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孝亲的名人故事
“ljpshando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敬老孝亲的名人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敬老孝亲的名人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篇1:敬老孝亲的名人故事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
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篇2:名人孝亲敬老的故事
云南电视台《民生关注》报道:家庭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富宁县有一位63岁的老人,不忘骨肉亲情,44年如一日,抚养着自己65岁的哥哥和61岁的妹妹。
在敬老节到来之前,富宁县民政局把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证书发给高正才老人,以表彰他40多年来照顾自己双目失明的哥哥和痴呆妹妹。
篇3:敬老孝亲的名人故事
原谷是春秋时陈留一带的人。他9岁时,祖父已经年老不能耕作了,父母厌恶祖父,商议将祖父丢弃荒郊野外。原谷听说后,跪在双亲面前求情,遭到斥责。
次日清晨,父亲命原谷抬篓,把祖父丢弃荒野。在路上,原谷抬着篓子走在前面,一边走一边回头望望祖父。风烛残年的祖父坐在篓子里,神情黯淡,表情呆滞,注视着频频回头的孙子。
将老人抬到荒野后,父亲命原谷抛掉篓子回家。原谷不仅不抛掉篓子,反而把篓子紧紧地背在了身上。父亲不解地问:「要这个破篓子干啥?」原谷一本正经地回答:「等您年老了不能耕作时,我好用它把您也送到这里来。」
父亲听了当即怒道:「小孩子,怎么能跟大人说这种话?」
原谷反驳道:「儿子应当听从父亲的教诲。您能这样对待爷爷,我为什么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您呢?」
原谷的话使父亲大为震惊,继而羞愧难当。他跪倒在父亲面前哭求饶恕,带着愧色将老人抬回家中,精心赡养,孝敬终身。
篇4:敬老孝亲的名人故事
卧冰求鲤,出自二十四史。传说晋时王祥,小时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继母患病,很想吃鲤鱼,适值天寒地冻,河里结冰无法捕鱼。
王祥不计前嫌,于是心生一计,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人们都说孝感天地,必得天佑。
篇5:敬老孝亲的名人故事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篇6:敬老孝亲的名人故事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其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 孝亲敬老演讲稿
★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
★ 孝亲敬老月祝福语
★ 的孝亲敬老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