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经典散文
【导语】“恋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机器人经典散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机器人经典散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机器人经典散文
机器人经典散文
上帝创造了人类,并没有留下智能遥控器任君选择输出人生的方式,随意添加特效装备,选择人生起点……怪不得人人都是赤裸裸的出现在上帝面前,伴随着呱呱坠地声,鬼哭狼嚎地哀怨我不要不要的。
思索一番,脑海里高速运转,搜索引擎“我的脑浆”,最后不敌高压强流,头上长了一棵草,没错我成功了,研制出一款“人生的倒带”读卡器,相信它能带给我创新,带给我奇迹,把我想要的统统选择确认合成。
系统显示“合成成功”,点击匹配率高达96%,高兴到飞起来,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我选择传送方式为“时光穿梭机”。一眨眼的时间便看到完工成品,惊呆了吓晕了,出现在眼前的是庞大的百宝箱,外盒嵌入金条是用一生累积的积蓄,樟木芳香扑鼻,焕发着闪闪金光;左看右看更像一具富人家的木乃伊收藏盒,人生最后的归宿。
人生无所畏惧,何况是道选择题,没有确切的终点只有无数个起点,此时此刻,开光见分晓,一眼望去,心里踉跄踌躇不前,有所犹豫,害怕被自己吓到,于心不忍看到一具奄奄一息的木乃伊,我轻声咳一声,抖抖衣袖,一气呵成大力掀开了木盖,一股刺鼻的味道涌入七孔,那种腐臭的味道不言而喻,渐渐地气味散去,复活的过程也是循环渐进,一张布满皱纹的脸慢慢地有了血色,唆一声,樟木动了一下,眼睛突然睁开;“意不意外,惊不惊喜,恭喜您快件已派送成功,自领用起开始实施三包售后服务,七日内包修包换包退,亲记得评论!”
鬼知道经历了什么,没有面面相觑的灵魂伴侣,只有一张似乎沉睡好久的“地震床”,人老珠黄的,爬上床都费劲,何况四面八方都是围墙,“啊门”不知哪个救世主掀起上面那个门,“1,2,3,1,2,3……”足足蹭了大半个小时,也爬不出来,索性躺下歇一歇,用那磨得光滑发紫的拐杖敲一下,一个节拍两个节拍,敲到天昏地暗,口舌干燥,难不成这是一道独木桥,无人问津,一天过去了,已经睁不开眼睛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迷迷糊糊中听到报警的`声音,罢了罢了……
“程序输出成功”!第二天早晨,阳光折射进来,晒得暖暖地,用手轻轻地挡住阳光,捶一捶背,感慨一番,人老了就是不中用,感觉身子轻了很多,活力了不少,相信今天会比昨天更好,这不,轻轻一跨越,再高的保护栏也不过两个膝盖高,跳不过想个法子垫高了跨过。人生也许有的时候泄气了,不妨歇一歇,聚精会神,只需要一个打盹的时间,心静气和地选择一种全新的起点!亲,我要保修服务!多抹点润滑油,才能转得快!
日子过得悠哉悠哉,没有繁重的家务,领着养老基金,足够养活一只小猫,开辟一方花园,种满了花花草草,每天习惯坐在摇椅上抱着小猫晒着太阳,等待着夜幕降临,有时候浇水剪花,总能择出一簸箕的花环,挂在最显眼的地方。一不留心7天的期限已过,人生进入不可更换取消的状态,人生倒带正式读取,一段优美的纯音乐缓缓而来,“主人,欢迎您加入二次元世界,遵从国际守则,不以种族歧视,不以晒黑了就是黑种人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八荣八耻背熟了就追风去吧,后会有期!”
篇2:机器人杰克散文
机器人杰克散文
机器人越来越聪明能干了。它们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还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
我可是一个小小发明家,我想发明的机器人可不和它们一样呢!我想发明的机器人是五兄弟组合,他们都有一个很特别的功能,干有些事速度都很惊人。跑步,他们就象离弦之剑一样;写作业就象飞机一样。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它们的主要功能。
老大看上去象呆板的的普通汽车它有许多特点:可以防御任何物体,还有力度大的隐形机关枪想发多远就发多远……这就是老大!
