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中秋节散文

2016-07-23 12:25:33 分类:综合材料 下载本文

“红烧牛肉面疙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难忘的中秋节散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难忘的中秋节散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难忘的中秋节美味散文

难忘的中秋节美味散文

又是一年中秋节,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想起她给我做的美味:“芋艿炖排骨”。那是外婆的私房菜,那种味道是外婆独有的,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有一种味道占据着我的味蕾,即使是山珍海味也无法和它相比。

那岂止是一道菜,一种味道,那是外婆对我的爱,那种长幼之间的亲情之爱是无法替代的。每每想起外婆,我就会想到这烙在我记忆深处的味道;每当品尝着自己做的这道菜,就会想起我那亲爱的外婆。

每年的中秋节,去外婆家共享天伦之乐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外婆膝下共有六个儿女,母亲是长女,我便是长孙女了。

到了这天,姨妈舅舅们就会带着表弟表妹们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来到外婆家,一大家子将近二十口人一起忙碌着,摆上二桌子丰盛的中秋家宴。

这一天,外婆就只做一道菜,就是我百吃不厌的“芋艿炖排骨”。在外婆做菜时,我就会扔下表弟表妹们,走进厨房里,陪在外婆身边,看着她下锅、翻炒、装盘,最后闭上眼睛,闻着那扑鼻而来的香气,端着菜扶着外婆走出厨房。

这种香味一直陪伴了我人生中的二十七个中秋节,直到初春,外婆仙逝,我再也无法美美地品尝外婆亲手做的这道菜了。

外婆离开我已经有一年零八个月了。

从的春天开始,外婆的身体就一直不好,经常住院。

那一年的中秋节,外婆看上去十分瘦弱,手术不久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母亲和姨妈们知道外婆的倔脾气,早就商量好要去酒店过中秋,可外婆却执意不肯,说酒店里的菜不好吃,又浪费,不管儿女们的劝说,坚持要在家里过节并为我们做这道菜。

做菜时,还把母亲叫进厨房。当时,姨妈和舅舅们都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母亲陪着一起做?

记得,母亲一手搀扶着外婆一手端着那道菜从厨房间出来时,母亲的眼里含着泪,我看着心里真不是滋味。

后来,母亲才告诉我,外婆知道我喜欢她做的这种味道,便把做菜时的几个要领传授给母亲,还说,等她走了,每年的中秋节,一定要母亲为我做这道菜。还没等母亲说完,我早就哭成了泪人。

我是外婆一手带大的,母亲在我二岁时就把我交给外婆抚养,然后回到了父亲所在的部队里。

姨妈们常说,我就像是外婆最疼爱的小女儿,有好吃的好玩的,外婆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只比我大七岁的小舅舅总是说外婆偏心眼,那时,外婆总会对小舅说:“你是舅舅,你该让着你外甥女……”

我是在外婆的宠爱下长大的,吃着她亲手做的饭菜,穿着她亲手缝制的衣服,外婆给了我快乐温暖的童年。

母亲和父亲会在每年的中秋、春节回上海看我。于是,每当到了这两个节日,我就会拿着小板凳,坐在弄堂口,一天天掰着指头数日子,等着扑进父母的怀里。

我清楚的记得,那一年我九岁,农历八月十四那天放学回家,我很快就做完了作业,然后照样拿起小板凳去弄堂口等母亲,一直到天色昏暗,还不见母亲的身影,舅舅来叫了我好几次,我都不愿回家,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外婆听到了我的哭声,跑过来哄我:“宝贝儿,别哭,外婆明天给你炖排骨吃哦。”“真的吗?”我抹去眼泪,欢喜地笑了,然后乖乖地跟着外婆回家……”

第二天是中秋节,父母亲一起来学校接我放学。

刚到家,就看见外婆正在厨房里忙着准备晚上的菜肴。我看见厨房的箩筐里装着一堆棕褐色的毛茸茸的椭圆形状的东西,外婆告诉我它叫芋艿,要把外面的皮儿用刀刮去,就能看到白乎乎的芋艿了。

外婆笑呵呵地说:“等着外婆给你做“芋艿炖排骨”,可香呢!”“我肚子好饿,我现在就想吃了”母亲拍了拍我说:“小馋猫,就知道吃……”

