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哲学复习抓重点强调考点
【导语】“GOOD旗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考研政治哲学复习抓重点强调考点,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考研政治哲学复习抓重点强调考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考研政治哲学复习抓重点强调考点
考研政治哲学复习抓重点强调考点
哲学一直在考研政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考研政治大纲改动前,哲学约占22%的分值比重,在新大纲改版后,考研政治的考试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再新加入科学社会主义合并为一门大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占总分值的22%,这样表面看来哲学的分值是大大减少了,但实际上,哲学仍然是占比重较大的一部分,同时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历年回答哲学题目的水平与整个试卷的分数呈正相关性。
所以,立志考研的同学定要下决心拿下这门关系到整个考研复习成败的课程。在许多考生心目中,马哲这门课程显得非常抽象,甚至格格不入,莫明其妙。另外,这门课程在历年考研政治总分值中占的分值最高,题目较多,形式多样,变化较大。因此,许多考生在复习这门课时感到比较头疼。其实不然,虽然应试哲学并不容易,只要掌握方法,我们就可以通过有效的复习方法来攻克这个难关。
对于基础阶段哲学的备考,考研教育网在线网络课堂考研政治辅导团队,建议考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框架,条理清晰
1、哲学板块块分为四个大问题:
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这一分法对之前的哲学总体内容做了整合,但是这个分法对学生理解整体哲学内容不是很清晰。
在这里建议考生还是按照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分法来复习。下面逐一进行讲解:
首先第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这是一个总体的概括性的内容,不会出分析题,了解含义即可。
其次是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在这个问题中,考生最好区分唯物论和辩证法来分别学习,这样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其中唯物论主要是讲世界本源,特质和意识,以及实践的问题;辩证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是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接下来比较容易划分。
第三个问题就是认识论
第四个问题也就是历史观
这样把哲学总体划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清楚的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范畴和包含内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就比较轻了。
二、抓住重点,强调考点
考研政治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政治的内容比较多,并且记忆性的量比较大,如果全部作为重点的话,会花费考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说,一定要抓住重点,一方面紧跟大纲,另一方面借鉴考研老师和辅导班多年的经验,做到考什么复习什么。
对于哲学这一科来说,也要注意区别对待:唯物论要注意选择题,换一句话说也就是要注意细小的知识点,特别是一些哲学方面的“名人名言”或古文,学会用原理解释这些问题。辩证法其实比较简单,主要就是用联系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要记住三个主要原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其中对立统一是重点。最后关于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两部分内容都比较容易出大题 ,所以不必拘泥于细节,要注意重点理论和分析题的答法。
三、切忌死记硬背,学会用理论解释身边的现象
从近几年的考研政治真题可以看出,考研题目并不是神秘莫测的,其素材的选择多来源于生活中的事情,问题的设置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平常的问题要做到回答准确并不简单。因此要求我们在备考过程中注意培养哲学思维,不能只是死记硬背,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要学会将其贯之于一定的哲学原理。
近几年的考研政治题目设置越来越不清晰化,简单点说就是看一眼立刻知道如何做答的题目越来越少了,这就表明考研政治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也就更加要求我们熟知哲学的基本原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不能只是死记硬背,学会运用原理分析身边的事物和现象。
。篇2:考研政治复习新增考点重点突破
从总体上来看考研政治的变化不是特别大,但是有一个分值的调整,因为总分还是100分,但是马原这个模块已经从原来22分改到24分,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个模块由原来的18分变为16分,把思修的2分挪到马原来考,这是分值的变化。
