音学家J. D. O'Conner在所著的Better English Pronunciation一书中给出了答案:母语在干扰我们学习外语语音。在讲外语时,我们会把自己母语中相似的音带入进去,如果母语中没有这个音,则会用最相像的音来替代,这样往往会引起误解。比如/i/这个音汉语中没有,很多同学就会用类似汉语中的“衣”来替代,把He slips on the stairs.(他上下楼总是摔跤)说成He sleeps on the stairs.(他睡在楼梯上),这会引起误解。再例如汉语中没有出现在元音后面的模糊/l/音,因此绝大多数同学在发cold这个词时会用类似code的音来替代。类似的发音错误还有很多,如果你读不清以下几组词的区别,那就说明要练起来了:door-doll,sort-salt,king-kin,people-peep hole。
接下来,让我们来讨论具体的语音练习方法。在课堂上学习音素时,首先要仔细听、认真看、用心记老师发音时的唇形、齿位、舌位和声音,接着模仿所看到的口型及听到的发音,然后跟读单词、短语和句子,最后自己反复朗读所学过的内容。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发出正确的音,即使这些单词以前从来没准确读过,比如包含鼻爆破音的单词didn't和Britain或包含舌侧爆破音的单词little和middle。那为什么这些新的发音方式在课堂上学得会,但无法在课后说英语时保持下去呢?这就要来到我们讨论的下一个问题了。
总有同学问,练习语音有没有捷径,答案是:没有。学会发一个音不难,但要真正掌握(acquire),则需要反复的练习。练习语音的过程其实是重新训练我们的发音器官用新的方式进行运动的过程,需要反复操练,直至最后形成肌肉记忆,这样在讲英语时才能脱口而出正确的发音。这与我们生活中学会的许多技能,比如弹钢琴、骑自行车、游泳等等是一样的。以弹钢琴为例:刚拿到一个新的谱子进行弹奏时,需要先用眼睛看谱,然后从大脑发指令给手指找到对应的琴键,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用脑。但强化练习了一段时间后,只要手指往琴键上一摆,就能似乎“自动”弹奏这个乐曲,不需要大脑的指挥了。这就是肌肉记忆的魔力,而掌握这种魔力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地、用相同的方式刺激相关肌肉,这样就能在不需要思考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下意识就可以重复这个动作了。所以切记,知道一个单词的正确发音方式不难,难的是通过强化练习真正把这个音刻在发音器官的肌肉里。在此,我引用亚里士多德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Excellence is an art won by training and habituation. We do not act rightly because we have virtue or excellence, but we rather have those because we have acted rightly. 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
这里仅重点谈了练习音素和单词发音的方法,掌握正确的语调和语流的方法略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在正确的指导下反复听,勤练习,多模仿。
篇14:关于英语语音教学方法
有过语音教学经验的老师都会发出类似的感叹:语音课好难上!不是说课堂教学有多难,而是学生上过这门课的收效往往不太令人满意,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此,非专业的学生就更不尽如人意了。老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与语言学习的其他侧面(语法、词汇、写作等)相比,语音更多地依靠学生的先天能力(aptitude),而学生语言的模仿能力是千差万别的。面对一个新的音,有学生一教就会,也有学生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得要领。如果是这种情况,老师不必太有挫败感。面对学生模仿能力实在太弱这种情况,老师能做的就是降低些许标准,同时鼓励学生不断琢磨,也许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就突然开窍了。
接下来,排除掉极个别情况,那面对大多数模仿能力相似的学生该如何进行教学呢?
