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梅优美散文
【导语】“催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禅梅优美散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禅梅优美散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 目录
篇1:禅梅优美散文
禅梅优美散文
夜寂风寒,对案闲坐,突然想起一句诗,确切地说,是想起这样的一幅画:梅影一窗入梦来。拉开窗帘,外面是黑的,听不到树叶的沙沙声,也见不到半颗星。便去翻书,正确的句子应是:梅影一树窗上来。我还是觉得自己想出来的那句好,很契合现在的心情。因为,如今的人们,很难再看到有一支梅花,那么幽雅地倚窗绽现了。没有梅影装点的夜晚,和其他的夜晚又有什么不同呢!
从古至今,写梅花的人很多,且不提陆放翁的驿路梅花,也不提高适的塞外梅曲,先赏几首咏梅的'禅诗吧。也按王国维的境界之说,来分分类,这样读来会有趣些。
第一种境界,八指头陀的“霜林摇落溪头月,唯有梅花冷自香。”窃以为,此句和神秀和尚的那句偈一样,尚有粘滞,心中还是有物的,一个“唯”字,透出我执,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执着,才引领心有所待的人们不惧艰难苦苦求索吧。第二种境界,孚上座的“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任吹”,经历几番彻骨寒,再回首,夜静山空,雁过无痕。然而,既然说到“无”,心中附着似乎隐约可见,真正的无,应是空空如也,或许,洒一行墨点,便是一簇梅花了,更不应有大小之别的。第三种境界,便是石屋清珙的这句“雪晴斜月浸U冷,梅影一树窗上来”了。喜欢这句,是因为有蓦然回首灯火阑珊之妙感,句中的清冷寂然,像极了人生的一种况味,依稀梅影,在月光的映衬下,徐徐点染寒窗,多像一幅画啊。
不知道这诗中的梅花,是红梅还是腊梅呢。我所居小区的路口,就有一株梅树,粗干虬枝,每年春节后,便花开满树,一簇簇嫣红的花朵,灿若云霞,远远就能闻到清幽的香味,行人从树边走过,总是会不由自主放慢脚步。植物学上,红梅是属于蔷薇科的,腊梅却不是,虽然也在冬日开花。清人陈B之《花镜》载,腊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故有此名。这个冬天,在大雪即将来临的前一天,我在一户人家门前凌乱的砖石堆里,拾到腊梅一支,修直的枝条,小小的花朵,玲珑且质感,如玉雕一般,有种令人怜惜的美,这么好的花儿怎么会沦落至此呢?再看院内,一棵老树才冒出零星的蜜色花朵,原来这家正在装修,工人或许觉得斜逸的枝条碍事吧,就一折两段,随手丢弃在矮墙上。回家清水冲洗后,花容焕然一新,我把它插在冰箱上的空花瓶里,走过来走过去,总会看它一眼,阵阵幽香,如窗外的雪花一样,飞扬而飘逸,有种梦幻般的感觉。也算是雪中赏梅吧,无意间倒做成了一桩雅事!
或许,只要有心,总会寻到一支梅花,来映照黯淡寒冷的冬日。无论是在泛黄的卷帙间,还是在清寂的案头,即便是屈身碎石瓦砾中,它也会一样为你绽放欢颜。
篇2:雪梅优美散文
雪梅优美散文
在未涉尘世之前,骨子里憧憬黑与白这两种和谐的色彩,生命的波折,使她久埋的姿色完全爆发出来。
在呼啸的寒风中,他独自一人来到这世界,沉睡许久的她便惊奇的窥视一切。突然,一位远途跋涉者出现在她眼前,他疲惫的眼神遮掩不了那双凝聚神宇的眼睛,它仍然是魁力十足呀!被一双这样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嫣然一笑。她知道,也许有点失态了。
依然记得那一抹为他人坚强而勇敢绽放的红晕。
她是雪的女儿,雪因她而骄傲。因为有了母亲的给予,往往会有伟大的奇迹出现在这雪茫中。
风寒中的慕名者,只为一睹她的风姿便踏上遥远而艰苦的路途。世俗的追求挣扎在艰难的沼泽中,唯有恒心者可以到达梦想的颠峰---亲近于她。而她崇拜是文人雅士,也只有他们能赏出她高贵的气质,作出使她流芳百世的佳作。
沉沦的人总会被追捧与赞赏迷惑双眼,终归在腐烂中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慢慢消失。她原意做最后一个死者,把所有的怨恨融在山顶的一角,不知何时,母亲打断了她的思绪,把吻轻轻落在她傲红的'唇上。她微微抿起小嘴,母亲的清泪都被她坚毅的擦去。因为在世人眼中,她永远是骄傲的宠儿,没有谁体会到隐藏在她背后的艰难。如果人生是一道选择题,她可以任意的去选择一种属于自己的满意答案。
但她不能!