具体考研的五个模块里面有几个细小的知识点的调整,比如第一个模块马原,在马原辩证法部分把原来考试,但是中间这几年已经去掉的一个知识点,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知识点又拿进来,在主观辩证法和可观辩证法这儿还提到咱们要掌握唯物辩证法的一些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也是今年新大纲又增加进来的一个知识点,而且我们知道几年以前真题曾经命制过这部分的题,虽然调了新大纲把这个考点去掉了,今年又加进来了,提示考生应该引起重视。
同时马原的认识论部分,今年新大纲中也是把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纳入了进来,也就是咱们通常说的认识论当中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也是今年新大纲把它作为一个强调和增加的知识点。这是马原的变化。
第二部分毛特从新大纲来看没有什么大变化,但是因为毛特肯定与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是息息相关的,各式新大纲没有表现出变化,但是我们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跟最新的东西相结合。所以,学习这一科的话要与后面形式语政策,以及热点的讲解结合起来学习。
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今年的新大纲没有做很大的调整。
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从知识点上来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刚才我说了因为它的分值降了两分。
今年一个要引起大家重视的点就是考研政治的第五个模块,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个与国内外热点都会结合出题的部分,原来只有14个考点,今年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加了一个考点改为15个,加了西方的新干涉主义的一些特点,从去年我们都知道美国侵略到利比亚地区,推翻了卡札菲政权,这是对一个国家主权内政的干涉,这部分肯定今年是一个重点,到后期老师会在这块做一些重点的讲解。这是今年新大纲整体的变动。
篇3:考研政治冲刺复习吃准真题抓重点
考研政治冲刺复习吃准真题抓重点
考研政治冲刺复习吃准真题抓重点,随着考研竞争的白热化,一分决定考研成败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如此,最容易捡分的考研政治,在考研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日渐凸显。考研教育网在此为20考研的考生回顾与总结2010-2012三年的政治真题特点及备考对策,期望能给考生送上关键的几分。
相关推荐:
・2013年考研政治冲刺破冰秘诀
・2013考研政治 在备考路上丰满羽翼
・考研政治80分是怎么样炼成的
一、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原是核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占有分数比重最大,且三年的主观题均分布于该学科。2010―马克思主义原理三年考研真题,命题特点有:
1、各章节较有试题分布,基本不存在试题分布死角。
2、试题命制呈现出“混搭”的特点。
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特点及考研政治大纲提出的主要目标。((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3、反观三年考点,三年内考点基本不存在重复命题的可能性。
如此,我们是否应该结合真题,排除掉相关考点,或者只从客观题的角度来理解呢?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合性强
1、历年考分都超过大纲的规定。
考研大纲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考分是14分,但历年都有突破。20单选2道,多选4道,分析题1道,共计20分,超过大纲规定6分;单选3道,多选4道,分析题1道,共计21分,超过大纲规定7分;20单选2道,多选4道,分析题1道,共计20分,超过大纲规定6分。也就是说历年命题分数都在20分以上,超过大纲规定,占到总分100分的1/5,可见其在考试中的重要性。
2、考题的涉及面较宽。
除第五、十章外,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章节,而且主要集中于第一、二、三、四、六、七、八章。涉及到第九章时主要考了正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命题面宽,且都是正面的。
3、命题一般结合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一般都跨几章。
如2010年的分析题主要是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20的分析题则主要是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2012年的分析题既涉及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又涉及到改革开放等问题,历史跨度较大。
4、考试过程中也应注意个别章节会重复考。
