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有什么
【导语】“传说中滴鸟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有什么,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有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目录
篇1: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有什么
感染的情况是我们在平时得病后会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这也是一种对身体特别不好的现象,严重感染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会发烧,这对身体的伤害是特别严重的,有好多朋友会在出现感染的情况后出现休克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出现后一定要注意,特别是要及时的治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有什么。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1)监测脉搏、血压、呼吸和体温:脉搏快而弱,血压不稳定,脉压差小为休克早期。若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脉搏细弱均为病情恶化的表现。根据病情每10~20min测1次脉搏和血压。每2~4h测肛温1次,体温低于正常者保温,高热者降温。
2)意识状态:意识和表情反映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灌注量,若原来烦躁的病儿,突然嗜睡,或已经清醒的患儿又突然沉闷,表示病情恶化;反之,由昏睡转为清醒,烦躁转为安稳,表示病情好转。此外,尚应了解不同年龄意识变化之特点,如婴儿中枢缺氧可迅速嗜睡或昏迷;幼儿常先呻吟不安或烦躁,渐至意识丧失,而儿童常呈间歇躁动等开始。医护人员应了解其特点,密切观察,及早发现变化。
3)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面色苍白、甲床青紫、肢端发凉、出冷汗,都是微循环障碍、休克严重的表现。若全身皮肤出现花纹、淤斑则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详细记录尿量:尿量是作为休克演变及扩容治疗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输液过程的护理 迅速扩容、纠酸是抗休克的关键。
三、积极控制感染 按医嘱及时应用抗生素,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按时雾化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口腔护理,防止新的感染;有创面的部位按时换药,促进愈合。
四、心理护理 关心患儿,向家长介绍有关本病的知识及诊疗计划,消除恐惧心理,使诊疗工作顺利进行。
在出现感染的情况后,我们一定要重视,特别是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和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出现发烧的情况都正常,不过要防止出现休克的现象,这也是在感染后一种特别严重的情况,另外也要随时观赏患者的情况,有不正常的现象后,及时的通知医生。
篇2: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急救措施论文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急救措施论文
研究选取20xx年3月~20xx年3月我院4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一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另一组则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其中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患者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xx年3月~20xx年3月我院4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年龄27~35岁,出血量1100~3200ml,经产妇14例,初产妇10例。研究组年龄20~33岁,出血量1025~3225ml,初产妇与经产妇各1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临床表现、年龄跨度等基础性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操作为:针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给予严密监护,护理人员从旁协助医生抢救,给予生物提取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卡孕栓、欣母沛、立止血等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止血治疗。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护理人员应重视监测病情,如发现存在失血性休克的问题,要及时监测血压情况,同时综合观察脉搏以及体温变化、呼吸状况以及神志状态等,密切注意生命体征情况,力求对其病情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为了增加回心血量,护理人员应提供适当协助,避免出现肝、肾等关键脏器供血不足的问题,引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休克体位,确保下肢抬高的角度维持在18°左右,选择枕头等将头部适当垫高,角度控制在30°左右。此外,护理人员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便随时进行输液,注意保暖。
1.2.2科学构建静脉通道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确保医生能够顺利实施各项临床抢救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少于5min。一般情况下,应选择12号针头,挑选肘正中静脉以及大隐静脉,给予科学、合理的穿刺处理[3]。患者被推进手术室接受治疗后,按2~4l/min的速度对患者实施输氧治疗,氧气浓度控制在5%,采取科学的输氧护理,避免其出现呼吸不畅的问题。护理人员借助双腔氧管针对患者进行输氧,在预算时间内顺利构建2条静脉通道,分别用于血容量扩充以及止血处理。针对休克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如穿刺无法顺利进行,可选择颈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完成对静脉通道的有效构建。