一. 听音领头。在开口练习之前,首先应该让学生多听音,多辨音。为学生提供语音纯正的音视频材料,并提醒他们注意其中的某些词的发音及个别句子的语调。
二. 比较求真。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发音器官的构成,以及不同的口型和舌位对发音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汉语语音与英语语音进行的对比,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英汉两种语音的区别,从而能正确地发出所教的音素及单词。
三. 注意差异。来自全国不同方言区的学生,难免会在讲英语时受到方言的影响。例如,许多来自湖南、湖北、江苏和四川等地区的同学往往在区分/l/与/n/时有困难,常会把like发成nike;而来自北方尤其是东北的同学,往往在/v/和/w/音上栽跟头,常会把very well说成very vell或者wery well。老师在课堂上最好针对来自不同方言区的学生进行指点,让学生对自己的发音错误形成自知。
四. 反复提醒。学生进入大学时,某些错误的发音习惯已经养成至少十年,通过几节语音课就彻底改变绝对是天方夜谭。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改善语音不是一蹴而就的,形成肌肉记忆需要反复练习这个道理。同时,反复提醒学生自己的问题,鼓励学生把发音上有相似问题的词汇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并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我曾经的一位学生来自四川,/l/和/n/音分辨不清,英汉皆如此。在学习过程中,她不但把英语中含有这两个音的单词尽可能多地总结出来,还把《新华字典》里常用的带有这两个音的汉字逐一罗列并反复练习。最终,英语和普通话中的这两个音对她都不再是问题了。
五. 多加鼓励。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要强求一律,否则容易把学习困难较多的学生推得更远,以至于失去信心。对学生取得的哪怕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并且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自己练习的语音应用在平时的朗读、背诵和对话中。另外,要帮助学生摆正心态,不少学生希望自己能练出英国人或美国人一样的母语语音,在练习过程中会有很强烈的挫败感,最终发现达不到,就彻底放弃了。语音当然越标准越好,但我认为能够自然交流,同时会用不同的语调表达不同的含义就可以了,不必苛求语音多么漂亮。
总之,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学好英语语音、语调对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更新、更有效、更适合不同学生的方法,帮助他们在语音学习方面快速进步。
英语课堂常用的18种教学法
1.童话剧教学法
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制约着语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用。学生用书主体部分为经典的英美英语童话故事。在英语课堂上,当孩子们遨游在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中,他们学习的英语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当他们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交上好朋友的时候,他们的英语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2. 情景教学法
Fresh English 新鲜美语是我们英语日常用语专题部分。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们为学生们模拟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呈现学生们感兴趣的单元主体,组织学生们在情景中不断地反复地操练新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3. 音乐,律动教学法
Happy Melody 和 Motion Chant是我们课本里的英语歌曲和小诗歌。英语教学蕴含在 “说,唱”英语中。以韵律式的“说,唱”形式,配合科学编排的韵律动作,全方位地调动视觉、听觉、言语能力和肢体动作,让孩子真正“懂得”英语,真正“脱口而出”纯正的英语,真正“学”会英语。昂立幼,少儿的学生用书中的英文歌曲和儿歌是一套真正为孩子设计的“看了就想学,一学就能跳”的英语韵律操。它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动作特点,有机地与英语发音和节奏配合起来,易学易跳,协调的动作使孩子深深的感受到英语的优美和学英语的乐趣。
4. 直拼教学法
Funny phonics是一套根据英文字母本身的音源,总结出的一套,学生不学就能“看单词能读,听单词能写”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它用最简单、最实用、最直接的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基本发音,让学生们能很快地掌握陌生单词的认读技巧,并能迅速记忆单词和朗读文章。我们还给每一个音素配上了形象生动,简单易记的小手势,帮助学生们正确发音。
5. 联想教学法
Magic Structure是重点巨型扩充练习,但是它根据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引申、扩展、推理、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用正确高效的方式来完成大脑中知识网络的建立,达到迅速把新知从短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
6. 语言经验教学法
如果我们把英语学习的基础建筑在学生自己的经历和兴趣之上,学习效果就会更好。许多教材中的 Story DIY 的环节,就是调动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然后编成故事说出来,写下来。语言经验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中由口头语言进步到书面语言。