老二的样子是一只活泼的`大型毛毛虫,它的特点也不少:它可以带着小朋友们四处游逛,软绵绵的身子上还有自动调解松紧带呢……这就是老二!
老三象一个严肃的拳击手套,有七只小眼睛,功能虽然少些:如果有人哪儿疼,他就免费用惊人的速度有质量的敲哪……这就是老三!
老四是个可爱的千手机器人,他的特点也不赖:如果电子表坏了,他又会以惊人般的速度修好……这就是老四!
还有一个最小的呢!他的身子可怪了,身体象把厉剑,有四只小手。特点也不多:他可以远程反应出垃圾在哪,用那独特的小手可以吐丝,这丝坚不可摧,然后卷住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这是老小!
这是我想象的机器人五兄弟!
……
篇3:人与机器人散文
人与机器人散文
或许,我们也可以这么说,科学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模仿中得到了发展的。当然,科学家们也不光仅仅研究我们人类,他们也根据大自然中其他的生物,研究出了其他的机械。据说,那潜水艇的原理,其实就是人们通过研究鱼在水中是如何沉浮的,这才研究出来的;而飞机呢,也是因为人们研究鸟类在空中是怎样飞行的,这才发明出来的。所以说,在我看来,我们其实也可以称那潜艇为“机器鱼”,而管那飞机叫做“机器鸟”呢。不过,这些发明虽然都很伟大,可是,又有什么能够比人工造出一个“人”来,更令人惊讶的呢。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还就真的在不断努力,想要根据自己的形象复制出一个真正的人来。其实,人类要想根据自己的形象复制出一个人来,有两条路可以走,其一,是从生物的角度出发,如果现代的克隆技术继续发展下去的话,或许,还真的可以用人体的干细胞,造出一个和本体几乎一模一样的有血有肉的人来。只可惜,如果那样的话,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在绝大多数国家,克隆人这种实验,都是被明令禁止的。那样的话,便只有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了,那就是利用电脑来模拟人脑,用那些金属之类的无情物,硬是制造出一个有思维的有情之人。
一开始的时候,人们虽然有了这种想法,可是,还是将它当成了是一个可笑的无稽之谈,是一个科学幻想,甚至可以说是科学狂想。一位捷克斯洛伐克的作家卡雷尔,在他所撰写的故事中,首次创造出了“机器人”这个词语。据说,他创造出“机器人”这个词汇,是参考捷克语中的“苦工”和波兰语中的“工人”这两个词,这才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在他看来,机器人是人类的仆人,将永远为人类服务。
不过,人类的智慧,真是无穷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在美国的博览会上,科学家们展示了一台家用机器人。它可以行走,会说七十多个字,不过,若要想用它来代替人们做家务,真的充当仆人的话,还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它真的是干不了什么家务,倒是先学会了人类的一个坏毛病,那就是,这台新发明的机器人,竟然会抽烟。
自此以后,科学家们便不断努力,制作出了有各种不同用途的机器人。据说,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机器人,是一个名叫乔治的美国人制作出来的,这种机器人,拥有人工智能,它的机械手,可以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做各种不同的操作。再后来,人们又经过不断地努力,制造出了不同用途的机器人,不仅真的能够代替人类进行各种家务劳动,而且,还制作了可以代替人类进行各种危险工作的机器人,它们可以修剪枝条,可以挖掘,可以排雷,有些工作,甚至还是相当精细、相当复杂的工作呢,比如,有的机器人,竟然可以像一个医生那样,给患者动手术。