1.2.3适当补充血容量失血性休克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容量不足的问题,要及时、顺利的完成抢救,就要求在最短时间内补充血容量。选择静脉输注平衡液以及葡萄糖,视病情需要,实施加压输入,确保静脉处于通畅状态。待患者机体血容量恢复正常之后,针对具体的补充量进行调整,以达到控制肺水肿现象及防止心衰。
1.2.4积极进行心理疏导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时通常会感到十分痛苦,易滋生恐惧、烦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有技巧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排解压力,疏导心理,缓解恐惧和不安。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失血性休克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效果等,重点讲述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治疗及护理配合度。
1.2.5术后护理及出院注意事项手术结束后,应实时监测患者尿量变化,观察和测量一天时间内脉搏及血压状况等。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是否存在不适及痛苦反应。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形成相关并发症,有规律地协助患者翻身,正确移动休息体位。患者准备出院时,护理人员应介绍一些失血性休克的日常护理技巧,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掌握基本的自救措施,促使认知度得以提升。护理人员还应叮嘱患者按时复查。
1.3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资料用SPSS19.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及对照组抢救情况比较
研究组抢救效果取得良和优的依次为5例和18例,1例为差,抢救优良率为95.8%;对照组抢救效果取得良和优的依次为12例和7例,5例为差,抢救优良率为79.2%。研究组临床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抢救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前的.剖腹产率为63%,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的剖腹产率为3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研究组及对照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其总体满意度为95.8%。而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则为8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现象越来越普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带来痛苦和不便。临床上要高度重视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以及护理,针对病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科学构建静脉通道,适当补充血容量,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讲述出院注意事项和护理重点,实施人性化护理和抢救,提高抢救效果以及满意度。研究组经人性化护理和抢救,其抢救优良率为95.8%;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及抢救,其抢救优良率为79.2%。研究组临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抢救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本院剖腹产率由的63%减少到3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总体满意度为95.8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针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和急救方法能够提高抢救优良率,并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
篇3:大便失禁护理措施有哪些?
1尿壶、便盆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但是使用起来非常麻烦,护理工作量很大。并且对于失禁患者来说,使用意义不大。
2纸尿裤用起来稍微方便,但价格高昂,而且长期穿戴总感觉屁屁很潮湿,通风透气性很差,还要常常更换。
3卧床大小便护理仪是一种全自动智能化清洁卧床人士大小便的护理仪器,具有自动感应、自动收集、自动清洗和自动烘干等优质功能特点。当使用者排出大小便时,仪器的卧便器自动感知,主机立即启动抽取大小便并存储在污物桶内,大小便结束后,洁净的温水自动喷出,冲洗使用者的隐私部位和集便器内部,冲洗结束后立即进行暖风烘干。整个过程为智能全自动化运行,护理人员无需操作,不用接触污物。既减轻了卧床人士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又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改善了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维护了使用人的自尊,是传统护理模式的重大创新。
一般人认为健康会一直伴随着自己,没有想过会出现意外,因此对于健康并不是很重视。但对于大小便失禁者来说,他们已经知道了健康对于生命重要性。因此,大小便失禁者的身体就更加需要我进行调节,一定要在平时经常给他们擦洗身体,防止出现溃烂的情况。
篇4:肝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大豆及豆制品: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维生素以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可有效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此外肝炎患者因食欲较差易发生膳食失衡现象,所以肝炎患者的饮食中应多用些植物蛋白类食物,以保证膳食均衡。