7.三维重现教学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昂立教材的编写,针对“遗忘规律”,把重要的知识点在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书与书之间重复且不单调的多次出现,使学生能学多少,就能记多少;能记多少,就能用多少。
8.直接母语式教学法
全英文教学:给小朋友一个全英文的环境,让其习惯于英文的听说及直接用英文进行思考,改掉在头脑里进行二次翻译的过程,能很快的掌握英语的发音习惯及语感,像母语一样的直接反应,形英语思维,说出标准的英文。
9.自然教学法
在学习英语中,用习得的方式比学习的效果好得多。因此,英语课堂环境创设得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利用学生过去学过的知识,设计和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文化相近、便于他们理解的教学活动。在介绍新词汇、引进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尽可能结合周围实际环境,在一个富有实际意义的环境之中,像掌握母语(中文)一样,掌握英语。
10.全身反应法(TPR教学法)
为学生学习的几乎每一句英语,都配上了生动的动作,让孩子们边说英语,边用动作将其含义表达出来。全身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它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犹如身临其境般的体验英语。
11.团体教学法
在课堂上,团体教学法最常被用来教会话,是以学生最有兴趣想要谈论的话题为主,然后老师再视学生之程度,将话题中所会运用到的字汇和句型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团体教学法能使学习能力提升的安全感(security)、能使学生投入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attention)、会把握机会练习L2的企图心(aggression)以及促成整合分析的鉴别力(determination)。综而言之,团体学习法的教学观不只包含了认知过程与心理语言学发展的观点,更顾及了学习过程开始前就已经深深影响着学习者的个人情绪层面。
12. 默式教学法
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老师采用尽量保持沉默、观察,不主动干预的态度,借助特殊的教学挂图,创造一个学生可以放胆尝试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知识,推导出新知。学生渐渐透过试验和自我修正,最后达到自发学习的成功效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同时也和同学一起讨论、修正、建议或解决问题。
13.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生活,体会人生百态。英语课堂设计了300多种课堂教学游戏。从教学内容分为单词教学游戏、句子教学游戏、音标教学游戏、诗歌教学游戏和巩固复习游戏;从方式方法上分为比赛、猜结果、角色表演、听音反应、模拟、律动、变声调游戏等,课堂教学游戏贯穿模仿、操练、活用等教学过程的始终。这些教学方法充分满足了儿童好玩、好动、好奇、好胜、好表扬的心理需要,因而听课时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在游戏教学中,孩子们一节课学会一、二十个英语句子或几十个单词是常见的事。
14.戏剧教学
根据儿童这一特定的教学对象,我们将所选童话故事全部改编成剧本。在教学中让孩子们扮演剧中的各种角色,学一段演一幕,学完一篇,一个童话剧就已排练完毕,可上演了。通过教学排练表演,孩子们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迅速提高,这种方法比起虚拟一个孤立情景进行口语教学,更生动、更自然,因而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15.I +E 教学法
这套完整的教学法是根据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特点,语言习得特点和英语的语言特点,用EC教学模式,即英语加电脑形成“三脑”一体“三向合作”,通过“三准备”和“八快速”的分层训练,实现以语言发展促进思维发展,以思维发展促进智商(IQ)和情绪智商(EQ)提高的目的。使学生的IQ(智商)和EQ(情绪智商)协调发展。昂立英语教材中的教学材料选取童话故事,也是充分考虑到学生们在特定的剧情中能全面的体会各种人物个性、戏剧情节、人物关系,达到学英语也学人生的目的。
16. 交际法
与他人交流沟通,是学习语言的目的。在课堂上做到真实的交流是为学生走出课堂以后能学以致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形式安排以某个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出现:如 问路,就餐,家访等等。学生通过英语交谈,解决这些场景中出现问题。由此掌握已学英语的功能。
17.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把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全过程分解到各个教学任务中,因而创造出一个个逼真的交际情境,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所设定的各个英语教学目标。在完成某个任务的过程中,他们时而与同学讨论合作,时而独立思考,时而回顾已学内容,时而查阅新的知识,把学习英语巧妙的融入到任务完成中,不让学生感到是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潜移默化中杜绝“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出现。
18.环境暗示感应法
暗示感应教学法专攻的心理学技巧,以“正面鼓励,激发小朋友的潜能”。简单的说:就是让小朋友产生成就感,除去心理障碍,将学习潜能发挥到最高境界。