而且,人类对于机器人的外表形象,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既然我们将它们称作为机器人,那么,毫无疑问,它们就必须要和人类长得更像才是,一开始的时候,人们总是认为,机器人就必须和人相像,像人一样有胳膊、大腿。可是,渐渐地,人们发现,其实,机器人和人之间的相像,并不仅仅局限在外表上相像,更重要的是要在智能上相像。所以,对于机器人这个词汇,人们便有了更广义的理解,有些新型的机器人,由于各种工作需要,它们的形象,可以被设计得并不像人。比如说,那些专门用于工业的机器人,其实并不需要设计成人的模样,而只需要保留那最关键的部分,一只机械手,便已经足够。还有的时候,那些根据动物的样子制作的机器,也被人们称为机器人。
篇4:机器人心里的蓝鸟散文
机器人心里的蓝鸟散文
从前有一个机器人,他的心坏了。修理工使劲儿地修理他,还是没有用。
他被送到了这里,和一些旧机器堆在一块儿,他试着跟他们说话。
他说:“喂,你们知道吗,我的心坏了。”可是那些旧机器并没有回答。
他躺了下来,望着天空,度过长长的黑夜和没有意思的白天。
他躺在那里,不断地被秋天的雨淋湿。他躺在那里,经历了冬天的第一场雪。
有一天,一只蓝色小鸟顶着寒风飞了过来,停在他的肩膀上。
“小鸟,你来这里做什么?”他说。
“我要飞到南方去。”她虚弱地说,“那里有暖暖的阳光,可是我现在又冷又累,恐怕再也去不了了。”
“我想你一定不想待在这里,”机器人说,“像我一样变成一个废物。”
蓝色小鸟一直发抖,没有说话。
“我的心房现在是空的。”他温柔地说,“如果你愿意,可以睡在里头。”
蓝色小鸟钻进了机器人的心房里睡觉。
机器人望着外面的夜晚,惊讶地感受到自己有一颗温暖、活跃、跳动的心。每次蓝色小鸟振动翅膀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心好像也在颤动。
第二天早上,他的心门打开了,蓝色小鸟放声歌唱,甜美轻快的`声音,在冰冷的空气里传送。
“我的心以前只会嘀嗒嘀嗒响,”机器人说,“现在它会唱歌了。”
蓝色小鸟在空中飞了一小圈,机器人觉得他的心也在飞翔,还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他抬起脚,叮叮当当、叮叮当当地跳起舞来。
“我好希望一直住在你的心房里。”蓝色小鸟说,“如果我继续留在这里,一定会冻死的。冬天很快就要来了,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是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劲儿。”她停在他的手上,难过地说。
“让我带你去吧!”机器人说,“我把你放在心房里带着走,你不会挨冷受冻,也不会让风吹到。”
他把蓝色小鸟放进心房里,越过荒凉的冰雪大地,登上高耸险峻的大山,穿过风雪与浓雾。
他已经非常累了,每走一步,他的关节都发出吱嘎声。
终于走到阳光温暖的地方,他打开心门,蓝色小鸟飞了出来,小鸟唱个不停,并且一直呢喃:“谢谢!谢谢!”
机器人朝她伸出手臂,可是再也没办法向前走一步,他的力气全部用完了,“把我的心房当做你的家吧!”他越说声越小,最后垂下了头。
蓝色小鸟一直住在机器人的心房里。
机器人仍然站在那里,他的两只手臂向外伸着,像一棵空心的老树,成了爱唱歌的小鸟每年都来住的家。
篇5:家里来了个机器人现代散文
家里来了个机器人现代散文
去年搬了新家,儿子一家回来过年。
节后返京不几日,儿子就给他妈打来电话,问新家的通讯地址和邮码。老伴立马警觉起来,说:“你问这干啥?该不是又要乱买东西了吧。”