没过多久,外婆就把一大盆“芋艿炖排骨”摆在了我面前,我拿起筷子,一口接着一口,一边吃一边说:“真好吃,真香……”从那一年起,每年的中秋节,外婆就会为我做那道“芋艿炖排骨”,从我九岁那年一直到08年,整整27年,从未间断过。

去年的.中秋,没有了外婆的节日索然无味。

我带着孩子们去父母家,那天,母亲也做了一道“芋艿炖排骨”,菜端上来的那一瞬间,我心里想起了外婆,我起身搬了一张椅子,椅子上放了一只柔软的靠垫,然后去厨房取来一副碗筷,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那是外婆的座位。

我们全家人一起端起酒杯,先给外婆敬酒,默默想念已经离开我们一年多的外婆。我饮着酒,却不知是酒是什么滋味,那时,仿佛真的可以感觉到外婆从不曾离开,她就坐在我的身边,呵呵地笑着……

这一次,我没有哭,我知道,外婆在天上看着我呢,她一定希望她的宝贝儿是快乐的、坚强的……

平时,我也经常做这道菜给孩子们吃,杰克和扬扬都十分喜爱。

记得扬扬第一次尝到这道菜时就问我:“妈妈,这是什么菜呀?”我会告诉她,这道菜的名字叫“芋艿炖排骨”,是去世的太外婆教妈妈做的。

那时,扬扬还记不住这道菜名,但是她却记住了那是太外婆的菜,后来,每次她想起要吃这道菜时,就会对我说:“妈妈,我要吃太外婆的菜……”杰克也跟着扬扬为这道菜改了名儿。

又是中秋了,望着天上的圆月,思念在心里流淌成河。

外婆,亲爱的外婆,你在天堂,过得好吗?我好想你,好想好想你,好想尝一尝你亲手做的“芋艿炖排骨”,好想扑在你的怀里,就像小时候那样,感觉你的手轻轻地滑过我的发丝,好想听你说:“外婆的宝贝儿,外婆的乖孙女……”

篇2:难忘中秋节

太阳似乎站岗累了,所以知道今天是中秋,提早下班了。

太阳下山了,月亮上来了。她就犹如一位含羞的少女,始终不肯露面,过了好一会儿,才露出她的真面目。我看见了,她就象一个巨大的大圆盘,又好象是一个大烙饼,看上去香喷喷的。隐隐约约的月亮的身旁,铺了一层薄薄的、朦胧的雾,那皎洁的月亮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就觉得好笑。,想不到连美丽的月亮也长“痘痘”了。

就在这时,正在喝茶的爸爸突然放下了茶杯,叫我们过来:“今天的月亮非常圆,你们觉得象什么?”

“象一个大号月饼”

“象一个土色铅球”

“象一个巨大的大盘子”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一个小朋友用手指了指月亮,爸爸连忙说:“不能指,你们听,嫦娥后羿正在说话呢?每当这时,嫦娥和后羿都会在那一棵高大的桂树下对话。所以不能用手指指月亮,月亮上的神仙看了,会发火的---”

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大家聚在一起说各自小时候的糗事,趣事,可真好玩。我仰望月亮,轻轻地祈祷:“祝长辈们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幸福美满;祝我自己快乐学习、天天向上。

今年的中秋真是月圆、人圆、家更圆。

篇3:难忘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最期望的一天,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中秋节。

每到中秋节的时候,我就可以吃奶奶做的月饼!还可以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

去年的八月十五,我们全家都回奶奶家了。下午放学后,爸爸带着我和妈妈一起回老家。到了老家,大姑、姑父他们都到了。开饭前,妈妈再三叮嘱我:吃饭前要洗 手,吃完饭也要洗手……开饭啦!还没等饭菜端到饭桌,我们一群孩子就已经“出动”了。吃完饭之后,奶奶就时不时地给我们拿月饼和各种各样的水果,那些月饼 有杏仁味的、有豆沙味的、有水果味的、肉松味的、五仁味的……我们一群小孩馋得直流口水,吃完月饼,我们一群小孩在一旁玩跳皮筋,玩老鹰捉小鸡。天上似乎 有一块大月饼,又大又圆看起来像个玉盘挂在那里。天色渐渐的暗了,虽然我也感到困了,但也很不情愿地坐着爸爸的车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明年我一定 还要回来和爷爷奶奶一起过中秋节。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来了。我喜欢中秋节,更希望能和台湾的小朋友一起过……

篇4:中秋节散文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园情。”今天是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何人不起故园情?望着天空的圆月,我不禁产生了孤独和凄凉之感。我的脑海里又浮起了小时候妈妈揪棉花的情景。

我家的地块大都在河边的高岗子上,每年种棉花是妈妈必修的功课。秋天的每个早晨,天还没亮,妈妈就钻进迷蒙的大雾里,消失在棉花地里。不到半晌,妈妈就用手推车推回来了好几袋棉花。在家等着吃早饭的我从来没有想到去帮助妈妈。

揪回来的棉花是带壳的,露水沾湿了棉朵,晶莹剔透,真像是一个莲花宝座里坐着四五个仙童呢!