篇15:关于英语教学方法有哪些
关于英语教学方法有哪些
1.导入法:包括直接导入 ,游戏导入 ,情境导入 ,多媒体教学 ,故事导入 ,歌曲导入 ,悬念导入 ,对比导入
2.交际法:是根据意念项目和交际功能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系统教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运用言语进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考虑到进行相互交流的人们的作用和地位,考虑到所涉及的题目和情景,从而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
3. 游戏教学法:用游戏形式复习单词、句型,练习新语言点,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活泼、轻忪、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英语知识与技能。游戏要求简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4. 情景教学法: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这种练习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际功能,而且能变单调、机械的句型操练为活泼、生动的交际性练习。
5. 动作教学法: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用具体形象的手势、动作来辅助英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6. 活动教学法:就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操作、观察思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得出答案,发掘学生潜能。
7. 三位一体教学法:是根据字母、音素、音标三者的内在联系业务和交叉关系将三者融为一体进行教学的方法。
8. 自然法:这种方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对已学知识的熟练程度来参加活动。
9. 全身反应法: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通过全身各个部位的不同动作达到记忆的目的。
10.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参加pair work和group work活动,给学生练习语言并互相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11. 功能意念法:这种方法是教师集中提供给学生在某次会话时或某种情境中可能运用的有关语言,让他们感知其功能,在交际中运用。
几种主要的英语教学法
一、语法翻译法
1、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2、教学过程
阅读/朗读——句子翻译——讲解语法/语言点——书面回答——理解性问题
3、原则和技巧
原则:(1)书面语很重要,重视写作和阅读
(2)熟记语法规则和单词
(3)教师的绝对权威
(4)本族语的中介作用
技巧:(1)书面翻译/互译
(2)阅读理解性问答
(3)演绎法讲解语法规则
(4)填空、背诵、造句、作文等
4、评价:
(1)使用方便
(2)学习语言知识多于语言技能掌握
(3)改良式的语法翻译法:弥补口语的听说训练、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直接法
1、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语和其对应的意思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2、教学步骤
用目的语讲解——提问——回答
用归纳法教语法:例子——总结规则——巩固性练习——听写练习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先听说后书面语言
(2)通过有意义的上下文来学习单词和句子
(3)禁止使用本族语翻译
(4)自我更正来促进语言学习
技巧:大声朗读、问答练习、自我更正、会话、填空、听写段落、画图讲解、实物演示等。
4、评价:
(1)强调语言实践和运用,有利于听说
(2)学习用外语思考,重视语言的交际作用
(3)排斥本国语,有时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楚
(4)对教师口语、教学技能要求高
三、听说法
1、听说法是一种运用句型操练形式学习外语的方法。其理论基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2、教学步骤
听外语对话——模仿——纠正语音语调——逐句背诵——对话练习——看书面材料——语法点归纳——替换/回答练习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掌握结构句型和词汇。
(3)语言学习是形成习惯的过程,教师的正确肯定有助于强化正确的语言习惯。
(4)本族语控制到最低限度。
技巧:背诵对话,扩展练习,链式提问,替换练习、回答提问、对话、转换练习等。
4、评价:
(1)《英语900句》、《灵格风教材》
(2)学生学到的句型较少能自如地转化为课外的交际能力
(3)“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四、交际法
1、交际法就是把运用目的语进行有意义交际作为学习语言的方法。
交际法有时称为功能法或意念法。
交际法的最大特征是它对语言结构和能同等重视。学习不仅要知道语言规则的用法,还必须学会交际。
2、示例
(1)利用真实生活材料开展讨论: (源于材料)题目辩论——提供不同的句型——小组讨论——总结
(2)连环图片做交际性练习:抽出图片——猜测前后内容
(3)设置生活背景进行交际:按照角色身份、年龄、地位、性别说出不同的内容。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强调语言的意义,而不是结构。
(2)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交际能力(即有效和得体地运用语言系统的能力).