只因雪给了她生命的一切,既使到最后,零落成泥,只剩一缕清幽的残魂,也要对自己做出的决择坚定不移。
在无数埋藏的年代后,人们依然记得一朵梅的故事。那段如涓涓流水般一次次冲进人们的回忆,偶尔会泛起层层涟漪,始终被封印在那座冰山上,变成凄美的神话。
不知又过了多长的时间,那片原本已经没有一丝活力的雪山,又钻出一颗颗绿油油的小脑袋,那是雪梅留给雪山最宝贵的财富。
有一种精神如雪中梅叫坚强;有一种施舍如雪中梅叫奉献;有一种选择如雪中梅叫果断。
篇3:茶、禅和尘念优美散文
茶、禅和尘念优美散文
愈来愈喜欢安静。
喜欢一个人独坐在一隅角落读些自己喜爱的文字,抑或,于一曲略带空灵的诵经旋律里,沏一壶素茗,让满屋散漫着那净雅的气味,再执着而深情地守候于杯前,看着每一粒茶于水的沸腾间缓缓舒展出她的婀娜与曼妙,安静地、专心地嗅着茶香,然后,再傻傻地,痴痴地望着四季由眸中、经窗前、绕房檐,直至最后于大千中流淌、离去
与其说,我喜欢喝茶,还不如说是痴迷那一壶素汤间的禅味!还不如说我喜欢那纯粹的浅香蔓延于唇齿,浸润透肺腑的快慰和惬意。茶饮入心,生命也就与自然开始了天作之合。于是,便有了道。神、禅、悟、觉,修,皆为醒。醒又为性,性即人心!也就是心道。试想,于氤氲茶香间礼佛参禅,听风触墨,挥毫吟诗,再打坐悟道修心,又何曾不失为一件幸事?!说不定,还能过滤掉生命多余的繁杂。想着这些,思绪都有种甜甜的美滋美味。是啊!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淡然与豁达
把心,安放于光阴。不再去预测岁月风雨,只想就这么虔诚地把浮世的牵挂琐碎都修为一缕尘念,或许如此,就能抵达生命牵肠挂肚的遥远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们都将会老去,可是,就算那时已满头白发,但彼此的眉宇间仍将葱茏着清晰的尘念!而且比今天更加谦卑温暖。这尘念似茶:不惧怕沉浮,永远浓郁着生命天然的本真,我想,这可能便是道之精髓!
如若,我们把茶比着文字,那么,茶,是雅致的,她绝无丝毫浮夸!如若把茶比着文章,茶,又是婉约的.,她绝无半点的喧繁!如若把茶比着故事,我想:茶,又是动人心脾的,至少,我们喝下了,有太多太多是此生的关于,是岁月的过往和尘世沧桑,还有记忆对曾经怀念的始终不忘
偶尔呀,我又感觉茶是悠凉的,有时,她会少了我期许中的热烈,少了我熟悉的芬醇和回味悠长。听人说:每一壶茶都有着不一样的味道:有的味涩厚重;有的爽口馨芳;有的于嘴舌间起伏绵长;有的,喝下肚竟能勾起尘封了好久、好久的聚散、过往
其实,我感觉茶更像是人生:苦涩后的甘醇皆因那冉冉蕴含中,有一份从容,替代了一路走来的饱经风霜茶,又是含蓄的,只有热情到了高涨,她才能柔媚地,将每一粒每一叶羽化成每一首每一篇温婉诱惑的诗行。我喜欢在品茶间将起伏躁动的心绪梳妆,再拾掇些文字将每一句每一字的尘念记录在一纸经年上,我会虔诚地捧着茶杯轻语喃喃:终有一天,我的这份尘念,会化着每个生命幸福的金黄!会化着,性本善对感恩的崇尚!