晚上,我在油灯下写作业,妈妈就在我的身旁,就着昏黄的油灯嗒嗒地揪着棉花。那声音像是在说:“儿子,好好学习,有妈妈陪伴着你呢!”每当我听到妈妈揪棉花的声音,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流进我的身体,我又打起精神默默地读起书来。我实在熬不过妈妈,眼皮打起架来。妈妈知道我困了,就说:“快去睡吧,明天再学也一样。”当我在朦胧中醒来时,还能看到妈妈低着头,坐在油灯下,娴熟的揪着一朵朵雪白的棉花。我一下子像是长大了许多,妈妈的辛劳终于感动得我哭了起来。妈妈还以为是我睡梦了呢,说:“怎么了,快睡吧。”我偷偷地用被角擦去感激的泪水,重又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圆月啊,请你帮我看看远在家乡的妈妈好吗?她是不是变得苍老了,是不是两鬓霜白了?如果能看到,就请你给我捎一句话吧,我想对她说:“妈妈,您辛苦了!”

篇5:中秋节散文

晚风习习,吹散了头发,吹乱了思绪,漫步在葱茏的绿树红花间,久久不曾离去。

明月当空,清凉依旧,可心境却不平静。

又是一个皓月当空,守着圆月话温情的时刻,可却找不到眷恋的理由,记忆中的温暖却只是停留在外婆的怀抱!

一晃外婆去世近三十年了,我过了近三十个中秋,可年年中秋赏一样的圆月,吃一样的月饼,唯有我的记忆深处的中秋有着无比的甜蜜和温馨!

我妈是外婆最小的女儿,从小她就不会做家务,理所当然就更不会带小孩,以致婴儿时的我有好几次在他们手中险些命丧黄泉,外公外婆看到小小的我遭遇如此的危险,就让父母把我送到他们那儿,所以我是瞎眼外婆用衣服兜大的!

从记事起每个中秋都是在外婆家过的,七十年代中期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外婆总会变戏法似地给我们变出许多平时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东西,每个中秋都是我们姊妹几个最盼望的节日!

当那一轮皎洁的盈月将它的光辉满满洒向大地时,我们早已稳坐在葡萄架下的小桌前等待外婆给我们变出的惊喜!在那略有些清凉的夜晚,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当外婆摸索着从屋里拎出一个小竹篮,我们就开始沸腾了,吵嚷着要自己去拿,瘦高个儿的外婆将竹篮高高地举过头顶,要我们安静下来,经不住诱惑,只得举手投降,平常吵闹惯了的我们立刻安静下来,要知道尽管只是那么一点少的可怜的食物,可在那个年代却足以让我们这些小馋猫幸福好久好久!

外婆依次发给我们:一人两粒水果糖,一个苏式的冰糖月饼,还有舅舅晚上刚从院子的葡萄架上摘下的葡萄……

那时还没有我的两个小妹,所以我是最小的,于是享受着比哥姐们多的优待--可以躺在外婆的怀抱里一边吃着零食,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外婆重复了不知多少遍的鬼故事,听着听着就在外婆的怀抱中进入梦乡……

尽管是一样的东西,但对于顽皮的我来讲,总觉得别人的肯定比自己的好,于是我会趁着哥姐们专心听故事时,偷偷地去舔一下他们手上的糖果,直到完全确定我的和他们是一样的甜!那水果糖的甜蜜滋味渗进梦里,让我甜醒了还在笑!