(3)教学一开始就鼓励学生尝试交际。
(4)教师的作用就是以任何方式激发学生学习。
(5)流利性与可接受性是教语言的主要目标。
技巧:(1)利用真实材料
(2)重新安排打乱顺序的句子
(3)语言游戏(信息差等)
(4)小组讨论,解决难题
(5)角色扮演
4、评价:交际法的运用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目的语的形式、意义和功能。
五、静授法
1、静授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沉默,从而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活用语言的方法。该法由戈铁诺(Caleb Cattegno)提出(1972),其特征是使用各种带颜色的小棍,把各种声音与特定的颜色联系起来。
三种假设:(1)由学习者发现或者创造将要学的东西,学习会取得良好效果。
(2)学习时有图片等实物辅助,效果会更好。
(3)学习的材料必须实用。
2、示例:(1)用教鞭指着图上的符号,发出一个声音,然后教师不出声地指着图上的一个个符号,监听学生的发音。
(2)教师也许发出一个单词声音,让学生猜测包含在这个单词发音里的符号。教鞭可用来表示重读、停顿和语调。
(3)教师听学生发音,重新示范或叫另一个学生来发音。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才转入未知,即按一定的逻辑顺序介绍语言要素,教服从于学。
(2)学生需要学会互相依赖和依靠自己。
(3)如果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仍替他们做,学生的独立能力就得不到培养。
(4)沉默是一种手段。它有助于学生自治以及发挥自身积极性。
(5)错误对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6)在教学的初期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而不是马上达到完善。
技巧:(1)声音——颜色图;
(2)教师的沉默;
(3)同伴的更正;
(4)各种小棍;
(5)单词图表;
(6)自我更正手势。
4、评价:
静授法是70年代初期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法。非常重视人的整体性,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试图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暗示法
1、暗示法,就是指利用人的无意识和非理性因素进行系统教学的方法,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G.Lozanov)提出的,他认为大多数的学习发生在气氛轻松、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暗示法最典型特征是在教学过程中伴有背景音乐,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大脑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作用。
2、示例
整堂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为口头复习。前次学习的材料被用来充当讨论的依据。所有出席者围坐成一圈。第二阶段,引进新材料并展开讨论。这包括看一遍新对话材料和用本国语翻译,然后讨论重要的语法和词汇。第三阶段一开始,所有对话停止一两分钟。师生一起听录音机播放的音乐,听了几段音乐后,老师在音乐背景下朗读或背诵新课文,学生一边看着课本一边听音乐。在两段音乐之间有一阵沉默,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合起课本听一遍。
3、原则和技巧
原则:(1)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下,学习方可得到促进。
(2)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自己是成功的学习者。
(3)当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交际过程时,学生将学得更好。
(4)教师应容忍学生出错,让学生在应用过程中改正错误。
(5)在游戏的气氛中,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语言的运用上。
技巧:(1)课室布置充满艺术气氛;
(2)肯定正面暗示;
(3)视听相结合;
(4)选择一个新的形象;
(5)角色扮演;
(6)分二次放音乐(第一次学生看着课本,注意语法;第二学生合上课本,注意听内容)。
4、评价:
暗示法在减少学生焦虑,提供良好学习气氛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建议语言教师在借鉴该法之前,更多地考虑如何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安全感的气氛,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七、全身反应法