如第二章第二节就考过两次选择题,一次是洋务运动的局限性,2012年则又考了洋务派办的学堂。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容易出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们简称思修法基)这个科目是2010年考研政治大纲大调整后增加的科目。正是因为增加了这个科目,考研政治的名称才有原来的“政治理论课考试”演变成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可见思修法基在考研政治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其他科目相比而言,是个较新的科目,至今已经考过三年,即我们有2010-2012这三年真题可以参考。思修法基在整个考研政治中占有18分的分值。而且从这三年的真题来看,都是严格的“421”结构。即4道单选题,每题1分;2道多选题,每题2分;1道分析题,每题10分,共计7道题,18分。
1、命题考查的利与弊
思修法基作为一个全新科目,是有利有弊的。
先说弊端,第一个弊端,由于是全新的科目,命题老师也是全新的,命题经验不足,命题规律把握不准,几乎每年都有命题错误,例如前两年的考试,都有超出大纲的题目,在2011年的试卷中,有的'单选题和多选题居然重复了同一个考点,2012年分析题中的一个得分点与2010年分析题的一个得分点(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重复的。三年之内大题考点重复,也是违反命题规律的。而我们的辅导和复习,都是按照学科属性、知识重点和命题的客观规律去辅导的,没有规律的辅导,不是辅导,是“瞎蒙”,但是一旦命题官开始“瞎蒙”了,我们的复习就困难了,因为正确的套路是唯一的,而“瞎蒙”却是千变万化的。命题官的错误不会由命题官承担责任,只能由考生来承担不利后果。
第二个弊端,就是因为思修法基只考过三年,已命题的知识点不像传统科目那么多,根据几年内不重复的命题规则,思修法基可以排除的已考点不多,这就意味着未考点比较多,复习的范围大,负担重。
再说有利的一面,由于思修法基是比较新的科目,很多比较直观、正统、重要的知识点还没有考过,命题无须为了避开已考点而“剑走偏锋”,直接拿这些重点知识进行命题就可以了,因此我们更容易把握命题的重点。
2、备考指导
思修法基从其学科特点来看,是一门“看着简单,讲着困难,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科目,也即是一门极易犯“眼高手低”错误的科目。
所谓“看着简单”,“一看就会”是因为思修法基,特别是思修部分,其知识性并不象其他科目那么强,很多道理,都是浅显易懂的,与我们的经验常识,是非观观念,善恶标准吻合的比较多,所以似曾相识的感觉比较强,没有太多的智力和知识层面的挑战,因而也极易形成“轻敌”的情绪。
所谓“讲着困难”“一做就错”是因为,由于考生都能看懂教材,对于大众化的知识,辅导老师很难切中要害,很难超越教材,甚至超越考生的视野,所以在考研政治辅导领域,其他科目的名师很多,而把思修法基这个科目讲得精彩而且管用的名师,并不多见。
更是致命的,这里说的“一做就错”主要是就分析题而言的,因为思修法基部分可以命制分析题的原理和知识点,不像马原等其他科目那样明显突出,因此考生不知道要“背诵”哪段文字,但是分析题势必是要有个标准答案,这个标准答案也势必脱胎于教材中的某段文字。由于考生和辅导老师都很难把这些文字从教材的长篇大论中挑出来重点准备,因此一到考场上,考生往往就只能根据分析题提供的材料进行阅读理解,然后说文解字的去猜答案,把政治考试变成了语文的阅读理解,这显然是很难得高分的。政治的分析题,其实还是一道论述题,一定要找到教材中的原理,并结合原理去阐发,而这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篇4:考研政治冲刺期复习抓住三重点
2013考研政治冲刺期复习抓住三重点
考研政治复习到了这个时刻,广大考生往往会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感觉自己突然之间什么都不会了。于是乎就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干脆就不再看书,考前身心大放送,这样的后果就是一月七号在考场上你对着题目面面相觑,每一道题都似曾相识,一提笔却无可奈何!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非常着急,表现在生活上就是食而无味、夜不能寐;在学习中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针对临考前同学们产生的负面情绪,给你三招让你躁动的心恢复平静。
总体而言:考前务必抓住三点,即重点、难点、热点。
一是重点
大部分考生已经将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加以归纳了,考前要再将这些重点知识再过一遍,特别是没有完全弄懂的部分。真所谓:对症下药。这样的策略无疑在考前最后几天,对于提高成绩是比较有效的。
二是难点
在复习的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政治的五门课程,总有一些原理还存在理解不透的.现象。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中有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考生要抓住最后的时间将其攻克,可以做一些相关的题目加深理解。因为马原的掌握程度总是关联到其他几门科目的复习水平,一些原理也将有效指导我们答题。
三是热点
政治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它总是与我们的现行的大政方针政策紧密相关,同时与当下热点也结合甚密。尤其是2010年研究生政治考试改革以来,这个趋势愈加明显。因此,考生要将这一年或近两三年的热点问题总结出来,把握和政治理论相关的部分。在考前几天,考生可做一些分析题,并记忆规范的答案。考生对政治复习不需要花很多时间,把重点、难点以及热点问题弄清楚即可。
犹如马原讲的“矛盾特殊性原理”,考研的政治复习,不同阶段,我们的任务各不相同。考前几天务必把握重点、难点、热点。同学,记住三点,成功不会走向你,你必定会走向成功。
-
。★ 高一政治重点复习
★ 高考政治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