那边吃边掉渣的冰糖月饼,让我们非常珍惜地享用它,双手捧着放到嘴边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小心翼翼地生怕掉下丝毫零星碎末,如果一不小心掉下一点便会马上拾起,吹吹上面的灰,然后十分享受地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味……

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再也不会因为少吃一口而争得不可开交,丰盛的美味在每天的餐桌上一遍遍轮番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而我却再也找不到那种中秋月圆时一家人团聚赏月的温馨……

如今还不到中秋节,超市里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月饼,吃着那些制作精美,包装华丽,价格不菲的月饼却犹如嚼蜡,再也找不到当年那种感觉——

如今中秋的月饼怎么也吃不出从前的那个味,不知道是做月饼的人变了还是吃月饼的心境变了?华丽的包装,却如何也代替不了平实本质——一块冰糖,几粒芝麻,少许桂花,却令我甜蜜许多年!

篇6:中秋节散文

中国人早就注意到月到中秋有超乎平常之明,并产生心灵的感应。周人会在中秋举行仪式,以祭月迎寒。至魏晋以后,中国人兴赏月,唐人更是流行。也是从唐开始,中国人有了中秋节,千年既久,到现在已经成了传统和习惯,祭月也演化成为赏月,这标志着人从对月之崇拜发展到对月之审美。

祖父所主导的一次中秋节,留在了我儿时的记忆中。那天晚上,雨过云开,有月忽出,自行于天。院子种合欢树、桐树、德国槐树,枝繁叶茂,互相交错,荫庇甚大,遂只有庭中檐下干爽,月光透明。祖父净手整衣,搬出一张宽且矮的条桌,放在檐下庭中,并用瓷盘一一陈以石榴、柿子、月饼等果品祭月。我的祖父1973年西归,在他生前数年再未祭月。那次仪式虽然简陋,但它所传递的信息却自古而来,印象不可磨灭。

农历八月十五,三秋之半,依长安风俗,这天下午靠近黄昏之时,每户必烙月饼。这是主妇的事,在我家当然是我母亲的事。为了使月饼好吃,母亲要给面里放芝麻,往馅儿里加捣碎的核桃仁,也会加红砂糖或白砂糖,这种月饼是甜的,我等小孩特别喜欢吃。烙月饼要用雪蒿,是生长于土坎上或田垄上的一种野菜。掘雪蒿往往是我的活儿。有时候中秋节会下小雨,天地迷茫,我也不推辞,出门,出巷,出村,在地里采一把跑回去交给母亲。月饼会做一个大的,直径大约一尺半,做几十个小的,直径大约一寸半。大月饼和小月饼都贴雪蒿,一是装饰,二是提味。雪蒿一经锅炕,叶茎便绿淡黄渲,脆感毕现。

月饼在长安谓之团圆馍,因为中秋节也就是团圆节。八月十五夜,一边赏月,一边吃团圆馍,其乐融融。然而这一天也总有人在外羁旅,不能返乡而聚。不要紧,当给在外之人留下大团圆馍的一角,并留下几个小团圆馍,等其回家吃。全家有多少个人,便切大团圆馍为多少块,一人一份,不过当在中秋节以后食之,八月十五夜所吃的是小团圆馍。有一年中秋节,我父亲正在西府的扶风县做宣传工作,数月不归,属于他的那一份大团圆馍夹在几个小团圆馍之中,一直挂在厢房,也就是父母卧室的墙上。怕我偷吃,母亲故意将其高悬。

母亲烙好月饼后会将它们放在一个簸箕里,并置之于方桌或条桌上供一会儿,而后才把小月饼拿给祖父祖母和孩子们。大月饼继续供着,到第二天才收起来切成块儿。也许如此供一会儿,也具祭月的意思吧,然而总之是敷衍塞责了。到了我这一代,就连母亲都不如了。祖父是清人,母亲是民国人,我是共和国人,三朝巨变,在中秋节的规矩上,母亲不胜祖父,我不胜母亲,我的儿女更不胜吾。文化之变迁,文化在中秋节之衰,观之显矣!今之人,只剩下送月饼和吃月饼了。

在唐长安,赏月显然是一种盛举,充满了雅意。道士有传,唐玄宗曾经由天师引领进广寒宫,见宫娥,闻仙乐,流连忘返,并获得灵感,作霓裳羽衣曲。这显然是传说,不过唐玄宗携杨贵妃赏月无假。为延长赏月时间,唐玄宗尝令工匠在太液池西岸筑赏月台。所选地址甚佳,可惜安史之乱爆发,赏月台只建了半截。皇帝喜欢赏月,诗人也就喜欢。他们所去之地,往往是曲江池之岸、杏园之边,三五成群,彼此激发,遂多咏月之篇。有一年过中秋节,唐僖宗吃月饼,喜其油酥,十分之香。恰闻有进士在曲江开宴,便下诏御膳房包以红绫,送月饼给进士。月饼初入史书,大约便由于此事。