牛奶及奶制品:牛奶中不但含有人体易吸收的乳糖与乳脂,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优质蛋白,食用后不仅可以帮助消化、吸收,而且还可很大程度的提高肝炎患者的免疫力,促使机体战胜病邪,所以肝炎患者的饮食应多食用牛奶及奶制品。
肝炎患者的饮食可以多吃鱼,鸡蛋,蜂蜜,大枣,蘑菇,西瓜等。它们分别有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保证机体营养充足,增进损伤组织再生与修复以及兴奋造血的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癌细胞生长,辅助降压、降黄疸的作用,因此这些食物对肝炎的护理都有很大的帮助。
篇5:肝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治疗肝炎出院时,一般仅是临床全愈(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脏病变并非完全消失,急性肝炎一般在病后6个月才能完全康复,出院后,可先做些轻微活动,然后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再逐渐增加运动量。但以不疲劳为原则,要保证充分的休息,半年内要节制性生活,女性还应避免怀孕,肝炎病人痊愈后,可以恢复正常工作。
篇6: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
1、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保证病儿休息。
室内人员不要太多,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污浊的空气不利于肺炎的康复。建议室内要经常定时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但应避免穿堂风,有利于肺炎的恢复。
2、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及补充足够的水分。
肺炎患儿常有高热,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所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同时保证一定的优质蛋白。伴有发热者,给予流质饮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蛋花汤、牛肉汤、菜汤、果汁等),退热后可加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蛋糕之类的食品),因为肺炎患儿呼吸次数较快及发热,水分的蒸发比平时多,故必需补充适量的糖盐水。
3、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
尤其是汗多的病人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这对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有好处。对痰多的病儿应尽量让痰液咳出,防止痰液排出不畅而影响肺炎恢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经常将小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卧床不起的患儿应勤翻身,这样既可防止肺部淤血,也可使痰液容易咳出,有助于康复。
4、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患肺炎时,肺泡内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如果鼻腔阻塞或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痰液,会影响空气的吸入,加重缺氧。因此,家长要及时为患儿清除鼻分泌物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且要防止粘稠痰堵塞及奶汁、药物呛入引起窒息。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空气干燥,有利于痰液咳出。
5、按时服药、打针,以免影响疗效。
由于小儿抗病能力较差,尤其是小婴儿病情容易反复,当家长发现小儿呼吸快,呼吸困难,口唇四周发青,面色苍白或发绀时,说明患儿已缺氧,为病情加重的表现,必须及早抢救。
小儿肺炎的治疗偏方
偏方一
雪梨2个,川贝母4克,冰糖30克,湿豆粉10克。将梨洗净,削皮,去核,切成12瓣,川贝母洗净,梨块装入蒸碗内,再放入川贝母、冰糖,加开水50毫升,用湿棉纸封严碗口,上笼蒸2小时取出,梨块摆人盘内,原汁倒入锅中,加清水少许,用湿豆粉勾芡,淋在梨上。随意服食。
本方适用于小儿肺炎之属于风热闭肺者。
偏方二
淡豆豉15克,葱须30克,黄酒20毫升。将豆豉加水1小碗,煮煎10分钟,再加洗净的葱须继续煎煮5分钟,最后加黄酒,出锅,趁热顿服。
本方适用于小儿肺炎属于风寒闭肺者。
偏方三
麻黄2克,生石膏15克,甜葶苈5克,瓜蒌12克,杏仁10克,苏子6克,苏叶5克,浙贝母9克,莱菔子10克,半夏、生姜各6克,焦鸡内金10克,六一散12克。水煎服,1日1剂,每日2次。
本方为瞿文楼方,适用于小儿肺炎。
偏方四
生麻黄1.5克,生石膏15克(先煎),金银花、连翘、杏仁克9克,生甘草3克,炒葶苈子、天竺黄、瓜蒌皮、玄参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本方为马莲湘方,适用于内蕴痰浊所致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的症状
1、早期症状:1/3患者先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感冒,急性咽炎鼻炎),早期表现为:稽留热(高热,39℃~40℃,昼夜间体温变动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咳嗽(刺激性干咳)、胸痛(针刺样)。
2、全身症状:发热、呕吐、腹泻、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重症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3、呼吸道症状:咳嗽有痰、喘息、呼吸急促,重者鼻扇、三凹征、发绀,叩诊可有浊音或实音,两肺可闻较固定的中、小水泡音或喘鸣音。
4、其他:常有剧烈胸痛,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可向肩或腹部放射。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篇7:川崎病的护理措施有什么?
提到川崎病肯坑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这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孩子发病后会出现急性发热的现象,家人们很容易将其误认为是普通的发烧或是其他的疾病,然而这却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病变,危害性还是很大的,必须要提高警惕,那么川崎病的护理措施有什么?