篇4:描写梅的优美散文
窗外的腊梅散出了清香,显得十分恬静。
黄色的碗状花瓣薄如蝉翼,几片花瓣小心地紧凑在一起,是一个可爱的圆球,那球儿仿佛透明似的,十分易碎,可寒风吹来时,只是微微颤动,并不动摇。
前些天还羞涩着打着朵儿的梅花如今像饥饿的小嘴一样不知不觉地,却迅猛地张开了。来得太快了,那透明小球中蕴含着的清香,一下子奔涌开来,竟让我一时有些无措,虽只是几棵一人高的腊梅,却用她的香气团团围住了我,那香气像柔软的玉臂轻轻地缠着我,象八卦迷魂阵一般将我禁锢,我仿佛吃了李白所饮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已是有些醉了。
有时梦中突然惊醒,房间内几乎漆黑,我轻轻扯开窗帘想望见几株梅在暗夜时的样子。路灯照耀着外面静寂的世界几束光从灯罩周围散发开来,应在夜晚中静静绽放的腊梅,那花瓣霎时剔透如水、晶莹如银、又洁白如玉。夜间无风,腊梅如同凝结了的碎冰冻在枝头。我细细感受,好像依稀可以闻见梅的暗香一样,那香气在空中悠然漫步,全无了白昼的横冲直撞。她轻柔地、怡人地走来,像是一片羽毛般温柔,却不像羽毛那样随风肆意地飞。她是极浪漫又极郑重的,一点也不娇羞。她带来一种安定、一种祥和,又有一丝清甜,如今的她,幻化成纤细的水样手指,像抚摸琴键一样,柔柔的指尖划过我身边。仿佛是魔力一般,我在这香气中已是一份子,我好像随着她去了月光下的美丽世界。夜晚的腊梅,是高贵而悠然的,她踏入我的梦境,在夜间着着剔透的金色礼服,翩翩起舞,舞在月光下,将那一股股熟悉的清香再一次迷人的蔓延……
古代及现代的文人雅士,都不免为梅舞笔弄墨,今日,我舞了,也弄了,写出的却不是梅的刚强。古往今来,梅花以她的凌寒独绽而居群芳之上,她当之无愧;但自然中的美从来都是刚柔并济,梅花也有她的浪漫,也有她醉人之处。她固然是刚强的代表,但她的柔美、她的妩媚,也足以艳冠群芳。
抽些时间,品一杯香茗,观梅,观梅高贵的风范、优雅的风情,你会发现梅是婀娜多姿的,她在雪中摇曳生姿,更有一番诗情画意。她的刚使她格外引人瞩目;她的柔,更让百花自惭形秽。
刚柔并济,珠联璧合。刚,更显出那飘然而至的柔的可贵;柔,更为刚平添了几分动人。或刚,或柔,或勇敢,或妩媚,不管怎样,她都是梅,都是冬天窗外雪中摇曳的一枝梅,都是我的——至爱。
篇5:梅影暗香优美散文
梅影暗香优美散文
花瓶里的腊梅花都已经掉得差不多了,只留下了枯枝。这还是春节前插在花瓶里的,距今近两个月了。每年一入冬,我就要买许许多多的腊梅,一直养到春节后。为了让花开的时间长,我请教了很多卖花的人。他们告诉我,在水里放上盐和白糖,可以延长花期。还有的说,在水里放上几片维生素C也行。诸如此般,果真有用。
寒冬腊月,百花尽偃的时节,唯有腊梅幽幽的独吟一曲,玉质金衣,袅袅婷婷兀自站立着,是那样的气韵翩然。瘦削干枯的枝头,没有一叶,却缀满密匝匝的花骨朵儿和清雅别致的小花。那些花骨朵儿,圆圆的,鼓鼓的,好像快要破裂似的。那片片轻绽的花儿玉碗似的,细蕊分明,看上去晶莹剔透,薄玉雕成般轻盈。无论是全开的,半开的,还是花骨朵儿,一色都是嫩嫩的,亮亮的,黄黄的,不夹一丝混浊,有着玉石般的光泽。清晨,每当我打开卧室的门,弥漫在客厅里的清幽的芬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让我神清气爽,昏沉沉的脑子忽的清醒过来。怪不得古人曰:“独得腊梅放清香”“只留清气满乾坤”。为了配得上她的冰清玉洁,我专门花60元钱去买了个景德镇的花瓶。当时我的月工资还不到100元,60元是一笔多大的.开支啊。为此,女儿的爸爸狠狠地批斗了我很长的一段时间。