中秋节除赏月之外,也赏桂。目遇之,月光明,鼻嗅之,桂花芳,又有耳闻之,丝竹幽,真是何等趣味!当然还有故事,凡古贤者所创作的“嫦娥奔月”“蟾蜍变玉兔”“吴刚伐桂”,甚至“朱元璋以月饼递送起义情报”,都会在中秋节讲一讲。明清以来赏月,也会猜涉月谜语。“长安一片月,打一小说人物,经猜是秦明。”不是很有意思吗?这给中秋节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苏东坡的中秋节是在密州一个超然台上过的。有朋友陪伴,自夜至天亮豪饮,大醉。7年不见其弟,由衷怀念。缘于此,苏子作词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国咏月之文章汗牛充栋,苏子中秋节之词空前绝后了。

没有理想的生活,就不会在生活中审美,也不会使生活艺术化。中秋节对月之审美,显然是古人生活艺术化的表现,遗憾今人的中秋节,重以物质,轻以精神,或者说是生活粗鄙化,甚至退化了吧!

篇7:中秋节散文

中秋节将致,面对超市里包装精美、种类繁多的月饼,我不再有儿时那种欢愉的心情,那种甜蜜的期盼,那种简单的快乐,但让我更加怀念儿时的那种月饼。

儿时的月饼,没有现在精美的包装,薄薄的一层黄草纸,包着一个如拳头大小的圆饼,既庄重又大方,打开黄草纸,月饼就露了出来,烤得焦黄油的饼面上,一般都打上了长条形的合家团圆,花好月圆等一些祝福图案,月饼古色古香,让人赏心悦目,掰开月饼,青红丝像藕丝一样缠缠绵绵舍不得断开,馅里面的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冰糖时不时从断开处掉下来,那花生、冰糖做的馅,那面粉做的坚硬的皮,那皮上稀疏的几粒芝麻,几乎都是人间至美之味,轻轻地用舌尖舔着味儿,慢慢地咀嚼着,享受着,感觉着嘴里香浓甘甜的味道一点点的迷漫开来,幼小的心里便横生出无限的满足和甜蜜。多年以后,只要回想起这个情景,舌间似乎还留有余香。

但现在,在月饼堆里很难找到儿时吃过的那种月饼了,尽管现在的月饼越来越好,精美的包装,繁多的口味,但却再也吃不出以前的那种感觉了。人们的眼光不知何时从欣喜变成了挑剔,在不知不觉中已没有当年吃月饼的那种冲动,当古老的风俗没有了,淳朴的心灵改变了,花钱买来的精美月饼,除了送礼,也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应景食品罢了。但每当中秋节来临时,我总忍不住在超市摆满各种品牌的月饼架前流连忘返,老觉得我与它之间有种不解的情结,即便不买,也要多看它几眼。

中秋,它承载了一段儿时的回忆,一种醇厚的味道,一段由月饼串联的记忆。尽管我自始至终对月饼有一份独特的情怀,但我依然怀念儿时简朴的月饼,那种用黄油纸包着,用纸绳扎成四方块的那种月饼,最起码它真实,表里如一,没有太多的掩饰。

篇8:中秋节散文

瓦蓝的天空澄澈的一尘不染,远处飘来一缕缕金桂的清香夹杂着醇厚的柿子味。舍不得离开的蝉还在枝头上低声的嘶叫着,辽远,清亮。却还是没能留住燥热烦闷的夏,秋天便迫不及待的跨上了行程,悄声带着丰收来到了这个令人神往的村庄。

树根又傻愣愣的坐在村口,整整一下午了。“中秋节快要到了!”想起来离家漂泊的疯娘,树根又重重的叹了口气。

树根从小就是村里人眼中的另类。他那十几年前就去世的哑巴父亲以及那离家出走的疯娘无一例外成了村里人这些年茶前饭后的议论话题。一场大暴雨后,凶猛的河水卷走了颤微微的独木桥以及桥上的树根爹,被救上岸后昏迷不醒。穷苦的家庭如何能支付巨额医药费,树根爹变哑了。后来成了家,却不幸掉下悬崖摔死了。再后来,树根娘变疯了,常常到处乱跑,不过每次都会自己回来。树根是个敦厚的人,也没太在意。谁知两年前母亲出走后再也没能回来,树根找遍了十里八村可没有一点消息。

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幕闪现在树根的脑海里,眼前这座富饶祥和的村庄把他的思绪拉回到几年前。泥泞不堪的小路上发疯的母亲在地上胡乱的翻滚,身上脏得不像样,分不清是泥还是牲畜的粪便。树根便耐心的为疯娘洗干净,即使很脏,他也觉得很幸福。而现在要是母亲还在身边,那该是多享福啊!

