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模拟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论文
【导语】“zjdy_xuhu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电子模拟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论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电子模拟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 目录
篇1:电子模拟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论文
作者:周旭春 高丽华 陈建斌
【摘要】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学科。采用电子模拟人,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但它又具有局限性,将传统教学与模拟教学相结合是诊断学教学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诊断学 电子模拟人 应用 体会
【Abstract】 Diagnostics is a course as a bridge connecting the basic course with the clinical course. The electronic human analogue solves the inadequacy of teaching resources to medical students. However, it also has some limitations. Electronic human analogue combined with the mean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agnostics teaching.
【Key words】Diagnostics electronic human analogue Application comprehension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学科,是临床各专业学科的基础,在现代医学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用医学模拟人的必要性
传统的诊断学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讲授完理论课后,再带学生房去学习相应的异常体征。但在学生学到某一章节时可能病房并没有相应的病人。同时由于近年高校扩招,医学生数量增加;而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愿意参与示教的病人越来越少,造成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机会减少[1]。国外解决临床资源不足的通行做法是建设临床技能模拟中心,扩大和丰富教学资源[2]。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我校筹建了诊断学模拟教学中心,笔者有幸参与电子模拟人教学,笔者认为电子模拟人在诊断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有局限性。
篇2:电子模拟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论文
我校购买的是心肺听诊触诊、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心电图教学与考核软件等高级教学组合系统。
2.1 心肺听诊电子模拟人
心肺听诊电子模拟人,为上半身直立仿真人体模型。学生在进行心脏、肺脏听诊学习时,可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将相关的心脏、肺脏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学生可在模拟人身上听到正常心音、心音分裂、杂音及各种心律失常、正常及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等。
借助心肺听诊电子模拟人的学习,使学生对心音、杂音、呼吸音产生的机理及听诊特点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显著提高课堂中的教学效果。
2.2 腹部触诊电子模拟人
腹部触诊电子模拟人教学系统,为大半身仰卧仿真人体。电子模拟人教学系统不仅帮助学生复习肝、脾、胆囊解剖、病理、超声图、X线片等知识,还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肝、脾、胆囊的触诊原理、触诊技能的关键点及常见错误手法。学生通过反复训练,可掌握肝、脾肿大、Murphy征的检查手法及腹部常见疾病的压痛、反跳痛等阳性体征。这些异常体征在传统的诊断学教学中是很难全部见到。
2.3 心电图教学
传统的.心电图教学,是一个老师拿一份心电图纸,老师坐中间,同学们围一圈,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必然造成仅有坐在老师身旁的同学可看清心电图波形,其余同学只能听,教学效果差。电子模拟人教学系统1人一计算机,可在屏幕上看清各种心电图形,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电图诊断思维。
篇3:电子模拟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论文
3.1 电子模拟人教学系统的优点
教学直观、形象、全面,解决了目前临床典型病例不足、病人配合困难的问题。电子模拟人教学系统除大量模拟体征外,解剖、病理、临床病例等都以视频或Flash动画形式表现出来,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应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如选择全体教学,由教师控制整个系统,根据教学需要安排教学内容,加以适当的讲解,使学生对心脏、肺脏和腹部的检查有了系统的印象。当选择分组或自主教学模式时,学生可分组或个人自行控制系统,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给学生提供了反复操作的机会。我校诊断学实验室,长期对学生开放,学生与实验室老师联系后,可随时到实验室练习,学生在模拟人身上反复练习临床操作手法,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
4 电子模拟人使用中的建议
4.1 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部分同学不理解模拟教学的意义,认为只有在真实的患者身上才能学到东西,不愿在模拟人身上练习,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要耐心地说服学生,告知他们,只有基本的检查手法过关,患者才愿意配合检查,才能当好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
4.2 加强对学生的培训
腹部触诊检查时,当电脑将阳性体征显示出来时,电脑上可见红色字体“设备调整中,请勿触摸”,但仍有部分性急的学生不愿等待,直接进行触诊,容易损坏模拟人。部分学生指甲过长,划伤模拟人。为此,我们在上课时准备指甲刀,以防止损伤模拟人。模拟教学软件有大量的课本以外的知识,有少数同学想拷回去继续学习,但这样容易带来病毒,影响电脑程序的正常运转,影响教学的开展。因此在上诊断学实验课前,对学生要进行培训、树立爱护公物的思想。
4.3 推进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虽然模拟人能提供阳性体征给学生练习,但某些体征与真人有差异,特别是心脏杂音的听诊容易失真,腹部皮肤较硬,对不同质地、不同表面形态的肝脾触诊与真实人体有一定的差异。部分同学在腹部触诊学习过程中为达到使模拟人喊“痛”的效果,使劲按压模拟人的腹部,这是临床实际操作中不允许的,教师要及时制止。为此,在正常体征的学习中,我们要求同学们两两互相练习操作手法,使学生有更多的人文关怀思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电子模拟人用于诊断学教学,一方面模拟患者内容全面、逼真,有利于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病症,又由于操作的可重复性,学生有更多的实践练习的机会。另一方面,模拟教学避免了病人不愿接受临床见习的尴尬局面,但模拟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它是诊断学教学的补充和完善。电子模拟人和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是未来诊断学教学发展的方向[3]。
参 考 文 献
[1] 陈莉,许涛,许晓倩,等.发展医学模拟教学.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112-113.