还记得那年的冬天,我和女儿在市检察院门口看见了一大车的腊梅,向四周伸展开的枝,有两米多长,在花市上很难看见。要是放在我那四十多平方米的客厅里,再配上我的景德镇花瓶,会让我的屋子增色添香。我毫不犹豫地买了几枝。可没想到,拿回家竟然成了一个大问题,出租车塞不进,三轮车不方便,我和女儿只好抬着走路回家。那时的我娇娇滴滴,出门就要坐车,一步路也不想走。比我更娇娇滴滴的女儿,从没有这样负重行走过。一路上,手酸了,换一只;脚累了,就停停。我一直沉浸在腊梅的清香里,对女儿的抱怨充耳不闻。快到彩虹桥时,一个一路一直跟在我们后面的男子,趁我们歇息时,竟把身子凑了过来。我大吃一惊,战战兢兢地喝问:“你,你要干什么?”那男子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把你们吓着了。我最喜欢腊梅,闻着花香,不知不觉就跟了过来。”说完,他把鼻子凑到腊梅上,使劲嗅了又嗅,一副悠然自得,心旷神怡的陶醉样。我松了一口大气,大大方方地折下一枝,送给了他。看到他欣喜若狂的样子,我感慨万分地说:“女儿啊,你妈妈的知音遍天下。”
可是,生命总是有尽头的,春天来临的时候,任我再努力,腊梅也走到了它自己最后的时光。如今,花瓣每日都在散落,落在地板上,也落在我的心上。我每天都把它们扫起来,装在一个袋子里,然后下楼,指导它们埋在院子的树下,“化着春泥更护花”。我想,这是质本高洁的腊梅最好的归属。
篇6:雪中的梅优美散文
雪中的梅优美散文
梅是静止的雪,雪是舞动的梅。
连接着天与地的,是苍天揉碎的心情,是寂寞嫦娥舒展的长袖,是唐诗宋词悠悠古韵,是方块字那笔有力的飞白,是新书旧卷的芳香,是归家游子的祈盼。有了雪,梅才焕发出生机,一改往日羸弱形象,在寒冷的冬晨,携一柄光彩夺目的长剑,开始了它生命之舞。
远处有只毛驴,蹄声踏踏,不疾不徐地走在一幅中国画里。毛驴背上的老者,指甲修长,不时剔去粘在长眉上的雪花,那雪花盘旋而去,落向路边的一枝梅。毛驴停住脚步,老者拿出背上装满美酒的葫芦,一阵酣饮。酒香引来毛驴的嘶鸣,老者伸长臂膀,把葫芦里的酒,倒给昂首的毛驴,喝了酒的毛驴,围着梅花转圈,一如到了它所熟悉的磨坊。受了惊扰的'梅,开始舒展紧缩的眉头,显然有了醉意的老者,把葫芦里剩下的美酒,全部倒给了这枝梅。于是,梅便眉开眼笑,开出朵朵醉人的暖意,而弥漫天地间的,是越来越浓的芳香,只是此时,已无法分清是花香还是酒香。老者就在这芳香之中,摇头晃脑,吟咏出一首七绝,琅琅诗声中,驴更加欢畅,梅愈发释怀。
还有那急急走在雪地里的村姑,头上紧裹半旧的头巾,头巾上绣着几朵动人的梅。她脚步轻盈,右臂挎着一只竹篮,篮子里是做好的饭菜,四周严严实实地围着草帘。终于来到池塘边茅草屋里干活的丈夫身旁,揭开草帘,饭菜还在冒着热气,丈夫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吃着,满脸满足的神色。村姑解开头巾,用手抖了抖,便到处飞舞着跃下的梅,村姑用头巾擦了擦丈夫的脸,那脸上竟也留下几朵梅的印记,倏忽便钻进丈夫的笑意里。
最是哪家的小童,溜到庭院的梅边,对着绽放的花朵,他开始数数:“一朵、二朵、三朵……”随着雪花的飘落,小童已经分不清梅花与雪花,满眼都是纯洁的白,数乱了又从头再来,仍是“一朵、二朵、三朵……”。雪和梅都露出笑脸,逗弄这可爱的小童,让他怎么也跟不上眼前变幻的节奏。可是小童一点也不恼,仍然是乐此不疲,数乱了就从头来过。家里那只黄狗看不下去了,他依偎在主人身边,在他腿上蹭来蹭去,想转移小主人的注意力,却招来小主人的巴掌。黄狗恼了,它钻进梅花丛里,一阵乱拱,那满树的雪花调皮地落下,小童赶紧伸出双手去接,雪花落得他满身都是,顷刻间变成一棵不停跑动着的梅。
雪是对梅最好的赞美,梅是对雪深沉的思考。雪中的梅,并不会变成一个哲人,诗情画意中,它只是一枝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梅。(谢汝平)