他还依稀记得那年的村子,天翻地覆的蜕变了。那天,村支书兴冲冲的跑来“要修路了,要修路了!”原来,村村通公路要普及到这儿了。这可是村里人做了几十年的梦啊,村里男女老少齐心协力的跟着共产党的领导,修建那条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路。筹资、开山、挖石、肩挑手抬……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在挖土机的轰隆声中,在村民高亢的吆喝声中,在险峻的山谷中巍然迤逦。凝聚着无数的心血与希冀,这条宛如银龙的路无尽绵延,穿过村庄往南通向县城,往北直抵市区。于是,这个闭塞的村子一下就变成了交通要道。

自从树根爹死后,树根便把自家几亩地租给别人种,这让思想保守的村民们很是看不顺眼,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竟然不种地,那还想干什么?村支书是个老党员,考虑了树根的情况便将刚批下来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农村医保的名额留给了树根家。这可是个稀罕事啊,困惑农村家庭几十年的收入低、看病难的问题竟然解决了。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树根签了承包合同,把村口一栋废旧的厂房租了下来,用这个破厂房开了个漂亮的饭店和一个洗车场。这要搁以前啊,村里人肯定会笑掉大牙,而现在这宽广的公路通向这里,带来了川流不息的人流和车辆。以前连个拖拉机都罕见的村庄现在大小车辆来往不绝。树根的饭店和洗车场也成了香饽饽,生意十分红火,赚了不少钱,盖了小楼房,小两口日子过的像模像样。

看着南来北往的人群,树根又想起他那流浪在外的疯娘,“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还会回来吗?要是回来时迷路了怎么办?家乡这几年变化这么大,娘会认识吗……”想着想着,泪水模糊了树根的视线。党的政策这么好,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钱是挣不完的,可娘却只有一个啊!树根站起身理了理衣服,看了看眼前这祥和的村庄,高耸的楼房、宽敞的公路和一切的一切,他下定决心明天就去找娘,带她去治病,想着这些他缓缓的向着远处的五星红旗深深的鞠了一躬。

篇9:中秋节散文

又将近中秋佳节,身为一个在外四处漂泊流浪的游子,总是不停追逐天空裡朵朵的云彩,追逐沙滩上一波波的浪花,追逐年少层层叠叠的梦想,离开故乡走到遥远的异乡,在这茫茫的人生道路上,不知走过了多少苍凉的道路,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沧桑的旅程,有谁曾为我浪迹天涯过,有谁曾为我在旅途上迷醉过,想想这世上又有谁不曾年少过,有谁不曾年少轻狂,不知愁滋味过,又有谁对感情世界裡的柏拉图式故事不曾痴恋过,茫然若失的我,让我在这段感情故事裡,不知有多少次给自己留下数不清的恩恩怨怨及是是非非,然而,就在这一条茫茫的人生道路上,让我一直不停在我生命中一次次地上演着,更不知有多少次的时光轮迴在我岁月裡掉过泪,心瘁过,伤心过,憔悴过,忧鬱的心愁和疲惫的思绪最终,最后,还是让我无怨无悔地要自己选择走回茫然不知的世界裡,我这一生迷途中已不知走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也不知穿越多少个山山水水,千迴路转的路途裡,让我敢于问着天涯,也敢于问着海角,何处是我最后落脚的'地方,何处又是我最终的故乡和一个小小的避风港,太多的疑惑!太多的迷茫!总是让我一次次自我迷失,总是让我无所是从的去找寻,去追寻人生最后一次缠绵悱恻的梦…………