患儿由于发热、口腔粘膜充血糜烂而影响食欲,甚至不肯进食。我们了解患儿平时的饮食习惯以及特别喜爱的食品,将其烹调成美味可口、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易消化的低盐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宜温凉,不会自己进食的患儿请家长给予耐心喂食。
尚在哺乳期的患儿,则要求其母亲多进营养丰富的食品,特别要增加每天所进的液体量(肉汤、鸡汤、鱼汤等),以求增加奶量和提高奶的质量。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后,食欲多有改善,此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利于机体迅速康复。
体温患儿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入院后测体温4次/d,直到体温正常后改为2次/d。由于该病反复高热不退,患儿家属易急噪、焦虑、情绪不稳定,应耐心劝说解释。出现高热时不应自己给患儿服退热药,应向医生报告。体温38.5℃以下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冰袋降温、多饮温开水,如体温不降,持续升高达38.5℃以上应采用药物治疗如莫丁舒、普菲特达到降温目的。
保持空气清新,室温20~22℃,湿度50%~60%,每日通风卧床休息,多喂水,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并及时处理降温,T>39℃时头部冰敷,畏寒肢体寒冷者温水擦浴,保暖,避免受凉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采取药物降温
当大家知道川崎病的护理措施有什么之后,就能更好的应对孩子的发病了,任何一种疾病都是不能掉以轻心的,更何况孩子还小,经不起疾病的折磨与伤害,高烧不退对大脑的伤害也很大,因此家人们必须要在治疗期间做好防护措施。
篇8: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1、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2、经治疗好转后,可参加一般轻体力工作。
3、轻度心衰时,病人应适当休息,加强饮食调理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恢复后可照常工作。
4、心衰较重时,应长期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克,饮食应少量多餐,选用营养丰富及易消化食品。
先天性心脏病家庭的护理
1、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患儿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逗留,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应随天气冷暖及时增减衣服,密切注意预防感冒。
2、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避免过分哭闹,保证充分睡眠。大些的孩子生活要有规律,动静结合,既不能在外边到处乱跑(严格禁止乱跑和剧烈运动),也不必整天躺在床上,晚上睡眠一定要保证,以减轻心脏负担。
3、患儿宜少食多餐,需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给予的饮食尽可能多样化,易消化。
4、心功能不全的孩子往往出汗较多,需保持皮肤清洁。夏天勤洗澡,冬天用热毛巾擦身(注意保暖),勤换衣裤,多喝水,以保证充足的水份。
5、保持大便通畅,若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时,过分用力会增加腹压,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
6、定期去医院心脏外科门诊随访,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尤其是强心,利尿药,由于其药理特性,必须绝对控制剂量,按时,按疗程服用,以确保疗效。每次服用强心药前,须测量脉搏数,若心率过慢,应立即停服,以防药物毒性作用发生,危及孩子生命。
心脏病护理要注意的禁忌
1、忌晨跑。清晨慢跑对心脏可造成压力,故应采取散步、练气功等方式。
2、忌饮酒。包括含有酒精的饮料,有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
3、忌急剧减肥。体重过快下降,致使大量蛋白质消耗与肌肉组织减少,造成心肌组织的衰退,诱发心力衰竭。
4、忌饱食。三餐进食过饱,胃壁扩张,会使肺内压力升高,导致心脏代谢增加,容易诱发致命性的心肌梗塞。
5、忌菜籽油。菜籽油中含有40%的芥酸,心脏病人食后会使血管壁增厚,心脏脂肪堆积,加重病情。
6、忌频繁起夜。心脏病人半夜起夜有危险。
7、忌拒绝脂肪。研究表明,如果心脏病人每周食用两次鱼、肉、脂肪,其死亡率比限制全部脂肪,只食纤维素较高食物的病人还低30%。故心脏病人在一日三餐中适当安排鱼、禽食品,有助于心脏康复。
★ 院内感染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