篇7:描写梅的优美散文
有关描写梅的优美散文
以前在花店做过接触过各种各样的鲜花,喜欢郁金香的冷艳高雅,仿佛一个娉婷秀美的女子,长发飘飘,满腹书卷,随身散发出来的那种气质让无数人为之倾倒,让多少文人墨客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文人墨客独爱郁金香,气质高雅,宠辱不惊,花香香而不腻,不招摇不做作,相比于郁金香的冷艳百合花就不一样了,百合有香水百合和普通百合两种,像市面上很多的百合都是从西伯利亚空运过来的,所以百合的价位相对较高。百合的花香很奔放,只要有百合的地方就会花香四溢,清香馥郁,如同一位美丽的少女热情的翩翩起舞,纱裙飘舞朱唇轻启,身姿婀娜,举手投足美的让人如痴如醉,不忍直视。
百合被称为爱情花,百合百合百年好合,每个结婚的新娘都会买两只百合插在自己头上,一来百合花确实高雅好看,二是表达自己对婚姻爱情的无限祝福和期盼,百合真的是花中的仙子啊。如果说百合是花中的仙子,那么太阳花呢,其实我还是很喜欢太阳花的,虽然它在百合和郁金香的面前显得那样微不足道但万物无贵贱之分,就像人一样每个人都有他闪亮的地方。太阳花热情不娇纵,让人忍不住去触摸去观赏。太阳花给人的感觉就像日出时的那一道曙光,黑暗中的那抹阳光,寒冷中的那丝温暖。
每当我们说到太阳花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们就会联想到阳光联想到笑容,那片片花瓣像刚出生的婴儿的脸,红的热情红的喜庆,红得让人忘掉世间的烦恼,太阳花真的是花中的'可爱女孩呀。
我以为我最爱的花就只有这几种了,偶然的一次机会我看到一种不畏寒冬不畏艰难拼命生长的花儿,严寒挡不住它向前的脚步,有几次我受到了一些挫折有些打不起精神来,甚至有些怨天尤人,生活仿佛陷入无限黑暗中,后来我看到了那种图片一只梅花在雪地里拼命生长着,不畏寒冬,傲视一切,在茫茫白雪中绽放光彩,我心理被深深的震撼着,看到多少花儿一遇冷就会死掉,而梅花却在寒冬越长越美丽。很喜欢费玉清唱的那首《一剪梅》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雪花飘飘北风潇潇,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听到这儿我也就再也不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了。命运,永远是把握在经历非一般的苦痛,经历非一般的寒冷,经历非一般努力的人身上的,所以看到别人有成就,我会释然的说一句这是你该得的。就像梅花它如此美丽,如此清雅都是经过寒冬经过苦痛历练出来的。我把梅花的图片设立在手机桌面上,上面还有两句我最喜欢的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希望我也能像梅花一样经历苦寒,经历磨难,能散发出不一样的香开出不一样的花,有不一样的人生。
篇8:白落梅优美散文
月明中秋
清风推开浮云的遮掩,月光洒向壮美的河山。那一轮明月,经朝历代,圆了又缺,缺了又圆。青山万里,是游子追寻的脚步;长河百代,是慈母织补的衣衫。流淌的月华,泼洒着浅淡的水墨,展开一轴无边的温婉画卷。人间万户,在桂花香影的轩窗外,共此一天皓月星光。
又逢中秋,又是圆月高挂的良夜佳辰。那些沉积在远古的传统文化,开始被清秋的蛩声唤醒。中秋,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而中秋节,起先制定于唐朝,又盛行在宋代。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这种拜月祭天、祈求团圆的习俗,从风云的唐宋至烟雨的明清,一直流转到繁华的今日。