天空裡夕阳馀晖渐渐披上夜幕,天际间的月光撒向大地,天上寥寥无几的星辰依然是暗澹闪烁着,深秋的风一阵阵轻吹着,秋风总是给人一种莫名凄凉的感觉,彷彿是在黑夜裡等待寂莫的来访,祇有给人更多的寂寥,更多的无奈和孤独,昔日那种快乐幸福的感觉还是就只能待有心人去追忆,去回忆!孤单的身子陪伴着孤寂的影子这似乎只能永远伴随微亮的灯光,孤单的身影似乎也只能像一首无法结束的歌,一首唱不完的歌,这一首凄美的歌,一直在我耳际边迴响着,荡漾着,沉默无语地闭上双眼,不知!心想的红颜何时能归,昔日的妳为我落泪,为我心伤,为我牵挂,为我爱过,现在我看不懂!也看不清!妳的心是什麽时候开始变了如此之残酷无情,不知妳的心是什麽时候被谁所蛊惑,我犹如候鸟一样,如此坚决的守候着妳,如此执着的等待,如此执着爱着妳,如此执着盼望着妳,但妳?是一次次地无情伤害着我,原以为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原本是一个美丽将要划下句点的故事,如今真的已变成过往云烟,感慨的心不由涌上心伤处,内心无限的伤感不觉又让原本已化成灰的眼泪又变成两行的泪水划下脸颊,想起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邂逅,让我们相识,让我们相知,让我们相爱,最后妳选择离开,上天更是给了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也从熟悉又回到陌生,过去的日子裡我们真的不知是已经历了多少个爱爱恨恨,恩恩爱爱,我们也不知已经历了多少的分分合合,最终还是选择以最难过的悲剧收场,现在想想真的好笑,我真的不知是上天愚弄了我,还是我愚弄了上天…………

篇10:中秋节散文

中秋之夜,一轮圆月渐渐升了起来,像一个银盘高悬在天幕上。皎洁的月光如水银般倾泻,给大地万物披上了银灰色的纱裙,呈现出朦朦胧胧的美。透过朦胧的月光,沉思在轻柔朗清的月光下,与月光轻盈慢舞,与月光皎洁相映,发现这平静如水的夜晚竟是如此美丽。

我停笔推笺,伫立在窗前,眺望远方。月是那样的清明,它那圆圆的脸盘上,挂着慈祥温和的笑容,静静地望着大地,月光照在我的窗前好似覆盖了一层白霜。月的光铺满幽静的小路,凉爽的风飘来淡雅的清香,树梢轻柔的摇曳着月影。几度月圆月缺,聚合离散的情思缠绕心头,他乡明月怎有我乡月明?种植一片相思园林在心中,芳香在梦中家园相聚。

一缕清风载着我的思念,推开期盼你的窗。夜幕中的繁星挂满了我的思念,凝望中我知道你也在想念着我,动情中遥望,思念在繁星中闪烁。在心里同唱一曲缠绵的歌,我陶醉在你的歌声中,甜甜的梦境里和你忘情的舞美着明天的浪漫。酿一坛女儿红,装满琥珀月光,捧一杯美酒飘香。悠悠琴声诉说岁月沧桑,红裙水袖穿云间,风清云淡月夜飞花,醉眼妩媚我青春的舞动,泼墨抒情天与地,留下真情温暖你我心。

中秋的月光清如水,它的清辉到处倾泻,倾泻在悬崖断壁上、山坡上,倾泻在建筑物上,倾泻在像手臂一样伸展着的树枝上,使一切都分明清晰,一切都成了活生生的了。轻柔的晚风吹拂我思念的发梢,却吹不散我对你的情思缠绕。明月窗外高悬,清凉舒爽,清辉柔波,竹林飘来心灵的醉音。星空璀璨,摘得一颗暖在怀中,看到的是你深情凝望的双眼。

窗外的夜是沉静的,没有春的奔放,没有夏日的激情。凉风与秋雨结伴,黄叶与晨露相依,大雁也打点南归,温馨的中秋飘然而至。只有缤纷的落叶在静悄悄地飞舞,闪烁的霓虹灯给飘飞的叶片抹上了五彩的斑斓,也给了朦胧的夜色增添了些许的魅力。叶片时而静卧在大地,时而荡漾在水中,一片片地飘飞,又一片片地落下。听着草丛中虫儿的呢喃,笔中摇落层层思念,如果今晚的明月能传送此时的思念,是否已到达你秋景的窗前?明月水中映照着你的影子,那一分静静的美,也会守来凉爽的秋风阵阵轻抚。