1、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也叫领悟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是一种把言语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学方法,该法通过身体各部分的活动来学习语言。由美国J.阿须(James Asher)提出的。全身反应法与心理学的记忆部分的痕迹理论关系密切。该理论认为记忆联系的追踪频率及强度越大,记忆联系就越强,所学的东西也就越容易回忆起来。记忆方式有多种,有死记硬背、也有通过行为动作。根据研究,结合动作的记忆的成功可能性是最大的。阿须也吸收了人道主义心理学的观点,重视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他提出的活动,可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创立一种肯定式气氛,从而有助于学习。
2、示例
在课堂上,教师用英语发出指令,让学生一听到英语指令就作出相应的动作。从简单到复杂,从慢到快,从一组词过渡到一个句子或一段话。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目的语的意义可以通过动作来传达,通过学生的各种反应以刺激记忆过程。
(2)教师运用命令来指导学生的语言学习行为。
(3)学生通过观察以及自身的演示来学习语言。
(4)教学法中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成功感,这样和低焦虑情绪结合一起就可促进学习。
(5)口头语言应比书面语言重要。
技巧:(1)用目的语发出各种指令指导学生行为;
(2)角色转换(A命令B或B命令A);
(3)动作系列
4、评价:
它强调初期阶段专门进行听力理解训练,该法使得学生对教师用目的语发出的各项指令进行倾听和反应,使学生觉得十分有趣,因而把全部注意力放在理解上,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高。该法较多地在初级阶段使用(如儿童、初中、成人入门阶段等)。
八、群体商谈法
1、群体商谈法,是一种新型的语言学习方法。学习者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分成几组交谈。教师站在学生身后,随时提供帮助,最后把录音内容重放。群体商谈法也叫人道法,即该法把学生看作整体的人,关心其情感领域、语言知识和行为技能。
2、示例:
首先问候和自我介绍,接着教师陈述该课的目标及要求,然后学生形成一个圆圈,用外语进行会话。学生可先用本国语和旁边同学交换信息,教师站在身后把这段信息交换翻译成外语,然后由学生重复。接着再叫另一个学生讲,并把话录在录音机里。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谈出各自对此学习的感受。
3、原则与技巧
原则: (1)当学生具备安全感时才会学得最好
(2)教师不站在课堂前面,就会减低学生的受威胁感,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4)教师对学生咨询,这表明他们确实在倾听学生并理解学习。
(5)在小组里,学生可以感觉到一种集体感,既可以互相学习,也可以向教师学习。
技巧:(1)录下学生对话;
(2)翻译成目的语;
(3)对学习过程的总结;
(4)不断重复;
(5)小组讨论。
4、评价:
它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语言学习的人道性和互动性。
最好的教学法?
实践证明,最好的办法是让不同的教学法并存,在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及时交流和探讨,提高各种教学法的综合教学效果。
事实上,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法,英语教学都要针对不同的教学要求,贯彻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即(1)语法原则,把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相当的地位;(2)交际原则,把语言结构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语言功能表达的多种可能性;(3)文化原则,采用对比分析方式,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语言教学法和使用的跨文化背景,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语言教学和使用的跨文化意识。如果一味地机械重复使用一种英语教学方法,这就不仅从根本上违背了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外语学习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Wilkins: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在特定的场合取得特定效果的方法。
篇16:关于英语常用的教学方法
1.简笔画教学法
简笔画是少儿英语教学中词汇释义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直接用于词汇释义,尤其是当有些词汇释义较为烦琐或现阶段英英释义无法开展,又不能把实物带进教室,使用简笔画就显得方便可行。以下简笔画图例和各位老师共分享,希望对您的简笔画技巧提升会有一些参考帮助作用!