一轮清清朗朗的明月,让多少久别重逢的喜悦挂上桂影婆娑的枝头,又让多少合家团圆的亲人在月光下偎依取暖。它淌过千年的时光,见证了无数离合悲欢的故事,依然以纯粹清绝的风姿遥挂在深邃的苍穹,接受着世人千古不变的虔诚膜拜,将明净无尘的灵韵付与人间大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依稀记得乡间村落,家家户户围坐在庭院里,焚香拜月,对着篱畔的菊花,吃上团团圆圆的月饼。到如今的城市人家,亲友良朋相聚在楼台窗下,饮酒望月,细数着宁静温馨的流年。丝丝缕缕的记忆,如同菊花的幽香,在月光下轻浅地浮动。
苍莽的群山一次又一次涌动着潇潇秋意,那来自高古的天空将目光与灵魂漂洗得莹洁透亮。今夜,谁停下幽雅的琴弦,在花间月下,独酌一壶佳酿,相期在缥缈的云汉。谁在风清露白的中宵,空闻凄清的雁声,遥忆故乡的明月。谁在那玉宇琼楼,乘风而舞,唱一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词章。那海上升起的明月,照见如梦的佳期。那无声栖落的秋思,又悄入谁人的家中。
月光下晶莹的霜露,打湿了远方匆匆的步履。那涉水而来的是仗剑江湖的李白吗?他飘逸浪漫的诗心在长风万里的云海遨游。那飘蓬辗转的是寄身他乡的杜甫吗?他忧国忧民的情愫在天地之间纵横驰骋。那乘风而去的可是把酒问青天的苏轼?他轻盈灵动的思绪在天上宫阙恣意挥洒。还有吟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还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他们带着天南地北的风物人情,用浓淡各异的水墨将月亮点染得千姿百态,留给后人旷达温婉的诗篇。
一曲《彩云追月》从迢递的古道飘然而来,弦声撩拨起一池的秋水,余音袅袅的意蕴在极远极近处隽永起伏。夜已经很深了,那轮月亮在很深的夜里更加的圆润亮丽、剔透晶莹。她轻盈地流泻在瓦屋、窗台、回廊和石径上,弥漫着历史的深邃无垠,也携带着大自然的慈爱与平和。她沉落在澄净的秋水中,就是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这样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秋风打湿了悠远的时空,那轮被水墨浸染的圆月,沉淀着的千秋不改的如画江山,朝代更迭的煌煌政史,还有万古长存的天地人和。
一只青鸟,打远处的南山飞过,穿过秋天的帘幕,落在故园的楼头。青砖黛瓦的院墙衍生了斑驳的苔藓,带着时光的痕迹,带着岁月的性灵。那株古拙的桂花,像一位安宁的老者,深情地守望着一段又一段悠远的历史。摇曳的灯光下,慈母那双渐渐苍老的手,颤抖着思念的抚摸,将远方的游子呼唤。还有饮露的寒蝉,唱彻了夜晚的梧桐,将经秋的心事风干。
秋水般明净的风,自悠长的小巷吹来,轻轻拂过沿街高挂的红灯笼,像一片片流动的红云。清凉的院落围坐着欢聚的家人,洁净的桌几上摆放着新鲜的水果与精致的月饼。他们品茶赏月,感受着团圆的幸福,一种简单平实的幸福。轻盈的桂花飘落在石阶上,弥漫着幽淡的芬芳。不知是谁,临着高楼,唱起了满月的歌,一轮清澈,一轮明朗,徐徐地向幽蓝的天幕舒展。
那一轮明净如水的白月光,从远古到今朝,从乡村到城市。它沐浴过古人,又照耀着来者;它守侯清风,又静待白云。它流淌过江南的水乡,跋涉过塞北的烟尘,抵达了清秋的人间,将祥和与宁静,团圆与温馨留给天涯的旅人,留给纷纭的众生。
篇9:白落梅优美散文
寂寞重来