儿子说:“老妈,我不会啦。”
“我就怕你乱花钱。”老伴这么说,是因为儿子知道我想栽种垂盆草,年前他出差南京,抽空专程去了花卉市场。花80块钱买了一盆草,来回打的,再加快递费用,这盆草花了近200元钱。快递到家,老伴打开一看,一个小塑料盆,直径不足25cm,而且小草在路上被折腾得茎断叶残,没了生机。老伴当即就来气,直埋怨儿子“乱花钱”。
儿子跟他妈问过地址、邮码的次日,给我发了一条短信:“爸,我买了个清扫机器人快递回去了,注意查收。这家伙很听话哦,比我乖。让它替我多干点活,你们就少累一点吧。”
又隔了两日,快递员给老伴打来电话,叫下楼取快递。
“哪里来的快递?”老伴问。
“北京。”快递员说。
“你看,儿子又乱买东西了。”
“这回可不是乱买,儿子给我送来一个扫地机器人,我喜欢。”我高兴地告诉她。我们老俩口退休后,在家务劳动上自然形成的习惯性分工是,她做饭烧菜,因为她做的饭好吃。我拖地板,搞卫生,因为我比她有力气。
“扫地要什么机器人,还你喜欢呢。我看啊,叫儿子再给你买个吃饭机得了,免得你吃硬的塞着,吃热的烫着。”我懒得听老伴的唠唠叨叨,转身出门,坐上电梯下楼,取快递去了。
儿子买来的扫地机器人虽有人工智能,但并不具人形。
它矮墩墩的,是个高85mm,直径330mm,重3kg匍匐在地面上的黑色圆盘机器人。我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一步步进行操作,首先让它吃饱(充电)喝足(给水箱灌水),然后向遥控器输入了我想发给机器人干活的指令。
这个扫地机器人,别看它个子、块头不大,本事可大了。它的肚子底下有两个旋转式的尼龙丝小扫把,两个扫把的中间有一个吸尘口,被扫起的垃圾和残留地面的尘埃,即使是极细小的灰尘,由于有超强的吸力,也被吸进了垃圾箱。随后,机器人又将扫净的地面用湿巾抹一次,它所到之处干干净净。它还能自动探测到特别不干净的.地方,遇到这样的“重灾区”,它还会进行重点清扫。总之,它的四种清扫模式,能够处理遇到的各种情况。
客观地讲,它比我干得好,干得出色。我用扫帚清扫时,动作再轻,也会扬起一片微尘,在射进屋内的阳光下清扫时,我看见帚落尘起,那即时扬起的微尘,可用“风起云涌”这个词来形容了。我清扫完了,扬起的微尘又慢慢飘落地面,扫过的地方仍显得脏兮兮的。我天天清扫,也不见家里有多么的干净。而机器人清扫时一点也不扬尘,它通过扫、吸、抹这三个循序渐进的有效动作,清扫一次,家里两、三天都是干干净净的。
这家伙还真是“听话”、“很乖”,我叫它每天七点清扫,它不差分秒。饿了,它自己找吃的(自动充电),吃饱了又继续工作。当然,毛病也是有的。家里干干净净的,它也不懂灵活一点,不知道偷个懒,歇一歇,也好给我省点电。它活干得细、干得好,我也很体恤它的辛劳。从现在开始,我让它干一天,歇一天,隔天做一次清扫。
老伴对儿子买机器人回家做清扫工作,开始很不以为然,甚至说边边角角的地方,机器人怎么能清扫啊,儿子纯粹是在“乱花钱”。机器人认真工作了几天后,她发现家里灰尘少多了,连电脑桌也更洁净了,没有过去那么多的落尘。一米八的床铺底下,过去是清扫工作的死角,即便低头弯腰伸手进去清扫,总有一小块地方扫不到。机器人进去溜达一会儿,就干干净净的了。看到清扫机器人的这些优异表现,这几天,老伴开始由衷地说它好话了。“真厉害,没有想到,边边角角的地方,它都能搞得干干净净,这清扫机器人还真是不错。”现在,她开始亲近、学习并自己操作机器人了。有朋友来家,她还不忘热情介绍家里的这个新成员,她说:“我们家里来了个机器人。”说着,她就发出指令,让清扫机器人为朋友进行工作表演。
而清扫机器人乖乖地低声哼着自己的进行曲,欢快认真地开始工作。
★ 机器人教学
★ 教学机器人
★ 机器人说明文精选
★ 医生机器人作文
★ 机器人时代作文
★ 机器人科幻作文
★ 做机器人随笔
★ 美术机器人课件
★ 机器人警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