[2] Shimura T,Yoshimura A,Saito T,et al. Unique.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s at Nippon Medical School[J].J Nippon Med Sch,2008;75(4):196-201.
[3] 杨玲,韩継明,李芸.诊断学实验模拟教学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6(1):72-73.
篇4:PBL与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体会论文
PBL与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体会论文
[摘要]临床实习阶段是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而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复杂多变,临床实习的效果将影响医学生以后临床工作的诊疗思维。如何将复杂多变、抽象繁多的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受是所有临床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难题。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CBL)被大多数教育者所推崇。两种教学模式均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不同程度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CBL模式;PBL模式;临床带教;神经内科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步入医疗实践活动的起始阶段,实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神经内科实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深实习医生对神经病学基本理论与技能的理解,同时带教老师应指导实习医生逐步建立合理、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为了适应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国内众多院校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CBL)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神经内科的临床实习教学中,笔者所在医院也逐渐引入了这两种教学模式,旨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临床教学效果。
1神经内科的临床实习教学特点
临床神经病学与神经系统解剖学关系密切,要在掌握好其解剖及生理特点的基础上才容易理解疾病特征。所以对多数医学生来说,神经病学专业性强,涉及内容过于广泛,且不易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神经病学的积极性。而且,既往“以教员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易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
2 PBL和CBL教学法在临床实习教学应用中的优缺点
2.1 PBL教学法的优势及缺点 PBL由Bloom等学者在比较了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效率后提出的概念。如今,西方国家已将PBL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PBL的主要优势有: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②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o③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创新能力,树立团队协作精神。但PBL教学模式有以下缺点:①学生需花费大量精力去收集整理所需资料,难以把握重点。②学生因系统性把握不足而难以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2.2 CBL教学法的优势及缺点CBL教学法是由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最先倡导的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CBL的优势在于:①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且贴近临床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②较少偏离主题,能提高学习效率。CBL的缺点在于: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限制。②难以掌握具有普遍性且难易程度适当的病例。
3 PBL与CBL联合应用的教学优势
3.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神经病学专业性强,解剖结构复杂,临床病例复杂多变,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发挥其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其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CBL教学法应用于以理论学习为主的阶段,教师可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病例,把疾病的特点放人真实病例中,这样使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运用知识能力,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法的优势将更为明显。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收集解决问题的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
3.2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临床医生在有限时间内,考虑到所接诊患者疾病的所有可能性,并给予精准的诊治方案。否则,会直接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神经系统知识的重难点多,且常常涉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对于仅完成理论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直接诊治处理病患根本不太现实。PBL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中,使各学科相互渗透,从而培养学生以病例诊治为中心的横向思维。这种方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做出合理的诊疗方案H]。实习期间结合CBL模式的病例讨论,学生可依据自己或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视野,从而提高对疾病的理解。学生的分析结果不全面或偏离主题时,教师应适时予以补充和引导。
3.3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PBL和CBL教学均有小组讨论环节,学习形式灵活,可以轻松自由地讨论问题,也可以模拟临床实际情况,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5]。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通常会遇到很多棘手的情况,比如单个医生值班,某时间多个患者几乎同时就诊,通常还会有一两个病情较重的患者,单个医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良好沟通及协作能力不仅可以让医生在最短时间内从患者那里获取有效病情信息以便诊治,还可以与同事一起在最短时间内抢救病情危重的患者。
PBL与CBL整合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课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可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自主分析问题并做出诊疗决策。两种教学法相辅相成,更是一种促进知识整合以及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虽有诸多不足之处,然而其存在与延续百年也必然有合理价值。如何将传统医学教学方法与PBL、CBL进行完美结合,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杜爱玲,张留莎,张帆.提高神经内科临床实习质量策略初探.西北医学教育,2011,10(19):1085-1087
[2] 杜天骄,于娜,郭淑英.PBL教学模式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影响的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26-28
[3] 黄文,郑健.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体会,重庆医学,2010,39(4):501-503
[4] 吴梦茹.PBL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西北医学教育,2010 ,18(5):1059 -1060
[5] 罗健,范平,王凌鹏,等.PBL教学法应用于心内科教学示教中的体会,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120-124
★ 情景模拟教学论文
★ 诊断学学习心得
★ 写字教学体会论文