一轮皓月高悬在夜幕之中,天空是那样的深邃,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无垠,遥望夜空,不禁使人们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墨客,更忍不住要吟诗作画。我把自己浸润于寂静的午夜梦回中,聆听心之低语,你能感受到这份平静如水的心情是如此的惬意。倾听音响里缓缓流淌出来的如水音乐,怀揣着真诚,用竹笔描摹平静的模样,感受平静的召唤。生命恰似涓涓流淌的河流,我更像一汪清泉,静静地流淌,任凭鱼儿畅游,仍旧波澜不惊。

篇11:中秋节散文

中秋节,应该一家人团圆的节日。明天就过节了,可是我却没办法回去跟家人团圆,不能跟家人过中秋节,想到这我就觉得很难过。“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一点也不错。我这些天特别的想家,想回去过节,想和家人聚聚,想呼吸家里的空气,想……

虽然我现在日子过得有点混乱,每天都不怎么知道是几号,不知道是星期几。可是我走到街上,满眼都是月饼,中秋节的气氛很浓,它们提醒着我中秋节越来越近了。对于月饼,我没什么感觉,我也不会觉得我应该去买月饼吃,所以我至今也没去买月饼。在他乡过节的时候,我总是找不到节日的感觉,就算是节日再热闹,我也觉得那不是属于我的节日。像明天的中秋节,会有很多人开心的过节,而于我却是对家人的一腔思念。我不知道明天的节日要怎么样过,也没打算过节。在这个不属于我的地方,不属于我的节日,我会努力去寻找一种让我开心方式去度过。想家了,我会打电话。想朋友了,去也会打电话。也许,明天我也会过节,和亲戚一起过,只是,我真的不想过节。看到别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我会更想我家人,我会更想回家。想家,没什么不好,也没什么不可以,只是想得太多了会让人很难受。只能想,却没办法回去,真的很痛苦。我不愿意总沉湎在想念的痛苦中,我想要给自己寻找开心的感觉。

这几天的天气很晴朗,晴朗得像夏天。每天晚上我都可以看到月亮,每天晚上月光都能洒进我的房间。月亮越来越圆了,节日越来越近了,我越来越想家了。我一见到月亮就会想家,这是这么几年我在昆明形成的条件反射。我想家的时候我也会望着天上的月亮,想着会不会有月光洒到我家的房顶,会不会有月光照亮我的房间?而我的房间是不是还依旧整整齐齐?爸爸妈妈是不是开心、健康?家里是否一切安好?还好现在科技发达,我可以通过打电话回家知道一切我想知道的,想家的时候我就可以很方便的联系到家人。这也是我现在唯一觉得安慰的事情了。

当我习惯了现在这样的生活,我也习惯了想念,也习惯了等待。我不开心,可这也这成了一种习惯。我习惯了很多我不愿意去习惯的事,习惯后,就算不愿意,我也能坦然接受,我也能承受,不得不承受,不快乐也得承受。这样的生活,虽然有些无奈,可至少我还在认真的过着属于我的生活。昆明不属于我,中秋节不属于我,我想拥有的人或事不属于我,单纯的快乐不属于我,可我自己属于我,我的生活属于我。我会好好的对待自己,好好的过好自己的生活。我很庆幸我没被现实所压扁,没被打倒。我发现自己还是很坚强的一个人,也许还能找回原先快乐的那个我。

其实,只要我放开我该放的,只要我努力的去寻找属于我的快乐,我想我能成为一个快乐且幸福的人。

我在等待着我的幸福,也在寻找着我的幸福。等待,也许会让我有失望的时候,可如果能等到,那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寻找,也许一路上会有很多磕磕绊绊,可如果寻找到了,那幸福将会是无法言喻的。

等待,虽然有失望,但却也总有希望。寻找虽然有磕绊,却也会有快乐。

当有一天等到了要等待的,找到了要寻找的,那幸福也就随之到来了。

现在,我等待中秋节的到来,虽然它不属我;我寻找着过节的最佳方式,虽然目前还没有方案。我知道,只要我努力了,明天的节日,我也可以过得很开心。

祝福、祈祷:所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中秋节快乐!

难忘中秋节

中秋节散文

关于中秋节的散文

难忘中秋节作文500字

中秋节作文:难忘的中秋节

难忘校园生活散文

难忘自考散文

难忘的中秋节的作文400字

难忘的中秋节作文500字

【热门】难忘的中秋节作文200字

《难忘的中秋节散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难忘的中秋节散文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