2. 音乐,律动教学法
少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在注意、感知、理解、记忆和思维等方面有其自己独特的特点。他们的注意时间相对成年人来说是很短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无意注意,努力促使其向有意注意发展。
歌曲,歌谣通常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由于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喜欢唱,喜欢演,喜欢表达),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性,引起无意注意,从而转向有意注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这种艺术形式来辅助教学,调节气氛,挖掘学生内心对美的感受,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法。
3.理解式教学法
上课时,要努力争取当堂理解所学的新知识,要通过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来减轻课外的学习负担,这是一条重要的学习经验,目前重视“出活题,考能力”。
4.沉浸式教学法
全英文授课:给小朋友一个全英文的环境,让其习惯于英文的听说及直接用英文进行思考,改掉在头脑里进行二次翻译的过程,能很快的掌握英语的发音习惯及语感,像母语一样的直接反应,形英语思维,说出标准的英文。
5.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TPR教学法)
为学生学习的几乎每一句英语,都配上了生动的动作,让孩子们边说英语,边用动作将其含义表达出来。全身肢体动作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它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犹如身临其境般的体验英语。
6.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英语学习中亦是如此!从教学内容上,我们可以将课堂游戏分类为:单词教学游戏、句子教学游戏、音标教学游戏、诗歌教学游戏和巩固复习游戏;从活动方式方法上分为比赛、猜结果、角色表演、听音反应、模拟、律动、变声调游戏等,课堂教学游戏贯穿模仿、操练、活用等教学过程的始终。这些教学方法充分满足了儿童好玩、好动、好奇、好胜、好表扬的心理需要,因而听课时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在游戏教学中,孩子们一节课学会一、二十个英语句子或几十个单词是常见的事。
7.戏剧教学法
根据儿童这一特定的教学对象,我们将所选童话故事全部改编成剧本。在教学中让孩子们扮演剧中的各种角色,学一段演一幕,学完一篇,一个童话剧就已排练完毕,可上演了。通过教学排练表演,孩子们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迅速提高,这种方法比起虚拟一个孤立情景进行口语教学,更生动、更自然,因而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8.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把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全过程分解到各个教学任务中,因而创造出一个个逼真的交际情境,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所设定的各个英语教学目标。在完成某个任务的过程中,他们时而与同学讨论合作,时而独立思考,时而回顾已学内容,时而查阅新的知识,把学习英语巧妙的融入到任务完成中,不让学生感到是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潜移默化中杜绝“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出现。
篇17:关于英语常用的教学方法
第一、要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上的准备,这主要通过预习来完成;物质上的准备,就是准备好课堂所需要的一切学习用具;身体上的准备,要求每个学生要科学地生活,要保证基本的睡眠、营养和锻炼。
第二、要开动脑筋课堂思考
课堂思考要认真抓住两个环节:一是专心听讲,不要“走神”。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有强烈的学习渴望,才能专心听讲;其次,要充分认识到老师的重大作用,才能虚心去听;二是要努力克服“走神”现象,“走神”破坏了上课听讲的连续性,是很多学生学不好的重要原因。
第三、要学会科学地课后思考
主要指学生向老师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把老师思考问题时采用的思维方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学到手。
篇18: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初探
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初探
本文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现状,提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学习,发展相互合作能力以及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等几种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
作 者:马艳雯 作者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2008 “”(2) 分类号:H3 关键词:高职英语 教学方法 探讨篇19:英语教学方法有哪些
1 任务型教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2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3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中教学方法。
4 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回答法。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5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6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7 参观法
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8 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9 活动教学法:就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操作、观察思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得出答案,发掘学生潜能。
是根据字母、音素、音标三者的内在联系业务和交叉关系将三者融为一体进行教学的方法。 自然法:这种方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对已学知识的熟练程度来参加活动。
10 全身反应法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通过全身各个部位的不同动作达到记忆的目的。
11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参加Pair work和group work活动,给学生练习语言并互相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12 功能意念法这种方法是教师集中提供给学生在某次会话时或某种情境中可能运用的有关语言,让他们感知其功能,在交际中运用。
★ 英语名言—文化篇
★ 早安心语暖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