我抛掷了往事缤纷的戏台,将自己从梨园的梦境里隔开。自此后,慵懒是我的姿态,优雅是我的情怀。想当初,说什么孽缘情债,唱什么相思成灾。戏里戏外,谁又将谁主宰。到如今,洗去了胭脂粉黛,卸下了浓妆艳彩。客往客来,谁又将谁倦怠。我让回忆成空白,我视浮生若尘埃。纵然落叶在梦中徘徊,明月在窗前等待,我也不会为谁容颜更改。谁说戏子注定悲哀,看我将清凉的过往深埋。独倚在禅寂的长榻上,等一场梨花的寂寞,重来。
我是一个孤独的伶人,坐在秋天薄暮的黄昏,回忆过往似水的烟云。我以为掩上韶光的重门,就可以寻到自己的真身。我是一个寂寞的伶人,流年是我的青春,黑白是我的灵魂。在这乱世的红尘,我总是用自己的泪痕,装扮着别人的酸辛。我是一个凉薄的伶人,命运在我的手心,雕琢了冷暖的烙印。我用一世起落的浮沉,换取短暂安稳的如今。从此只做一个荒寒的伶人,独自坐在消瘦的烟火里,漠漠地看一段老去的光阴。
是什么,让你舍弃了春花秋月的庭院,走进这游龙戏凤的梨园。从今后,身似飘零的大雁,寄居在万户的屋檐。心如清冷的婵娟,装点在别人的窗前。唱罢了多少锦瑟付流年,又唱良辰美景奈何天。只见你眉间欢颜,心中哽咽。说什么海誓山盟到永远,说什么沧海桑田永不变。不过是水上情缘,梦里云烟。如果有一天,褪去这戏子的妖艳。消瘦的菱花镜里,是否还能照见昨日的红颜?
夜未央,人惆怅,你越过红杏横斜的院墙。这景象,恍若当年的一段西厢。那寂寞如水的闺房,一盏孤灯为谁照亮?那温润如玉的绣床,月光在上面静静流淌。掩上碧纱窗,让你我深情对望。你为我抚平眉间的忧伤,我给你擦拭鬓角的风霜。你为我褪去戏子的容妆,我给你流露真实的模样。我说你是我梦里的檀郎,你说我是你前世的秋香。都说好梦似黄梁,纵然这一夜倾城的释放,会成为他年追忆的迷惘。谁又会后悔,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媚似海棠的韶光。
篇10:白落梅优美散文
站在窗台,看到楼下院墙上被藤蔓攀附,墙根下潮湿的角落长满了苔藓。这本是纷扰人世,一片清凉之境,却无端地让我心生悲悯。在这个连空气都弥漫着诱惑的凡尘,多少人,甘愿委作尘泥,默默地过完仅有的一次人生。黑暗,只是给那些长期在阳光下生活的人,偶尔借以阴凉的地方。朴素,也只是给那些成日穿着华服锦衣的人,偶尔充当的道具。其实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份纯粹的无私,愿意奉献给别人。我们把这份无私,看待为善良、真诚、美好。在悲伤的时候,给予快乐,在寒冷的时候,给予温暖,在无助的时候,给予希望。
想起一个叫布袋的和尚,据说他是弥勒佛转世,来人间度化众生的。布袋就是他生命中的道具,那是身上的包袱,放下包袱的人,就可成佛。他有偈语:“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他的布袋,装着的是虚空、是无牵、是无碍。而我们肩上的布袋,却装满了欲望,有情爱、有名利、有贪婪,一件件地往小小的布袋里塞,恨不能可以把天下的富贵,都装进去。当一个人,布袋里拥有一切的时候,却最为贫瘠。而一个人,布袋里一无所有时,却感到超然。
我们要学会在诱惑中自持淡定,才不会迷失归途和本真。只是有多少人,走过一程又一程山水之后,可以做到不采折一片风景装进布袋?又有多少人,可以将装满的布袋,一件件重新取出来,当作从来都不曾拥有过?我们都是食人间烟火的人,不求彻底的寡欲清心,只在纷扰中,时有一份平静无澜的安闲。所谓虚空无挂碍,不是让我们离开豪宅,住进茅舍,也不是让我们不食佳肴,嚼起菜根,亦不是让我们脱下华服,穿上素布。修行在于修心,倘若身去了乡野田园,而心还在纷繁都市,那么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徒劳?
布袋和尚,五代后梁时期之僧人,明州奉化(今浙江宁波奉化)人。常手持锡杖,身背布袋,行走在山水田野间,一生奇事不胜枚举。据说他能预卜吉凶和气候,遇雨,晨起曳高齿木屐,竖股卧大桥上,是日必雨。遇晴,系草履疾走,是日必晴。他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吟着偈语:“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他就是这样一个和尚,没有名氏,不知由来,蹙额大腹,笑口常开。有时煞有介事地占卜未来,有时又漫不经心地佯狂疯态。
蒋宗霸常与布袋和尚交游,拜之为师,随之云游三年。一日二人共浴长汀溪中,蒋宗霸看到布袋和尚背上有四目,光彩迥然,惊叹道:“和尚是佛也。”布袋和尚曰:“勿说,吾与汝相聚三四载,可谓有大因缘,吾当去,汝勿忧也。”后来,他圆寂于岳林寺一块磐石上,据传他圆寂前留一偈语:“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而布袋和尚,为弥勒佛化身的说法,自此广为流传。
布袋和尚的笑容,似佛光普照芸芸众生,给所有身处黑暗的人,指引到明亮的地方,给潮湿角落的草木和青苔以温暖。布袋和尚的大肚,容纳世间一切丑陋和罪恶,令心胸狭窄之人也明朗豁达,让渺小的微尘也有了无边无垠的空间。我们总是自诩为卑微,想要攀附阳光,在花丛中做一只飞舞的蝶,可以穿越庄周的梦,穿越时光的禅意。却不知,我们的心有时无比地强大,有足够的力量,做一只原始野性的苍鹰,可以追云逐日,尽显王者风流。懦弱,有时是为了遮掩心底的坚韧,而坚定,有时是为了隐藏心中的柔软。
还喜欢布袋和尚的一首佛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诗,是为了度化那些在田间插秧的农人而作。当他们为苦种薄收、日复一日的命运而感叹时,是布袋和尚教会他们要六根清静,低头就可以熄灭所有的妄想和杂念,如明镜可以照见自己洁净的身心。当他们退步插秧的时候,其实是在向前,因为今天的劳作,一定会换来明日的收成。这片农田,其实也是心田,每个人,在心中栽种梦想,然后期盼阳光和雨露,等待开花和结果。
布袋和尚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隐喻着禅意。我们需要一颗清净的心,去发觉,去参悟,去了空。凡尘之事,荣枯有定,幻灭无期,当我们无法阻挡的时候,就要勇敢地应对。在自然浩大的灾难面前,也许我们真的很卑微,有时候,会被一滴雨给砸伤,会被一缕阳光给融化。也许我们更应该在心里筑起一道坚固的城墙,纵是河流翻腾,群山崩塌,也可以巍然不动,毫发无损。
让我们放下肩上沉重的布袋,放下生活的包袱,忘记应该忘记的,留住可以留住的。如果你曾经有过锋芒,那么在刺眼的阳光下,请你遮掩,不要再去挥舞利刃;如果你曾经有过暗伤,那么在宁静的月光下,请你掩藏,不要轻易揭开晾晒。既然都是旧事,就应该尘封在古老的角落,不被人打扰。让它们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经过时光的磨砺,幻化为一沙一砾,不显山,不露水。
从此,做一个慈悲的人、平淡的人。在黑暗中,你作他光明的拐杖,在风雪中,你作他温暖的炉火。寂寞时,你给他花朵一样的微笑,孤单时,你给他大海一般的襟怀。那么,让我们都做一张丝薄的纸吧,在水墨中清浅、缓缓洇开的,是尘世中最简单的幸福。
★ 禅花高三散文
★ 落雪凝禅散文
★ 落雨禅音散文阅读
★ 在禅中生活-散文
★ 雪里访梅的散文
★ 丁立梅散文摘抄
★ 倚梅雪夜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